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很多商场导购总喜欢忽悠大家有啥看法

这个问题我还是蛮有发言权的 这里讨论正经做生意的 靠压厂家的钱去投房地产的不算~ 总得来说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提成制度,很多导购的收入大头都不是靠拿工资,而是和提成挂钩,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底薪,完全靠提成,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行业不骗人的话温饱都成问题。 还有个原因就是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冲击,早先年其实还没有这么严重,不骗人的导购还是有的,现在的话因为京东 易迅 淘宝之类的网店,把传统经销商的利润已经压到最低。比如一个电脑厂家的媒体价是4688,全国总代理的到手价格是3500,一级代理商的提货价是3570-3600,原来的市场成交价一般是3800-4200,利润在6%-12%左右,客户能承受,经销商也愿意去卖。 现在同样的机器,代理商提货价没变还是3600,但是京东上面就卖3700,如果客户事先网上查过指定要这个型号啊,假设3700成交,再把经销商的门面费用和员工工资算进去没准还是亏钱,这个利润比说给做餐饮或者珠宝服装之类的得被人笑死,但是是真的。。。。这个时候经销商肯定不愿意卖这个型号,只能靠忽悠来欺骗消费者改买自己不熟悉的型号来赚取更多的利润,如果你能被忽悠成功,反正导购也费了半天的嘴皮子了,那商家当然更加要恨宰你一刀。。。那有没有不这么干,老老实实赚钱的商家呢?有!肯定有,但是这样的商家往往还不被消费者信任,比如成本3600 京东上面3700 商家帮你服务完还承诺后续服务之类的卖3900,这个时候一般的客户不会考虑商家的房租售后人工成本,只会记得比网络上面贵200,然后就会选择不买,于是很多老实的商家就倒闭了。。。这是个怪圈,劣币驱逐良币,不忽悠的商家赚不到钱,老老实实做小生意的没办法做大,也没办法承受好地段的房租,而做大的商家,为了想办法支付自己精美的装修,黄金地段的房租 还有人员工资,必定会用各种方法来欺骗消费者,否则就撑不下去。。。。。
■网友的回复
因為現在人們經常用「忽悠」一詞來代替「欺騙」。 提問者描述的情況屬於欺騙。我想沒人願意被商場導購——或任何人——欺騙。但把用詞改成強度沒那麼高、聽起來沒那麼懷的「忽悠」,很多人就會放鬆心理戒備。
■网友的回复
岂止是商场导购,现在的社会风气就是忽悠,从电视台、电台、报刊上的野药广告,到绚丽多彩的化妆品,再到已明令禁止的非法传销,时时处处都充斥着大忽悠。什么千年古方、药神推荐、无痛手术、养生精品,我不理解为什么电视台、报纸也助纣为虐欺骗大众。还有名牌化妆品广告,代言的是二十来岁的靓丽女,灯光亮得像是监狱里的探照灯,那脸上能不水润吗?怎么不找个四五十岁的大妈做代言?转回正题,为什么喜欢忽悠的人如此之多?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暴利”(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驱使他们欺骗大众。在他们内心里只有大把的钱才是“硬道理”,至于其它的都不重要。有些消费者是被商家“捧杀”之后,为了面子上好看才受骗损财的,还有些是被从众心理和感性心态牵着鼻子走。如何不被忽悠?只要稍微理性一点就不会被忽悠。
■网友的回复
"骗子"什么朝代什么地点都有 为什么你会被"忽悠"?如果导购对自身产品缺乏了解,或是居心不良,他表现出来会让人产生怀疑。如果你没看出来,要不提高自己看人能力,要不为他成功演出掏劳务,这样会积极一点。
■网友的回复
哎,整个社会都这样,买卖就靠忽悠,必须火眼金睛啊。比如我曾经在二手房中介做了4个月,感触颇深。行话称之为:销售技巧
■网友的回复
进化论里面有个“自然选择”,应该可以解释这个问题:只有忽悠东西才卖得出去,才能生存,所以,不忽悠的都下岗了或者转业了,最后只剩下会忽悠的了。
■网友的回复
导购们依赖忽悠行为的动机很简单,和盗贼们需要偷偷地行窃是一个原因,工作需要。 不知道提问者是不是暗含着一种困惑:为何他们走这些低级手段,而不是像顾客期盼的那样提供真实信息,协助顾客做出客观决定(至少是在他代理的那个品牌范围内)。 我的观点是:被定义为“忽悠”的导购和那些“客观、有商德”的导购其本质相同,只是策略水平有高有低,而消费者作为策略接受方其辨识水平也有高有低。低级策略我们可以识破并把它定义为“忽悠、欺骗”,同时还有些许“识破”的成就感;而高级策略我们会当做“专家建言、客观分析”而对其做出正面评价并采纳。(被张悟本忽悠的老太太们可都觉得他是人民的好专家) 你提到的“事后知道被忽悠”其实就是你的认知水平提高到可以看破他当时的策略了,不爽心理除了对导购商德的不满,更是对自己当时水平的不满。 但无论如何,导购本身是正当职业,多数顾客也确实需要,只要不违法和超越商业道德底线。在提升自己选择水平的同时,不要因为导购引导你选择了小狗形状饼干而放弃了小熊形状的,而后你回家看到自己家中可爱的狗狗而对其产生莫名的不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