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从海底捞先涨价再降价,看企业经营之痛
【「策略」从海底捞先涨价再降价,看企业经营之痛】文章导读
海底捞和西贝莜面村成为这个周末的“话题王” , 先涨价后道歉、再降价的做法在获得大量关注的同时也受到了不少质疑 , 有观点认为海底捞与西贝是在用这种方式炒作并借机营销 , 以此来获取更多的曝光度和客流量 。
1
餐饮企业涨价或为止损
海底捞和西贝莜面村成为这个周末的“话题王” , 先有海底捞因涨价道歉并承诺调回原价 , 后有西贝承认涨价、道歉、调回原价 。 二者也同时承诺会推出一定的优惠活动“以表诚意” 。 相同的套路和操作也成功将海底捞和西贝送上微博热搜的榜首 。
文章图片
“其实我们也挺难的 , 还希望您支持生意 。 ”贾国龙的肺腑之言 , 或许真实反映了当下餐饮企业的困难 , 背后折射出的都是疫情给餐饮业到来的巨大打击 。
受疫情影响 , 海底捞从1月26日便关闭全国门店 , 期间停业46天 。 据中信建设研报判断 , 疫情造成海底捞2020营收损失约50.4亿元 , 归母净利润损失约5.8亿元 。
西贝也是同样的情况 。 疫情致400家门店基本停业、2万多员工待业 , 一度让董事长贾国龙公开“哭穷”现金流已经撑不过3个月 。
海底捞和西贝的现状是整个餐饮业的缩影 。 麦当劳公布的一季度销售数据显示 , 全球同店销售额下降3.4% , 3月全球同店销售额下降了22%售额 , 并撤回了2月发布的2020年展望和长期预测;星巴克预计 , 整个一季度 , 美国市场同店销售额将下滑3%;星巴克中国市场受影响最大 , 同店销售额将下滑约50% 。
文章图片
受疫情影响 , 今年春节期间 , 93%的餐饮企业选择关闭门店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 , 从2020年3月1日算起 , 5%的样本企业账上没有现金支撑运营;79%的样本企业表示 , 依靠自有现金无法支撑再过3个月;而表示现金流储备丰厚 , 且能支撑6个月以上的样本企业占比仅为16% 。
因此 , 不难理解 , 在疫情日渐稳定 , 各大餐饮门店恢复正常营业后 , 通过涨价提高客单价不失为一种止损的手段 , 餐企迫切需要持续盈利来恢复元气 。
2
海底捞经营上的痛点
从消费者分析的角度考虑 , 任何商品除了少数核心消费者 , 即“死忠粉”之外 , 大部分都是对价格和其他消费条件的变化相对敏感的边缘人群 , 可以吃这家也可以吃那家 。
文章图片
比如价格 , 之前刚好处于价格能承受范围的人群 , 肯定因为涨价而放弃消费 , 也就是那些声称“你有涨价的权力 , 我有不消费的权力”的人 。
但价格不是唯一的因素 , 比如对价格相对敏感型的消费者 , 人均200的价格对于火锅确实是很贵 , 但问题是 , 我为什么一定要拿海底捞跟火锅比呢?我对火锅没有任何偏好 , 当我需要海底捞时 , 通常是因为跟朋友聚会 , 对就餐的要求是环境好 , 口味不错 , 服务好 , 根本不在乎是不是火锅 。 在这个要求下 , 人均200的价格在上海是一个正常价格 。
以前让我很少选择海底捞的原因是不愿排队 , 毕竟 , 一群人在餐厅门口排队是一件无比愚蠢的事情 。
事实上 , 这正是海底捞经营上的痛点之一 。
海底捞作为一家以服务见长的公司 , 目前最影响客户体验的不是贵 , 而是排队时间太长 , 3月23日的投资者沟通会上 , 公司表示:“现在高峰期等候时间2-3小时 , 对顾客的体验不好 , 北京、西安一直在加密 , 但是翻台率并没有明显下降 。 ”
涨价后的海底捞 , 放弃了一部分价格敏感型的火锅偏好者 , 便得到了对服务、环境更注重 , 过去对火锅没什么偏好的消费人群 。 后者在人数上不及前者 , 但对价格的接受度更高 , 海底捞涨价的商业逻辑是完全成立的 。
相反 , 很多消费者想象中的大促销才是缺乏商业理性的行为 。
文章图片
目前影响消费的最大因素还是人们对疫情的担心 , 而非消费冲动 , 所以这个时候去吃火锅的 , 都是刚需 , 比如社交的需要 , 此时促销的效果反而很一般 。
从营销实战的效果上 , 以提升销售额为目标的正常促销 , 宜在旺季 , 以回收现金为目标的“清仓促销” , 才会选择在淡季 , 这也是这一次“大商家涨价 , 小商家促销”的原因之一 。
海底捞选择提价的另一个原因还是维护利润 , 因为作为上市公司 , 对股价的维护是一个重要的诉求 , 比如这次疫情影响很大 , 海底捞的股东分红仍然是30%的比例 , 正是为了维护股价 。
涨价唯一不正确的是“政治不正确” 。 现代社会的消费群体如同一个个的孤岛 , 年轻的消费者不理解为什么有人省吃俭用把钱存到银行里 , 穷人也不理解富人为什么要买包包 , 我也不理解为什么有人要为了吃饭而排队 。
3
背后逻辑是一种经营策略
在这场涨价事件中 , 餐饮企业在对外宣布涨价时几乎都用了同一个理由——原材料价格上涨 。 原料和人工成本上涨的前提下进行涨价 , 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 。
在疫情这种特殊时期 , 即便可能出现短暂性的报复性消费 , 但疫情期间被压抑的需求被释放后 , 会逐渐恢复理性消费 , 如果客单价持续高企 , 恐更难拉动消费 , 这也许是市场对涨价无法理性看待的原因之一 。
专家却呼吁消费者应该理性看待这次涨价 。 当前各项成本上涨 , 未来恐不止海底捞会涨价 , 在这种特殊时期敢涨价也表明企业对自身有信心 , 而且涨价是一个筛选消费者的简单门槛 , 其实给
抛开消费者对涨价的态度 。 这次海底捞和西贝在被曝光涨价不久 , 就立即道歉 , 是基于经营策略的需要 。
紧急道歉 , 不能否认有来自舆论压力的原因 。 当大家在呼吁共克时艰之际 , 餐饮企业却单方面涨价 , 虽然是企业自身的权利 , 但是难免要背负较大压力 。
向公众道歉 , 从当下市场反映来看 , 不失为一种高明策略 。 这种“知错能改”的姿态 , 尤其是董事长“放下身段”亲自道歉 , 获得了不少谅解和好感 。
“其实我挺能理解西贝和海底捞的 , 停工那么久 , 一个企业还有那么多员工要养 , 只要菜品量和质量没有变 , 涨幅在合理范围还是可以理解” , “一直很喜欢西贝 , 你们的歉意收到了 , 明天去门店支持吧” , “冲你这篇 , 今天就点外卖 。 ”……网友们的态度已经很好的说明了“道歉有用” 。
迫于压力道歉也好 , 经营策略也罢 , 价格恢复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好消息 。 疫情给市场带来的变数 , 也总有回归日常的一天 。
本文作者:陈宁辉郭诗卉
声明:本文由“管理会计知识汇”编辑整理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杨晔老师编著《管理会计案例与解析》
本书杨晔老师精选了50个真实案例 , 其中包括时事热点、经典事件、名人故事、名企实例等 。 从管理会计CMA的角度进行细致的剖析 , 向读者展示了这些案例背后的管理会计思维、方法、工具 , 体现了管理会计CMA的实用性、灵活性的特点 。
案例标签
管理会计知识汇
盒马鲜生|分众传媒|大众汽车|农夫山泉
小红书|杜蕾斯|弹个车|天眼查|苏泊尔
老干妈|欧莱雅|优衣库|麦当劳|肯德基
涪陵榨菜|承德露露|富士康|萨莉亚|携程
VIPKID|NOME|Costco|IBM|宜家|宝洁
推荐阅读
- 三国杀:卡牌是否应该“界限突破”?且看这版「界闪电」设计如何
- 「周榜」9件最抢手美衣
- 「连麦两会」两位90后村支书隔空分享战“疫”中的乡村管理经验,共谋致富奔小康之路
- 白银策略上要预防第四浪调整
- 「两会访谈」新冠疫情下的外贸企业突围之路
- 「图解」半导体成当之无愧吸金王,2.8亿资金打板紫光国微
- 「威客电竞CSGO」ESL里约欧洲淘汰赛,Astralis 3比0碾压G2获冠军
- 最强神父!「圣水喷射攻击」净化信徒那颗邪恶的心
- 深夜美食之「红酒焗排骨」,熬最长的夜,吃最香的排骨
- 「战国四公子之」平原君挖的大坑和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