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究竟是不是原生家庭的锅?

近年来 , 「原生家庭」这个概念时常被推到风口浪尖 , 这是一个社会学概念 , 指的是某个人与双亲组成的家庭 。在通常的讨论中 , 大家广泛认为这个概念不光包括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和孩子三个人 , 更包括父母对孩子的遗传、养育方式以及孩子成年后因此“遭受”到的各种影响 。网上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 , 起初都是抱怨、指责:把父母称之为「祸害」 , 把家庭视之为「炼狱」把自己的自卑、羞耻、抑郁、焦虑、恐惧都归咎于「原生家庭」认为自己人生中的一切痛苦 , 都源自「原生家庭」心理疾病究竟是不是原生家庭的锅?
但随着讨论的人越来越多 , 渐渐的开始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原生家庭的作用 , 被夸大了?原生家庭论是伪心理学?原生家庭理论是胡说八道?心理疾病究竟是不是原生家庭的锅?
两种观点各执一词 , 似乎各有各的道理 。我发现在这些观点中 , 有以下几个声音值得我们探讨:你的心理问题 , 是不是原生家庭造成的?原生家庭无法改变 , 我的人生真的就这样了吗?真的无法原谅自己的「原生家庭」 , 怎么办?要知道心理问题是不是原生家庭的锅 , 首先要明白心理疾病是怎么来的 。心理问题可以视为心理疾病的“症状”或者说是前期的表现 。方便大家理解 , 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概括:心理疾病心理问题≈(“继承”+人格+应激)*个体身体素质及思维、行为模式通俗来讲:心理问题或者说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是由先天的遗传、后天的身心发展和生活环境中遇到的事件共同促成的 。也就是说 , 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这个锅 , 应该由公式中所有的因素来背 。心理疾病究竟是不是原生家庭的锅?
总的来说:原生家庭对心理疾病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 但是「原生家庭宿命论」并不可取 。心理疾病究竟是不是原生家庭的锅?
研究表明 , 这种“继承”不仅仅是遗传 , 也有非遗传的方式——孕期心理影响 。「遗传」是指在生理基因编码上的“复制” 。临床上遗传概率最高的是精神分裂和抑郁症 。这里我们也要强调 , 并不是说家族中有相应病史 , 孩子就一定会被遗传 , 只是在公式中的「继承」这一项数字变大了——患病的概率变高了 。所以有家族心理疾病史的孩子 , 应该格外注意后天成长过程中塑造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心理、行为模式 。心理疾病究竟是不是原生家庭的锅?
「非遗传」存在在两个方面:一是子女由于精子及卵母细胞的发育受到影响而出现心理问题 , 这与妈妈在孕产期的心理状态有关 。 所以母亲在孕产期的情绪稳定也十分重要 , 这需要家人的共同努力 。二是父母如果曾经受过严重创伤 , 也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发展 。 有研究证明大屠杀幸存者的成年子女及孙辈的心理应激易感性会增强 。 如果父母的心理状态一直很「紧张」 , 子女也从生理上「继承」这种焦虑感 。心理疾病究竟是不是原生家庭的锅?
人格是由性格、气质、品德、品质、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严、魅力等共同组成的总和 。人格是高度遗传的 , 养育也会影响人格的发展 , 拥有某些人格特点会使心理疾病高发 。比如说:强迫症患者多具有固执、追求完美、要求严格、严谨、刻板的特点 。抑郁症患者多具有敏感、内向、心思细腻等特点 。这说明 , 心理疾病的发生 , 与原生家庭确实有关 。父母人格的遗传 , 养育过程中的负面人格塑造 , 都会促成心理问题 。研究表明:父母存在人格缺陷 , 孩子会更容易患上神经症父母如果有酒瘾、赌瘾 , 则孩子也更易产生物质依赖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现品行障碍(偷窃、说谎、离家出走)和反社会人格心理疾病究竟是不是原生家庭的锅?
但是 , 人格有没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主观的努力得到改变和提升?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的人格会自然而然的「成熟」起来:一个70岁的老人 , 大概率会比一个17岁的青少年更有包容心和同理心 , 情绪更为稳定和乐观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 不逾矩”正是在说明这个道理 。心理疾病究竟是不是原生家庭的锅?
同时 , 进入一段美好的稳定的感情关系(包括恋爱、婚姻、成为父母)、拥有一份感兴趣的、有成就感的、可以尽责的事业(包括一份工作、一个岗位、一个项目) , 都可以成为我们主动完善或被动完善自己人格的契机 。当然 , 如果寻求心理咨询师、治疗师或医生的专业引导 , 人格的完善之路可能走得更为顺利 。心理疾病究竟是不是原生家庭的锅?
应激 , 可以理解成心理压力 , 分为急性和慢性 , 在家庭、学校、社会中都有可能会发生 。对成年人而言 , 急性应激可能是:失恋、失业、亲人逝世等等 , 但对情绪处理能力不成熟的未成年人而言 , 很小的事情都可能是严重的急性应激 。有的人成年之后还是能记得曾经玩具被扔掉的悲伤 , 被妈妈打过的一巴掌的惊恐或者是某一次拿着低分试卷的慌张 。这些急性应激造成的创伤 , 可能会像一颗种子一样潜伏在潜意识的土壤里 , 等待合适的时机 , 成长为遮盖阳光的「心理问题大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