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根儿胡同串子』西直门内大街的故事——黄门的副食店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西直门内大街的故事——黄门的副食店
西直门内大街黄门副食店一进门靠右手是卖猪肉的 。 卖肉的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个个都拿着一把伟大的刀 。 那刀都像小蒲扇似的 , 而且磨得锃亮 , 寒光闪闪 , 金庸先生的小说里常说某某用的武器是天山千年寒铁锻造 , 或者是昆仑山精钢铸成 , 可能灵感就是来自1960年代那些卖肉的 。
『皇城根儿胡同串子』西直门内大街的故事——黄门的副食店
本文插图

猪肉的价格是每斤9毛5 , 不是每个家庭每顿饭都有肉吃 。 我小时候只有过年时每家才买二斤肉墩着吃 。 平时买肉买多少钱的呢 , 我家生活水平比较高 , 买肉常买二毛钱的 , 一般家里也就是一毛钱肉 。 而且也不是每天都买肉 。 一毛钱肉能干什么用?熬茄子、炒扁豆、炸酱 , 全可以 。 当然人们那时都喜欢买肥的 , 瘦肉在柜台上往往无人问津 , 来了肥肉就排队 , 一会就卖光了 , 为什么呢 , 可以炼出油来啊!一家六口人 , 全靠这一毛钱肉吃一天 , 要炒出的菜香 , 就得买点肥的 。 要是搁现在 , 那卖肉的都不跟你着这个急 , 一两一两的 , 我这一大堆肉得什么时候才能卖出去啊 。 话说回来 , 那时候要是一个家庭每顿饭都有一毛钱肉吃 , 也算是不错的小日子了 。
买肉的过程通常是这样的:你到了卖肉的柜台前 , 说 , 同志 , 我买一毛钱肉 。 售货员拿起那把精钢铸成的千年寒铁大蒲扇 , 在半扇肉的边缘上一蹭 , 就能从那半扇猪肉上 , 齐齐地蹭下0.01公分宽度的一小条来 , 往称上一扔 , 再添一小块或者切下来一小段 , 就称好啦 。 随后的动作是再往旁边的一摞草纸上一沾 , 沾起一张草纸一裹 , 扔给你 。 那草纸还算不错的 , 甚至还有一段时间用报纸的 。
『皇城根儿胡同串子』西直门内大街的故事——黄门的副食店
本文插图

【『皇城根儿胡同串子』西直门内大街的故事——黄门的副食店】黄门副食店那个卖肉的 , 是一个高个子的老头 , 约莫50来岁吧 , 身材也魁梧 , 冬天戴一顶综色的旧毡帽 , 站在肉案前 , 比买肉的人高半头 。 他的身后是一个大大的冰柜 , 我常见他打开一人高的冰柜门 , 把冒着白色寒气的半扇猪肉从里面吃力地拎出来 , 再扔到旁边的大水池里泡着去化冰 。 以现在的观点看 , 那时猪肉恐怕全是注水肉 。
有一次我去黄门买肉的时候 , 前面突然来了一个妇女 , 对那个卖肉的说 , 同志 , 刚才我买了一毛钱肉 , 给了您5毛 , 您还没找我钱呢 。
那个买肉的正忙着给后面排队的顾客称肉呢 , 停下手晃着头上的旧毡帽 , 说:那你当时怎不要啊 , 我可记不住 。
妇女说:当时我急着回家呢 , 回家一看 , 您没找钱 。
那个魁梧老头突然指着自己的旧毡帽 , 说了一句谁也没想到的话:我的脑袋 , 就仗着这个帽子箍着呢 , 要没这帽子 , 它就爆炸了 。
那个妇女见这老头不承认 , 就自己走了 。
当时我还小 , 那还是1960年代的事呢 , 但也对老头的这句话有了很深的印象 , 50多年了 , 一直没能忘怀 。 他可能想表示 , 卖了一天肉 , 很辛苦 , 但现在分析 , 既然你的脑袋都快爆炸了 , 说明你很可能忘了找人家钱 。
『皇城根儿胡同串子』西直门内大街的故事——黄门的副食店
本文插图

说起猪肉的价格 , 就不能不说那时排骨 。 猪肋排的价格是每斤四毛五 , 腔骨每斤3毛8 , 因为是排骨 , 除去骨头后得到可食用的肉就少 , 自然应该便宜 。 前些天我去菜市场 , 看到现在排骨与猪肉的价格差不多 , 甚至比猪肉还贵!在我们小时候真是不可想象 。 类似的还有猪大油 , 现在谁要耶 , 那时副食店来了猪板油 , 也要抢购 , 8毛5一斤 , 也不嫌贵 , 搁现在都是该扔的东西 。 买回了猪板油 , 熬完油后倒一大碗里晾着 , 每天炒菜时挖(wai)一小勺 , 使炒出的菜有点好吃的荤腥 。 剩下油渣 , 也舍不得扔 , 烙饼用 , 美食 。 因为人们油水少 , 也没听说过多吃猪油胆固醇高 , 与现在的观念有天壤之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