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看历史」有王佐之才的周瑜为什么变成了人品低下的庸才
周瑜形象的悲剧是由《三国演义》书中的悲惨命运、历史与演义对比中的撕裂、以及历史的大环境中的毁灭三方面共同形成的 。
前 言
《三国演义》作为章回演义体小说成书已有数百年 , 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 其中塑造的四百多个人物形象 , 几乎每一个都让我们津津乐道 。 在这群雄逐鹿 , 英雄辈出的一百多年中 , 作者用或夸张或丑化的手法刻画了诸多脸谱化的历史人物 , 也为许多人物匹配了非常经典的性格与命运评语 。 诸如“治世之能臣 , 乱世之奸雄”的曹操、“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而作为全书主要配角的周瑜 , 却只得到了“既生瑜 , 何生亮”这样具有明显贬低色彩的人物命运之语 。 这与历史上“性度恢廓” , 有“王佐之资"的儒将形象大相径庭 。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周瑜在大家心目中心胸狭小、忌才妒能的负面形象呢?在《三国演义》中 , 走向悲剧的周瑜又为何在大家心中也走向了悲剧?
本文插图
周瑜(175年-210年) , 字公瑾
壹
《三国演义》之中无法摆脱的悲剧
根据《三国演义》中对于周瑜的性格描写与立场定位 , 周公瑾悲剧形象大概有这样几个方面:
1、东吴没有可以实现周瑜二分天下理想的实力与理由 。 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孙策托孤的片段里 , 有这样的句子“若举江东之众 , 决机于两阵之间 , 与天下争衡 , 卿不如我;举贤任能 , 使各尽力以保江东 , 我不如卿 。 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 , 善自图之 。 ”这里可以明显看出 , 孙策清晰地判断出孙权不善于军事斗争 , 只能够保住东吴现有的地盘而不能够更进一步 。
作者借孙策之口说出这个事实就是为了告诉读者——孙权是个守成之主 , 整本书也不会让他本人在军事上有很大的作为 。 也就是说 , 书中的设定是孙策死后 , 东吴再也没有进攻中原的实力 , 这与孙权“保守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的后续做法是一致的 。
在《三国演义》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 , 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 , 是汉献帝的叔父 , 由他来实现匡扶汉室的理想名正言顺 。 戏剧需要冲突 , 那么刘备的对手也自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企图指染神器的曹操 。 曹魏和蜀汉都能够与汉政权构建合法性上的继承 , 而东吴于汉政权而言始终是君臣关系 。 在这样的安排下 , 东吴的孙权就变成了一个没有明确定位甚至缺少存在感的角色 , 那么东吴自然也没有争霸天下的理由 。
【「回首看历史」有王佐之才的周瑜为什么变成了人品低下的庸才】
本文插图
94年版《三国演义》周瑜剧照(洪宇宙 饰)
再来看周瑜出场时对孙策说的“某愿施犬马之力 , 共图大业” , 就变成了悲剧的伏笔 。 所以周瑜是一个身处注定悲剧的阵营 , 为了心中理想而徒劳努力的年轻人 。
2、东吴政权核心的年轻化与以周瑜为代表的孙策旧部之间有权力矛盾 。 孙权上位后 , 逐步笼络了自己的一班势力 , 比如周瑜推荐的鲁肃、还有后期取得夷陵大胜的陆逊等人 。 在书中 , 这群年轻势力多处受到旧部的阻碍 , 掌权之路并不顺利 。 比如张昭说鲁肃“肃年少粗疏 , 未可用” 。 包括书中对赤壁之战东吴文臣诸多阻拦的描写 , 也说明了作者在东吴方面的故事主线是孙权如何在一众元老之中扶持自己势力 , 从而达到切实掌握政权的目的 。 那么作为孙策旧班底中最被重用的周瑜 , 客观上就是东吴政权年轻化的阻力 。 这样他本人的悲剧色彩又加重了一笔 。
本文插图
推荐阅读
- 新华社外交部:美方限制中国留学人员签证是开历史倒车
- 历史大家官|曾宣称“苟富贵勿相忘”的陈胜在称王后为什么将投奔他的朋友杀死
- 苏卿讲历史|唐朝皇帝最怕过这几天,刚开始很兴奋,之后每天都要装病躲过去
- 历史旧影馆|8张历史上流传的朱元璋画像:被刻意丑化,图9才是他的真实样貌
- 鉴赏历史|古代有钱人三妻四妾,为何还要养丫鬟?原来是有一件事妻妾做不到
- 小辫儿说历史|“定远号”打捞现场,船体破败不堪,部分零件被日本运走盖了别墅
- 南書房|?从电影《勇敢的心》中,探寻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的历史恩怨情仇
- 康康历史|古代日本为何全民“弃肉食草”,千年不知肉味?这得问问大乘佛教
- 川川讲历史|秦汉时期三种重要的选官制度及其实施情况
- 历史垂钓者|周世宗打下的半壁江山,被赵匡胤中途劫走,戏剧性的当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