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觅踪』走进神秘王国,世人所不知的古中山国,异域文化风情( 二 )


同时 , 这极具审美价值和创意美感的文字也给文字研究者带来福音 , 这些文字形似金文大篆字体 , 不仅刻工精美 , 而且风格独特、文句典雅 , 字型修长优美 , 秀丽飘逸 , 形态绮丽多姿 , 极富装饰趣味 , 体现了中山国人桀骜不驯的民族精神与艺术理念 。 时至今日 , 中山礼器铭文迷人的艺术魅力仍然倾倒着无数的文字爱好者 , 在书法界和篆刻界 , 许多当代艺术家们纷纷临摹学习 。
『文史觅踪』走进神秘王国,世人所不知的古中山国,异域文化风情
文章图片
图|铭文"以"字特色习俗:民族风情
中山鲜虞族人骁勇善战 , 承袭先祖草原游牧文化粗犷彪悍的雄风 , 桓公复国"徙灵寿"之后 , 中山国人放弃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 , 转而向中原学习 , 进而形成了兼收并蓄的独特民风 。
受游牧民族传统影响 , 肉食在中山国人日常饮食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 因此在肉食的烹饪方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 中山国存在一种极为复杂的先煮后烤的肉食烹调方式 。 煮肉时先将其在鼎内熬煮 , 到一定时候将肉汤倒出 , 再接着将鼎内之肉在火上加工 , 直至肉外表烤出烟为止 。 鼎中没有肉 , 说明肉烤炙后取出已备食用 , 然后再向鼎中加入原肉羹汁 , 已备饮用 。 另外中山国还有"制炙"这种烹调方式 , 把肉放在火上"烧烤" , 这与我们现代的烧烤有异曲同工之妙 。
『文史觅踪』走进神秘王国,世人所不知的古中山国,异域文化风情
文章图片
图|铜扁壶中所出的浅翡翠绿色酒
中山王墓的鼎中发现了不少与马、猪、狗等家畜相关的骨骼 。 而《周礼》中对升鼎内所盛放的食物记载是:九鼎之中会分别盛放牛、羊、豕、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等 。 周礼规定的以上肉食中并没有马肉 , 但却在鼎内发现了 , 而马肉、狗肉都是游牧民族鲜虞族的特产 。 这说明中山国人在学习中原地区礼俗的同时 , 仍然留存了一些自己民族的生活习惯 , 在多数鼎所盛放的肉食中并没有周礼中最重要的牛肉 , 却是有狗肉、马肉 。 而在赵国灭亡中山国之后 , 原先中山国的疆域范围内 , 石家庄市市庄村战国遗址中出土的食物遗迹中 , 有牛、羊、猪、狗等家畜的骨骼 , 却并没有马的骨骼出土 , 说明此地风俗已受赵国影响 。
中山国祖先为白狄 , 而狄人素以嗜酒著称 , 因此中山国亦有嗜酒之习俗 , 据考古资料显示 , 中山王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酒器 , 如钵、盉、瓿、尊等 , 可见 , 从西周开始实行的禁酒令对其并没有太大影响 。 《魏都赋》也中有:"醇酎中山 , 沈湎千日"关于中山国饮酒的记载 , 中山王墓中的酒壶尚残存酒的实物 , 壶中幸存的酒有两种 。 铜扁壶中所出的酒为浅翡翠绿色 , 铜圆壶中所出的酒为墨绿色 。 这是当时中山王饮用之酒 。
『文史觅踪』走进神秘王国,世人所不知的古中山国,异域文化风情
文章图片
图|铜圆壶中所出的墨绿色酒
中山国具有特殊的器具制作方式 , 一是器物的络绳纹饰 , 普遍认为络绳纹是仿游牧民族皮带捆绑的皮囊形象而来 。 春秋战国时期 , 中山之地多见饰有络形纹铜器 。 络绳壶、络绳豆、铜扁壶等都饰有络绳纹 , 具有北方民族特色 。 二是在器物上设有提链 , 有套钵套杯的现象 , 具有北方游牧民族喜爱的设计巧妙、便于携带的器物特点 。 出土了特有的器具:瓿、盉、匕、盒等 。
『文史觅踪』走进神秘王国,世人所不知的古中山国,异域文化风情
文章图片
图|中山国特色器具结语:
中山国由狄族始建到赵国彻底灭国 , 历时210年历史 , 造就了几番灭亡复兴的壮丽传奇 , 中山"地薄人众" , 置于患难危境 , 凭借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 涅槃重生 , 积极向中原地区学习融合 , 发展经济 , 奋力跻身大国行列 , 书写了一部慷慨悲壮又极具浪漫主义的英雄史诗 , 创造了战国历史的华彩篇章 , 也为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