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史倌」陵川状元街,“北方文雄”元好问在此求学,元代重臣郝经出自这里( 二 )
武俊臣 , 武明甫胞弟 。 海陵王正隆年间得中进士 。 海陵王主政时只任了个著书郎 , 世宗即位后才得以重用 。 由于他办事一向以精密谨慎称著于朝 , 其学问又似用之不尽 , 所以后来又升任大理寺少卿 , 管理国家司法 。 在任期间 , 秉公断案不计其数 , 拯救了不少身遭冤狱的平民 , 被人民誉为清官 。 晚年还乡之后 , 武俊臣与其兄武明甫常悠然于“乐天园”以尽余年 。
金章宗承安四年(1199年) , 武明甫之侄天佑 , 也同其叔父武明甫一样 , 金榜题名了词赋科状元 , 武家又是鞭炮齐鸣 , 一番庆贺 。 武天佑4岁时听人读书即过耳不忘 , 少年时又精心钻研二程理学 , 19岁即进京赶考 , 其叔父武明甫对他的学识非常赏识 。 谁知第一次揭晓 , 榜上无名 , 武天佑很受打击 。 武明甫则劝他说:“侄迟一日功名 , 多一日学问 , 何以为憾?世多有后鱼者跃上龙门 。 ”于是武天佑辞别叔父离京回家 , 与弟天和闭门苦读 , 直至承安四年词赋科状元及第 。
由于武天佑学识渊博 , 章宗皇帝曾请他讲解过非常深奥的河图洛书 , 对他的才华深表钦佩 。 武天和也是武明甫的侄子 , 武天佑胞弟 。 他天资聪敏 , 见书即如读过 , 学问非常了得 。 章宗泰和年间 , 登经义科状元及第 。 当时章宗帝召见时问过:“你是明甫之侄 , 天佑之弟吗?”他回答“是” 。 章宗帝便喜形于色地说:“你们叔侄连中三元 , 此虽一门之庆 , 也是国之荣光啊!”遂御书“三状元第”四字 , 令悬于其门 。 沧桑古街陵川武氏一家接连出了三名状元一名进士 , 这在当时或历朝历代都属一件奇事 , “三元世家”留下的古建筑亦让人回味悠长 。
据状元武明甫35代世孙武尔元介绍 , 过去状元街建筑群的规模宏大 , 目前“四凤坊”、“御书楼”、“忠灵堂”、“跨街牌坊”、“戏台”、“梦梅堂”等建筑物都已随着时代的变迁或毁于战火 , 或被拆除 , 现保存较完好的仅有“三元世家”、“古书院”、“翰林院”、“梳妆楼”和“状元阁”等建筑 。 三状元第并不轩敞 , 虽然不失状元第的气度 , 却少了状元第的风光 。 就一个单院 , 像一个小四合院 , 门楼并不高大 。 要抹去章宗帝写的“三状元第” , 人们会以为是个小生意人挣了一点钱而后修了那么个小院子 。
春秋阁离三状元第大约只有几十步远 , 阁下拱形 , 可以通行 。 阁上边全是木雕的花格门窗隔扇 , 建筑风格、安排、布局都很讲究 。 住在街巷边的老住户认为 , 通过春秋阁步入状元街 , 是一条最能让人生许多遐想和感慨的路径 。
状元街两旁的屋舍矮檐参差 , 显得有些凌乱 。 长街泥泞且坑洼不平 , 说是一条街 , 其实也就是一条小巷 , 景象与闾阎井庐没有什么差别 。 当年的状元街虽然也是那么窄狭 , 想来绝不会是如此冷清和凋敝 。 那武氏叔侄四人金榜题名之后 , 带着章宗帝给他们题写的“三状元第”四个大字衣锦还乡时 , 役众们抬着四乘猩红大轿 , 沿着泽州府通往陵川的小道迤逦而来 , 彩旗迎风 , 铜锣开道 , 两面“肃静”、“回避”的虎头牌 , 走一段路放几声冲天大铳 , 声音像放大炮 , “咚咚咚”声把半个太行山震得山鸣谷应 , 地动山摇 。
【「捞史倌」陵川状元街,“北方文雄”元好问在此求学,元代重臣郝经出自这里】如今的状元街虽然破败了 , 但依然是当地人心中一个荣耀的符号 。 但有谁知道在状元及第之前 , 那条未来的状元街 , 靠北边的一户人家的寒窗下彻夜都亮着一盏油灯 。 差不多一整夜 , 士子们孜孜不倦地读着经史子集 , 那微弱的一豆灯光 , 映照出的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艰难的求学谋仕成长历程 。 (若愚)
推荐阅读
- 捞史倌问君谁是广东信宜人?祖辈在民国田间劳作,木桥上有一翩翩少年
- 捞史倌“鸳鸯蝴蝶派”张恨水“很牛”,蒋、宋夫妇去看他他竟这种态度
- 『捞史倌』日升昌首任掌柜发迹后干了什么?平遥城他的故居告诉你
- 『捞史倌』成都的宽窄巷子有多老?康熙年三千清兵在此平定准噶尔部骚扰
- 「捞史倌」这里是蔺相如、廉颇时代的帝王陵,盗墓贼曾在此盗走宝物卖到英国
- 「捞史倌」福建有座建于元末明初的楼,东歪西斜七百年不倒
- 「捞史倌」去香格里拉你可去过这里?怒江大峡谷的顶端才是美丽神秘的风景
- 『捞史倌』八十年代桂林人的平静生活,那时这座山水之城还没有旅游开发
- 捞史倌@说说北京“金台夕照”,最早追溯战国时燕昭王
- 捞史倌:黑龙江瓦里霍吞辽、金古城址,有块高地是当年金兀术点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