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冯天瑜:“封建”问题的来龙去脉( 二 )


再如新名“形而上学” , 是借《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一语对译Metaphvsics时形成的 , 此新名之一义“超验哲理” , 与旧名本义方向相切合;但所含反辩证法的“静止论”、“机械论”、“外因论”之义 , 则全然背离旧名本义指示的方向 , 也超出了旧名“形而上”的词形提供的意义空间 。 另如“自由”、“自由主义” , “个人”、“个人主义”等新名 , 在古今转换、中西对接的过程中 , 也在不同层面上发生古今义错置、中西概念彼此遮蔽的情形 。
至于我们早已“日用而不辨”的史学术语“封建” , 在新旧名更替之际 , 其概念误植尤显突出 , 造成的后果也较为严重 。 笔者在莱因河两岸目睹的昔日容克(Junker)贵族们俯摄田园农户的古堡群 , 无声却有力地诠释着与“封建”相对译的西语feudalism的内涵(封土封臣、采邑领主) , 也呼应着汉语旧名“封建”的本义(封国土、建诸侯) , 比照之下 , 流行大半个世纪的泛化新名“封建”的偏失自现 。
有学者将新名“封建”的概念误译严厉批评为“语乱天下” , 并非过分之辞 。 术语厘定 , 是学科形成与发展的必要前提 。 对于任何学科而言 , 必须拥有一批义项单一、内涵精准、外延明确的术语(尤其是核心术语 , 或曰关键词) 。
如果“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商品、价值、市场”等术语的含义紊乱 , 经济学只能是一派昏话 。 有了“细胞、根、茎、叶、花、果实”等术语的确立 , 植物学方可能成为一门学科 。 历史学术语的界定也至关紧要 。 仅以大半个世纪来中国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而言 , 之所以长期聚讼未决 , 重要原因之一 , 便是“封建”等核心术语(关键词)的概念没有厘清 , 义项未能获得一致 。
主张西周封建说的范文澜先生(1893—1969)所称之“封建” , 虽纳入“五种社会形态”之中 , 却仍与旧名本义(封土建国)保持联系 , 范老一再论证周初封建爵禄贡赋是有定制的 , 肯定“分封诸侯时 , 已规定封建制度的剥削方式” 。
【古籍】冯天瑜:“封建”问题的来龙去脉
文章图片
主张战国封建说的郭沫若先生(1892—1978)、翦伯赞先生(1898—1968)所称之“封建” , 则抛弃旧名本义 , 加以泛解 。 郭老将土地“归为私有”、“地主阶层出现”、“专制帝制确立”等与“封建”本义相背反的要素作为“封建制”的内涵 , 认为“废封建 , 立郡县”的战国时期“开始了封建社会” , 称实行君主集权的秦始皇为开创“封建制度的元勋”;翦先生曾主西周封建说 , 后又改为战国封建说 , 称秦孝公“废井田 , 开阡陌”确立了封建社会 。 这些论说中的“封建”既脱离“封土建国”古义 , 也与西方史学关于中世纪制度(feudalism)的含义相去甚远 。
主张两汉封建说的侯外庐先生(1903—1987) , 力辩“封国”并非封建制 , 认为“周代封国之所以不能认为是封建 , 主要由于它没有‘农村为出发点’的经济基础” , 可见侯先生是把“农业经济”“自然经济”这一宽泛的前近代社会的特征视作划分“封建”的主要标准 , 其对“封建”作泛解也是明显的 。
持魏晋封建说的尚钺(1902—1982)、唐长孺(1911—1994)、王仲荦、何兹全(1911—)等先生不赞成将“封建”泛化 , 从魏晋间的封土采邑、门阀制度、佃客的人身依附诸形态认定其封建性 , 这是以“封建”本义为基点 , 再作引申 , 兼容古义与西义 。 尚、唐、王、何诸先生所诠释之“封建” , 实现了古义与今义的融通 , 也与马克思的封建社会原论较相切合 。
以上诸家自立标准 , 各说各话 , 莫衷一是 。 这种核心术语内涵歧异、义项多设的讨论 , 必然出现同一议题之内“概念不一”、“论旨转移”的逻辑前提问题 , 从而无法在历史分期上获得共识 。 当然 , 由非学术因素作用 , 似乎也可以达成某种“共识”(如统一为“战国封建说” , 将周末至明清称之“封建时代”) , 但那种“共识”只能是一时“众服”的假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