「战略」警惕金融博弈这一战略博弈高爆点,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二 )
坚持防范为先与综合治理相结合 。金融风险诱发因素多元 , 平时不易察觉 , 且联动关系复杂 , 应坚持以防为先、以治为本 。要立足于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 , 下好先手棋 , 打好主动仗 , 从源头上防治 , 在苗头上控制 , 及早阻断风险持续积累、传播路径和势头 , 多用“慢撒气”和“小手术”方式处置非系统性风险 , 防止系统性风险的生成和爆发 。同时 , 着眼于国际与国内、政治与军事、当前与预期等维度的统筹 , 加强资源力量整合 , 注重系统性谋划、交互式协同和立体式作战 , 打好各地区、各领域衔接互补、进退有序的组合拳 。
坚持内控风险与外防溢出相统筹 。作为开放的经济体 , 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高度关联 , 金融安全内部风险与外部溢出风险同生共存 , 内外因素交织联动、错综复杂 。应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 对内深入研判金融形势 , 科学识别金融风险 , 树立正确的金融安全理念 , 积极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 , 确保金融风险处于可防可控状态 , 保持自身“肌体”健康 。同时 , 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间金融合作 , 推动构建国际金融安全网络 , 阻断国际金融风险溢出传导链路 , 打好外防溢出风险主动仗 。
(三)
进入21世纪以来 , 国际金融危机频频爆发 , 一次次为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国内经济转型步伐调整加快 , 金融风险也在不断累积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金融形势 , 应着眼国家安全战略全局 , 加强前瞻谋划和顶层设计 , 不断健全金融安全体制机制 , 牢牢掌握维护金融安全的主动权 。
加强国家金融安全战略筹划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 , 深入研究论证金融安全问题 , 积极推动国家金融安全规划战略出台落地 , 强化对金融安全工作的战略引领 。健全定期研究金融发展战略、分析金融形势、制定金融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 , 提高金融安全决策水平 。把金融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纳入国家发展规划 , 统筹推进金融安全科学技术、金融安全人才培养、金融安全基础设施等大项任务 。
提高金融风险预警监管能力 。准确判断风险隐患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 。应注重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实现对金融风险的识别、量化、监测、预警和防范 , 建立金融业态风险预警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 , 实现信息采集、量化评估、风险预警的一体化处理 , 实时监测金融运行压力状况 , 提高金融风险预警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加强跨部门、跨行业监管协调与合作 , 形成金融发展和监管的强大合力 , 建设全方位、高效率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 , 实现金融安全的多种屏障、不同层级的隔离和防范 , 为维护金融安全保驾护航 。
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守住底线 , 才有底气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 是金融体系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 , 也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本质要求 。要做好应对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各种不利局面和极端情况的思想准备、政策准备和工作准备 , 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改革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 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 , 对潜在风险隐患应密切监测、早做预案 , 对已经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出手、有效应对 , 确保金融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应高度关注外部国际金融风险冲击影响 , 密切跟踪世界各国金融政策走向 , 进一步深化国际金融安全合作 , 在推动维护全球金融安全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
健全国家金融安全法律体系 。法律就是秩序 , 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监管制度 , 加强金融法治建设 , 健全金融法律体系 , 逐步形成有法可依、执法从严、违法必究的金融法治环境 , 完善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过程中的领导决策、联防联控、动态监管、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 。针对金融安全新情况新问题 , 修改完善银行业监督管理、金融违法行为处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 使之符合金融安全新形势新要求 。在国防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补充金融安全宣传教育条款 , 提高全体国民金融安全法律意识 , 构筑维护金融安全的人民防线 。
推荐阅读
- |态度突变!美总统再次拉拢普京,中国要提高警惕了
- 美国|美国到底想打谁?白宫做出五大战略部署,俄罗斯伊朗得小心了
- 石墨|3000吨国家战略物资险些流失到国外,可用制造隐身战机,6人被捕
- |俄最新战略核潜艇交付海军 最多可载160个核弹头
- 「间谍」美国每年花860亿养8万间谍,各国应警惕东风31事件重演
- 「疫情」美国新冠病毒确诊超166万 世卫提醒各国应警惕第二波疫情
- 『鄂霍次克海』被欺负到家门口了!美轰炸机飞越俄战略核潜艇发射阵地,能忍吗?
- @俄战略反导系统亮点何在
- 『战略核潜艇』美国的噩梦!为防俄军核导弹,美斥资24亿研制预警卫星
- 『中国』胡锡进:别留恋过去,从六点基本事实看清中国当下的战略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