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说这是张学友最好的国语专辑,你同意吗?( 四 )


本文插图

但在1990年安排何如惠与已经走出低谷的张学友合唱来看 , 能够启用这样的顶尖资源 , 说明台湾“宝丽金唱片”对于何如惠依然足够重视 。
即使《似曾相识》不是一首大热歌 , 在张学友音乐生涯里 , 也算不上是一首传唱曲 , 但还是要说 , 这是一首很高级的男女声对唱曲 。
这不是一首平白的男女对唱情歌 , 而是一首有故事性、有画面感 , 也有一定音乐设计的“音乐剧”式情歌 。 从“最初的悸动”到“迷离的过往” , 再到“难忘的心伤”和“越过时光的阻挡” , 整首歌曲充满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 , 非常动态 。
在演唱上 , 何如惠的声线虽然很中性化 , 但她的音域很高的鼻音 , 却非常具有金属的质感 , 透着一种孤傲感 , 非常有辨识度 。
尤其是何如惠在《似曾相识》里的副歌部分 , 一方面以和声的位置衬托出了张学友的主音地位 , 另一方面 , 何如惠清晰的人声加上比较好的人声设计 , 也让即使唱和声的她 , 都在作品一直处于一种平行的位置 。 不抢戏 , 但也足够有戏 。
不过 , 在历史上 , 这种高配置的以老带新模式 , 确实经常会陷入一种魔咒怪圈 , 尤其是在几位香港天王身上 , 更是不断得到应验 。
比如和谭咏麟合唱《爱火》的张淑玲 , 后来甚至没有轮到出个人专辑 , 就消失了 。 而张国荣在“新艺宝”时期 , 以《兜风心情》帮带的柏安妮 , 后来在乐坛也没有闯出什么成绩 。
至于张学友 , 和他唱过的何如惠 , 以及再后来唱过《你最珍贵》的高慧君 , 最终音乐生涯最高光的时刻 , 也都停留在与张学友合作这个关键词上 。
当然 , 何如惠在《似曾相识》专辑推出一年后 , 还发行了第二张专辑《风花雪月》 , 专辑名源于唱片里周治平创作的主打歌《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
##如果我说这是张学友最好的国语专辑,你同意吗?
本文插图

但这首作品后来流传的版本 , 还是周治平自己的重唱版本 。 而这个版本 , 也收录在1992年周治平的创作回收重唱专辑《周治平的风花雪月作品辑壹》里 。
因为没有达到市场预期 , 《风花雪月》也成了何如惠的最后一张专辑 。 不过 , “风花雪月”倒是成了周治平的另一个名字 , 94年他成立自己个人的音乐工作室时 , 就把“风花雪月”当成工作室的名字 。
最后再说一句《似曾相识》这首歌曲 , 那段钢琴演奏 , 真的好理查德·克莱德曼啊!
著名的百度百科 , 在介绍《似曾相识》这张专辑时 , 提到“只有《故事》、《明日约定》和《昨夜梦魂中》三首歌是根据粤语原曲填词的”……
百度哦 , 你懂的 , 因为这段不知道从哪里抄来的介绍 , 虽然没有全错 , 但至少错了三分之一 。
《故事》是殷文琦作曲、娃娃填词的作品 。 这个版本 , 其实才是原作 。 不过 , 在歌曲创作完成后 , 香港“宝丽金唱片”同步也让晓风填写了粤语词 , 共享了这首作品的曲子 , 那首歌就是《忘情冷雨夜》 。
但因为《似曾相识》的制作周期更长 , 比收录《忘情冷雨夜》的《只愿一生爱一人》要晚两个月发行 , 所以就导致很多人因为这个时序 , 以为《故事》是翻唱了《忘情冷雨夜》 。
其实有一个信息就可以证明《故事》才是原作 。
《故事》的编曲是陈玉立 , 陈玉立是周治平为他制作部分请来的音乐人 , 在《似曾相识》里担任了六首歌曲的编曲 , 几乎包办了台湾“宝丽金唱片”执行制作的曲目 。
而粤语版的《忘情冷雨夜》 , 恰恰也署名编曲陈玉立 , 因为粤语版就是延用了国语版的编曲 , 也是《只愿一生爱一人》专辑里 , 唯一一首署名陈玉立编曲的作品 。 从这个信息就可以知道 , 《故事》才是《忘情冷雨夜》的版本 。
陈玉立也是当时台湾著名的音乐人 , 这里我提两首作品加深你对他的印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