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网@关于教育OMO模式争议背后的几点思考


芥末堆网@关于教育OMO模式争议背后的几点思考
文章图片
距离2月12日教育部和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已两月有余 , 新冠疫情的确诊人数从几万例增长到全球已超过280万例 , 全球疫情的拐点到来似乎遥遥无期 , 疫情下的教育行业在短短的两个月之中经历了重重困境 。
为了能够活下去 , 一部分线下教育机构紧急转型线上 , 开启了线下+线上的布局模式 , 这样的模式在业界被称为OMO , 随着疫情时间的延长 , 国内有关教育OMO模式的探讨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 如何转型OMO?
近期 , 在由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互联网教育商会与华为云联合举办的“激荡向前?2020互联网教育企业家年会”上 , 好未来未来魔法校总经理陈体銮提到:“今年很多人会考虑OMO , 可能明年这个时候就不会再有人讨论OMO了 , 疫情来临的时候是一个组织进行转型最好的机会 , 个人认为在接下来时间 , 绝大部分机构会把它变成一个常态 。 ”
不过前新东方在线COO潘欣却持不同的观点 , 他曾发文表示:“看了不少教培公司讲自己的OMO , 看来看去和十几年前就有的混合式教学也没啥区别 , OMO线上下融合 , 谁都知道是趋势 , 但知易行难 。 现在在谈OMO的教培机构 , 有正经探索的 , 也有临时抱佛脚的 , 更有新瓶装劣酒的 。 ”
真正的教育OMO模式要具备这5大特征
OMO , 即Online-Merge-Offline线上与线下融合 , 不过行业对于这个定义的理解不尽相同 , 关键的争议点主要在“融合”上面 。
在环球优学联合创始人张建生看来:“如果只认为线上线下加起来就是OMO模式 , 那就太浅层次了 , OMO模式更多是深度融合和数据打通 。 ”他强调 , 这个数据打通并不是机构本身的线上线下打通 , 而是以一个学生为主体 , 打通其课上课下、校内校外、课中和课后作业等一个学生所有的行为痕迹数据 , 将其保留存储并一以贯之 。
而业内人士称其为“伪需求”是因为大部分宣称OMO的教育机构只是在疫情期间把这一概念当成救命稻草 , 急于部分业务搬到线上 , 扩充产品条线 , 其完成的仅是线上业务与线下业务的结合 , 并不是融合 , 也没有实现在教育培训的招生、教研、教学、运营、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完成线上线下融通 , 亦没有业务的重构 , 资源的优化配置 , 教育OMO更像是一个疫情期间的限定产物 。
不过对此 , 前段时间创新工场合伙人张丽君明确表示OMO模式不是伪概念 , 只是要真正做到OMO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 她表示 , 在疫情期间 , 有一些企业当下可能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OMO , 但可能喜欢用这个概念来表达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
也有业界人士提出 , OMO商业模式至少要具备五个特征:
首先 , 线上线下的流量将双向交织;
第二点 , 线上线下相互赋能 , 体验相互交织;
第三点 , 催生去中心化、社交化的商业形态;
第四点 , 商家将拥有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运营和服务体系;
第五点 , 上述四点都是增强已有场景的服务能力 , 除此之外 , OMO还可以创造出全新的场景 。
发展教育OMO , 公立校具备天然优势
实际上 , 教育OMO并不只是教培机构的狂欢 , 在疫情的驱使下 , “停课不停学”也让很多的公立校意识到在线教学的重要性 , 伴随着“常态化”抗疫的展开 , 公立校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会越来越重视 。
值得注意的是 , 公立校在实现教育OMO的准备工作上其实更为充分 。 兴业证券研究人员认为 , 教育OMO目前只是刚刚起步 , 未来需要经历在线化、数据化、智能化三个阶段 , 而这三个阶段的基础是数据 ,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最长、学习数据沉淀得最多 , 信息化建设也更加完备 , 公立校的教育OMO发展有天然的优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