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方方日记的几点思考

方方 , ”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省文学创作系列高评委会主任 ,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 , 一级作家 。[1]2020年正月初一开始 , 身在武汉的作家方方以日记的方式 , 记录封城后她在这座城市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 “武汉日记”一经发布 , 迅速流传网络 。 支持者认为她仗义执言;非议者认为她“传播负能量”---转自 百度百科从2020年1月25日开始 , 著名的中国作家方方开始在网上发布日记 , 帮助她与自己了解在武汉发生的事情 。 这里是COVID-19爆发的震中 。 日记内容是一手记载、信息量很大 , 她的文章实时记录了病毒的广泛传播及政府对市民的强制隔离 。每日 , 她都为千家万户的普通中国人代言 , 表达他们的恐惧、绝望、愤怒、希望;反思强制隔离带来的心理影响;互联网既是社区的生命线 , 也是虚假信息的来源;更悲惨的还是那些被病毒夺去生命的家庭和朋友们 。---转自 亚马逊方方日记的介绍方方在封城期间 , 写了什么?我从网上查找到方方写得日记:事情究竟怎么会走到这步 , 事后复盘 , 自然得知 。 武汉官方前期对疫情的轻慢和封城前后官员们的手足无措 , 造成了百姓巨大的恐慌 , 给所有武汉人带来伤害 , 这些我会在文章写细写 。 但现在我想说的是 , 湖北官员的表现其实是中国官员平均水平的表现 。 并不是他们比其他官员更差 , 而是他们的运气更差 。 官员们历来按文件做事 , 一旦没有文件 , 他们就六神无主 。 这次事件如在同一时间落在别的省里 , 那些官员的表现 , 不会比湖北的更好 。 官场逆淘汰的恶果、空讲政治正确而不实事求是的恶果、不让人讲真话不准媒体报导真相的恶果 , 我们都会一一品尝到 。 武汉抢前争先 , 只不过先吃了一个大的而已 。作为疫情始爆地 , 武汉官方前期“轻慢” , 给所有武汉人带来伤害——全国官员基本都这样 。 这里也说了是事后复盘 , 用事后复盘的绝对正确信息判断审判只能了解很有限的信息的官员的这种方式 , 对官员来讲有些不公平 。 目前从河南、江苏、浙江甚至湖北的潜江市的官员针对这次疫情的处理上看 , 恰恰也说明了作者枉下判断的不正确 。 武汉市的封城 , 这是可以记载在人类历史上的隔离事件 , 作者对封城时官员的手足无措没有任何事实的列举 , 实在难以感同身受 , 就我个人主观判断一座千万级的城市说封城就封城 , 其中涉及的交通、公共服务(水、电、煤气等)、城内各个公司的告知、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等相关问题 , 显然不是通过说说话写写字那么简单就可以解决的 。方方在最不该动笔的时候 , 打开了她的电脑 。这次疫情 , 没有人愿意看到 , 更没有人愿意经历 , 何况方方身处武汉 。 任何一个以文字为生的人 , 都会在这样历史性的时刻有写字的冲动 。 但对作家来说 , 冲动是魔鬼 。一个作家 , 如果只是记录眼前的事 , 那还不如去当采访人员 。 如果做不了采访人员 , 那就只剩下思考 。 足不出户 , 思考就会走偏 , 如果你欣赏康德说的“头顶的星空”和“道德准则” , 那么康德还说了:经验虽然告诉我们某物是这样的 , 但并不告诉我们它不能是那样的 。比如 , 武汉是这样的 , 但两个月后 , 武汉是那样的;纽约是那样的 , 短短两个月后 , 纽约是这样的 。这样的剧烈变化 , 超越了方方作为一个作家能控制的速度 。 作家之所以不同于新闻采访人员 , 在于他能跳开自身的空间 , 到更高维度去观察 。 如果圈囿于同一个维度 , 那作家肯定不如新闻采访人员 。方方的“武汉日记”到底是何种体载 , 无法界定 。 首先 , 肯定不是新闻报道 , 因为她跟所有武汉人一样 , 被迫圈在家里刷手机;其次 , 也不是报告文学 , 因为即使那样的纪实加虚构 , 也仍然需要真人真事支撑;然后 , 它不是日记 , 因为日记是给自己看的 。 比较像时事评论 , 在报纸上我们会用楷体 , 这种评论比新闻报道等级还要高 , 基于新闻 , 引出观点 。骂方方和挺方方 , 矛盾焦点就在这里 。 骂方方的 , 认为她没有反映现实 , 道听途说;挺方方的 , 认为引出的观点更重要 。 如果不跳出来 , 去俯视这种语言的战争 , 你永远分不清胜负 。我为什么对方方的“武汉日记”一直没有提起争论的兴趣 , 就是因为 , 我觉得这是一种低维的争论 。 在刘慈欣的小说里 , 低维之于高维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人要不要有悲悯之心?当然要有 , 但仅仅停留在悲悯上显然是不够的 , 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优秀作家 , 穷其一生去突破文学创作的传统手法 , 希望从更高的维度去反映过去、现在和未来 。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里 , 六代人在两个名字间缠绕 , 作者像上帝一样 , 冷静地俯视着他们 , 最后用一阵风把他们抹去了 。方方的“日记”写了六十多天 , 这是中国和国际形势变化最剧烈的六十多天 , 变化之剧可能只有世界大战可以相比 。 如果“日记”的调子没有什么明显的起伏变化 , 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 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会说 , 我一开始挺喜欢看“武汉日记” , 可是看着看着 , 觉得哪里不大对 。中国古代“刻舟求剑”的故事 , 大约可以说清这一点:舟已行矣 , 而剑不行 , 求剑若此 , 不亦惑乎?因为在武汉 , 方方有很多机会可以把“日记”的格局提升一层 , 毕竟时间长达六十多天 。 身为省作协主席 , 我相信她可以有很多机会 , 到实地看一看 。 无论是写新闻还是写时评 , 闭门造车肯定思路闭塞 。但来自网络的质疑没有把方方逼出家门 , 反而将她的立场推到了极端 , 可能她原本不想那么写 , 却一天天被push到那个二维世界 , 沿着直线义无反顾地往下走 , 哪怕世界已经被弯曲 , 她又回到了《乌泥湖年谱》《风景》甚至《软埋》的年代 。我还是很期待方方的小说 , 毕竟这是她的擅长 , 而她已经将近五年没写小说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