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短缺药品才能不短缺


『南方周末』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短缺药品才能不短缺
本文插图
(小尘4x/图)
日前 , 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国家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办法(试行)》 , 提出制定国家短缺药品清单 , 对清单中的药品 , 允许生产企业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自主报价、直接挂网 , 医疗机构自主采购 , 无企业挂网或没有列入本省份集中采购目录的 , 医疗机构可提出采购需求 , 线下搜寻药品生产企业 , 直接议价采购 。 让市场机制重新在短缺药品供应中发挥主导作用 , 保证企业合理利润 , 才能解决药品短缺问题 。
近年来 , 不断有各种药品出现短缺的情况 。 2011年 , 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全国性紧缺;2012年 , 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短缺;2013年 , 治疗甲亢的“他巴唑”断货;2015年 , 心外科用药“地高辛片”“放线菌素D”断供;2015年起 , 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巯嘌呤在各地陆续出现短缺 , 到2017年全国性断供;2018年底 , 缓解有机磷中毒的首选药氯解磷定、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去甲肾上腺素等急救用药紧缺;2019年初 , 冠心病患者的“救命药”硝酸甘油片短缺……
这些药为什么会紧缺、断供呢?
此前曾有评论认为这是因为市场机制失灵 。 事实上正相反 , 正是因为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 才导致了这些救命药的短缺 。
这些短缺的药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就是普遍价格不高 。 据北京晚报2016年报道 , 鱼精蛋白供货价只有十几元 , 另一种治疗甲亢的药物甲巯咪唑每瓶仅为4.9元 , 巯嘌呤1块钱一片 。 这是因为 , 这类药物并不是生产工艺复杂、受专利保护的创新药物 , 而是使用多年、早已过了专利保护期 , 而且工艺比较简单 , 其市场是充分竞争的 , 生产厂家只能获得平均利润 。 而且这些药物的需求量一般不大 。 如果人为压低价格 , 厂家就可能出现亏损 , 不得不停产 。
2017年曾经引起总理关注 , 要求特事特办解决短缺问题的儿童白血病必需药品巯嘌呤 , 一年全国才需要300万片 , 每片售价大约1块钱 。 全国一年的需求量 , 一家药企用一条生产线 , 1天时间就生产完了 , 就算企业有一点毛利 , 但考虑到要开启一条生产线 , 还有原料采购、产品销售等一系列的活动都需要成本 , 整个流程下来 , 很有可能生产厂家不仅赚不到什么钱 , 还是亏损的 。 再考虑到机会成本 , 生产企业停产这些药物 , 在商业上是符合逻辑的 。
在总理的关注下 , 2017年的巯嘌呤短缺问题经有关部门协调相关企业 , 在一天时间内就生产出了295万片 , 解决了全国一年的需求 。 眼前的问题高效解决了 。 但是不可能每次出现药品短缺 , 都通过总理批示来解决 。
要降低医疗保险的支出 , 对于一些原研药、创新药 , 因为其受专利保护 , 利润率比较高 , 可以通过集中采购、谈判的方式压低价格 , 降低厂家的利润率 , 厂家考虑到以价换量 , 可以接受较低的价格 , 也不会出现亏损的问题 。 但是对于充分竞争的药品来说 , 厂家本来就只能获得平均利润率 , 再压低价格 , 厂家就没有利润 , 甚至会亏损 , 出现厂家停产、药品短缺的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
处于类似处境的还有罕见病患者需要的“孤儿药” , 这些药物 , 因为只能用于特定疾病的治疗 , 而这些疾病的患病人数又非常少 , 药物需求量也就很少 , 如果对药物价格进行管制 , 导致企业不能盈利 , 那自然也没有动力去研发、生产这些药物 。 这也是为什么治疗罕见病的药物通常都很贵的原因 , 因为患者人数太少 , 如果单价不能高 , 连成本都不能覆盖 , 那就没有企业愿意研发相应的药物了 。
要降低病人的负担 , 或医保的负担 , 是不可能通过让药品厂家不赚钱的方式实现的 。 只有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 让生产厂家能够获得合理的利润 , 才能保证药品稳定、长期有质量保证的供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