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唐儿]苏轼一首千古绝唱,开头美到尾,开篇小序惊艳绝伦,结尾催人泪下( 二 )
本文插图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 , 他俩的诗词文集 , 鸿雁传书内容则占了一半 。 作者几乎每到一个地方上任都会给子由赠诗 , 晚年被贬谪时更甚 , 子由也常回信和诗 。
【[纳兰唐儿]苏轼一首千古绝唱,开头美到尾,开篇小序惊艳绝伦,结尾催人泪下】仅以“子由”为题的诗词 , 都已超过100首 。 如《示子由》、《别子由》、《和子由诗》等 。 兄弟之情确实如磐石 。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这是反问句 。 明月您不会有什么怨恨吧?为何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
写法独特新颖 , 以乐景来衬托哀愁更加重思念之愁 。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写出了自然现象以及人生的常态 , 最后上升到哲理 , 强化了主题 , 意境深邃旷远 , 韵味无穷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活下去 , 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 这是作者的强烈愿望 , 也是对天下人的祈福!
此句化用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 对仗工整 , 意境辽阔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最后二句是神来之笔 , 画龙点睛 , 深化主题 , 流传至今成了千古名句 。
《溪渔隐丛话》写道:“中秋词 , 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 , 余词尽废” , 我亦认可 。
本文插图
苏轼兄弟俩的感情深到何种地步?举2个例子就明白了 。
1079年 , 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 。 苏辙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 , 不准 , 反而牵连被贬为监筠州盐酒税 , 五年不得升调 。 患难见真情 , 别人纷纷躲避还来不及呢!
《孔氏谈苑》记载 , 苏轼与送饭的长子约定:如风声不妙 , 便送来一条鱼 。 一日 , 长子出城办事 , 托人送饭忘了交代 。 那人好意送了几条熏鱼 。 苏轼一见 , 伤怀欲绝 , 自己死定了 。 于是写下两首绝命诗托人带给子由 , 其中一首最后二句是:“与君世世为兄弟 , 更结来生未了因” , 令无数读者动容并泪下 。 足以说明兄弟俩的感情深如太平洋 。
《宋史·苏辙传》中记载:“辙与兄进退出处 , 无不相同 , 患难之中 , 友爱弥笃 , 无少怨尤 , 近古罕见” 。
这评价极高 。 从古至今 , 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故事比比皆是 。 如大家最熟悉的《七步》诗 , 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必须做出一首诗 , 否则 , 人头落地 。
如果人与人之间尽是刀光剑影 , 岂不是让人对人生感到悲哀与绝望?幸亏并非人人如此 。 苏轼和子由给予人温暖 , 以希望 , 让我们在凉薄的人世间 , 看见一抹春天的绿意!
2020/4/30 星期四 完稿
本文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若侵权请联系删掉 , 衷心感谢!
作者简介:纳兰唐儿、醉卧古典诗词等笔名 。 多家校园杂志写手 , 作品被《意林》等文摘转载 。 喜欢佛学、艺术 , 痴迷易经、文学 , 是靠古典诗词与戏曲滋养的女子 。 作品系本人原创 , 欢迎收藏、留言、转发(只限于本平台) 。 若转发别的平台 , 请征求我同意 , 并署我名字以及注明出处 , 否则以侵权起诉 。 请关注我 , 会常常更新古诗词 , 与你们穿越回到唐风宋月去 , 一起品味唐韵诗脚与宋阕音律 , 然后狂醉三千场 。
本文插图
推荐阅读
- 莽原狮子|苏轼,你所不知道的另一面
- 兔子的麦麦妈妈|苏轼思念弟弟的一首词,最后一句传诵千年,今却被误会成情诗
- 知历史工作室|纳兰与《红楼梦》的惊人相似,让众多学者认同乾隆的盖明珠家作
- 初衣胜雪|夏日纳兰词读:簟纹灯影一生愁,究竟是相思还是悼亡?
- 酱知儿|苏轼与王安石的仇,在“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中消散
- 漫步夕阳里|苏轼头上一片天,美食解忧,美诗宽心,诗食交融,唯有东坡
- 站在屋顶上|苏轼的一生挚爱:王弗
- 扬生解史|从豪情射天狼到叹人生如梦,苏轼情怀缘何只能“托遗响于悲风”?
- 文史哥哥|纳兰性德:泪尽人亡皆为伊
- 庆余|苏轼的这首词流传了上千年,很多人却只知一句,而不知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