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的故事(五)
七 , 康德(公元1724-1804年 , 德国)在谈到康德之前 , 不妨借用一下恩格斯的话 , 可能有利于了解康德哲学的历史地位 。 恩格斯曾说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 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 哪个是第一性 , 主张存在(物质)是第一性 , 思维(精神)是第二性 , 亦即主张存在决定思维 , 这就是唯物论 , 反之则是唯心论 , 主张思维是第一性 , 亦即主张思维决定存在;另一方面 , 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关系 , 主张二者有同一性 , 即思维与存在能够相符合 , 或人的认识与外界事物完全相符 , 是谓可知论 。 否定同一性的 , 主张思维不能与存在相符合 , 或人的认识与外界事物不能完全相符 , 是谓不可知论 。恩格斯这话是十九世纪后半期提出的 , 对于回顾十八、十九世纪的哲学发展而言 , 此话有参考价值 。 当然 , 也不要生搬硬套 , 事实上每个哲学家的思想理论往往都比较复杂 , 不能简单化地把他们区分出唯心论还是唯物论、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 。在康德之前 , 出现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家 , 产生了各种哲学理论 。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公元1596-1650)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 , 意思是说 , 凡是他所接触的事情都是可怀疑的 , 而“我在怀疑(思考)”这件事 , 确实而不容怀疑 。 由此他把“心”和“身”区分开来 , “身”对外界的感觉是不确定的、可变的、可怀疑的 , 他认为“心”(思考)是独立于“身”的东西 , “心”内在地具备理性功能 , 由理性得到的认识 , 就像“我在思考”那样不可怀疑 , 人依据理性而获得确定的知识 。 他的理论被后人称之为“二元论”(“心与物”或“思维与存在”是两种不同的实体)和“唯理主义”(感性知识不可靠 , 唯理性才可靠) 。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公元1632-1677)说神与自然是一体的 , 心与物是一体的 , “种种观念的秩序与联系 , 就是事物的秩序与联系” , 人的思维与外界的事物可以完全相符 , 因为二者的本质是“同一回事” , 他崇尚理性 , 人凭着理性而能够认识世界 , 能够认识不变的则律、因果、必然性等等 , 但他不同意思维与存在是两个实体的说法 。 洛克(公元1632-1704)继承培根、霍布斯的经验主义传统 , 不同意笛卡儿等人提出的人生下来就有先天逻辑知识的理论 , 认为人的心原本是个“白板” , 人的认识来源于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产生感觉、形成经验 , 凭着记忆进而产生观念、概念、判断等等 , 洛克肯定外界事物的存在 , 肯定认识来自于外界事物 , 肯定人能够认识外界的事物 。 爱尔兰哲学家贝克莱主教(公元1685-1753)同意洛克所说的认识都来自感知、经验 , 但他又认为 , 既然认识源于人的感知 , 那么我们所认识的事物不过是一束一束的感知 , 是人的“心的状态” , 唯一的“实有”无非就是“心” 。 他的名言即“存在就是被感知” , 他不赞成那种认为在我们的“心”(思维)之外存在着物理世界的说法 , 因为其一 , 人无法知道这个物理世界究竟是什么 , 其二这种假设损害了上帝的最高权能 。 苏格兰哲学家休谟(公元1711-1776)说 , 心是什么?我们所感知的心 , 就是观念、知觉、记忆、情感等等 , 除此以外我们并没有感知到它还有什么实质 , 也没有察觉有什么灵魂 , 这一说似乎把“心”否定了 。 休谟认为 , 因果、则律、必然性等等 , 并非永远不变的命令 , 只是千变万化的经验在心理上的总括和缩写 , 是人的主观加之于外界事物的 , 我们不能保证未来的经验必然与之相符 , 我们觉知的只是一连串的事件以及重复出现的“惯例” , 而惯例不具必然性 。 人们之所以相信因果关系并非因为因果关系是自然的本质 , 而是因为人们养成的心理习惯和人性所造成的 。 数学似乎显示某种必然性 , 2×2=4 , 永远不变 , 殊不知结果早已包含在前提中了(4的“定义”就是四个一或两个2) 。 伏尔泰和狄德罗崇尚理性 , 要把宗教信仰等等都摆到理性的审判台 , 卢梭则激烈反对理性至上 , 推崇情感 。 以上这些大哲学家的论说 , 对宗教信仰 , 对于“心”和“物”、思维和存在 , 对于因果、必然 , 对于科学与真理 , 等等 , 都提出了怀疑的论调 。 康德来了 , 他怀有一种野心 , 要一一排除以上种种怀疑 , 挽救哲学和真理 , 挽救宗教 。 他这样吹嘘自己写的书:“我敢说没有一个玄学问题不应该在这里得到解决 , 或至少在这里供有解决的钥匙” , 那么他真的能够做成这一伟大的事业吗?康德 , 1724年生于普鲁士的坎尼斯堡 , 此后大部分时间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 。 31岁时他在坎尼斯堡谋得一个无名讲师的职位 , 曾两次申求教授职位而不得 , 1770年当上了逻辑学和玄学的教授 , 可见这个身高不满五英尺的学者迟缓的长成 。 这位教授每天的生活节奏十分刻板 , 德国诗人海涅曾写道:“当康德穿着灰色外衣 , 执着手杖 , 在他们门口出现 , 步向那条菩提树夹道至今还叫做哲学家路的时候 , 邻人们就晓得毫厘不差的恰是三点半了 。 ”他曾两次想要对女子求爱 , 但他犹豫考虑的太久 , 一次是对方嫁给了别人 , 再次是对方没等他下定决心就搬离城市了 。 不过他似乎并不在意 , 以致终身未婚 。康德的一大杰作是《纯粹理性之批判》 , 这书名的意思 , 不是要批判理性 , 也不是批判“纯粹理性” 。 他所谓“纯粹理性”是指并非来自感官而独立于一切感觉经验的理性 , 它是凭着心的结构及其本性、仅仅属于我们自身的认识功能 。 他认为 , 从经验得不到关于因果、必然、则律的认识:“经验告知我们什么 , 却不告知我们那必得是什么而不是别的 , 所以它决不给我们真正普遍的真理” , “普遍的真理含有一种内在的必然性 , 一定独立于经验之外——它们本身就是明白确定的” 。 譬如二乘二等于四 , 数学就显示这种必然性 , 无论是谁、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否定它 , 但它不是从经验而来的 , 经验是千变万化的 , 但二乘二等于四不可能变 。 那么 , 既然“普遍的真理”不能从经验来 , 却从何处来?康德回答说 , 从我们的“心”来 , 我们的心不是被动的照相底片 , 而是能动的器官 , 心的结构和性质具备一种机能 , 即把感觉配置成知觉 , 把经验配置成观念 , 进而配置成整齐、统一的思想 。 人的心具备一种“先天的感性” , 这种先天的机能 , 应用“时间”、“空间”的方式 , 把杂乱的感觉予以配置而成为知觉 , 譬如 , 把感官接受到的白绿条纹、圆形、大小、甜润、多汁等等感觉 , 加以配置、组成一个知觉——这是西瓜 。 人的心还具备一种“先天的逻辑”之机能 , 应用概念方式来配置知觉而成为有序的概念和思想 , 这些“概念方式”就是因果、则律、必然性、普遍性等等 。 譬如 , 用“因果”的“概念方式”来认识“气压的变化”与“水的沸点变化”这二者的关系 。 再譬如 , 被抛出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有规律的 , 人们用“抛物线”来描述这种规律 。 康德认为 , 人的心具备这两种机能即“先天的感性”和“先天的逻辑” , 或“先验感性”和“先验逻辑” 。 为什么说它们是先天的呢 , 因为 , 它们不是后天通过经验得到的本领 , 它们是人心本身的结构和性质所具备的机能 。 经验是千变万化的 , 但是时间、空间却是所有经验都同样包含的因素 , 它并不会随着经验的变化而变化 , 始终如一 , 可见它不是经验本身的因素 , 是经验之外加之于经验的因素 , 是人的心在认识过程中加之于经验或加之于外物的 , “心”的这种功能是天生具有的 , 所以说是“先验的”或“先天的” 。 康德借此说明 , 人的认识是怎么来的?——感觉是未经组织的刺激 , 知觉是有组织的感觉 , 概念是有组织的知觉 , 科学是有组织的概念、知识 , 一级高于一级 , 前后连贯 , 形成有序的统一的系统 。 在认识过程中起组织作用的是我们的心 , 是心的结构和本性所具备的机能 。 既然是先天就已经具有的机能 , 那么它就是超经验的 , 先经验的 , 亦即不是由经验而产生的 , 经验千变万化 , 但是“先验感性”和“先验逻辑”永远不变 , 有着内在的必然性 。 正是因为如此 , 我们的知识、概念、思想是确定的 , 是有其内在必然性的 , 我们的认识可以得到普遍和永恒的真理 。 简单说来 , 这就是康德的先验哲学 。康德自以为 , 他的哲学能够解决上述大哲学家提出的问题 。 他似乎在回答休谟:你说不存在必然性 , 对的 , 如果你认为认识仅仅从经验而来 , 那么我们无法得到必然性的知识 , 经验千变万化 , 只能是偶然的 , 但是 , 我们的心具有“先验逻辑”的机能 , 把经验组织而成确定的、必然的、永恒的普遍真理 。 按你的说法 , 我们无法达到必然的、有因果的、有不变规律的认识 , 这种“不可知论”是错误的 。 当然 , 外在事物的真实面目 , 我们是不知道的 , 我称之为“自在物” , “客体在隔绝我们感官的接纳时 , 它单独本身是怎么样 , 完全是不给我们认识的 , 它被我们认识的不过是觉知它的状态(现象)罢了” , 而这种被觉知的“状态(现象)”只是我们人所特有的 , 是经过人的感觉、经验、思想等等加工以后的产物 , 不一定就是“自在物”的本来面目 。 不过我不否认它的存在 。 但是凡进入我们认识范围的事物的现象(即“它的状态”) , 由于“心”具有的功能 , 我们能够得到有关因果、规律性、必然性的认识 , 得到确定的认识 , 科学是绝对的 , 真理是永恒的 。他似乎在回答洛克:我们的认识 , 不仅仅是物质作用于我们而产生的 , 不是仅仅由经验而来的 , 我们的认识主要是“心”的产物 , 是“心”所天生具有的机能对感官材料进行加工的产物 , 是应用“先验感性”、“先验逻辑”组织感觉和知觉的产物 。 心不是被动地反映外界事物 , 外界事物并没有给予我们确定的知识 , 而是心主动地把握外界事物的种种现象 , 把“因果”、“则律”、“必然”等等思维方式加之于种种现象之上 , 从而认识到普遍的真理 。他似乎在回答斯宾诺莎说 , 你说人能够认识不变的则律、因果、必然性等等 , 这没错 , 但你又说 , 这是因为“心与物合一” , 说二者的本质是“同一回事” , 这就不对了 。 人所感知的只是外界事物的现象 , 外界事物的本质是什么 , 我们是不知道的 , 因果、必然等等只能产生于“心” , 是“心”的本质所致 , 因果、必然等等是“心”先天具备的概念方式(先验逻辑) , 是“心”把这些概念方式加之于外界事物的 , “心”和“物”的本质不是一回事 。他似乎在回答柏克莱说 , 你说“存在就是被感知” , 如若你所谓的“存在”是指进入我们认识范围的事物之状态 , 那么你的话有一定的道理 , 但是 , 我不否认在我们感知或认识以外还存在着“自在物” , 那是“没有被感知的存在” , 人不可能完全地感知“自在物” , 我们不知道它们是什么 , 但我不能否定它的“存在” 。面对“唯心论”和“唯物论” , 面对“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康德似乎能够左右逢源 。 他的哲学像是一筐大篮子 , 什么东西都放在里面 , 你要什么就有什么 , 正像他自己所说 , “没有一个玄学的问题不能在这里得到解决” 。康德真的解决一切玄学问题了?说说罢了 。 不过 , 他把玄学的问题联结起来 , 按照他的思路把他所认可的、不认可的各种观点组成一个体系 , 也可说做成一个平台 , 激励后来的哲学家们继续深究下去 , 这是其他哲学家所没有做过的事业 。 他建立的功业影响了整个十九世纪 , 包括裴希特、谢林、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等 。让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先验感性” 。 如若我们问 , 动物、至少是哺乳动物 , 也有“先验感性”吗?猎豹捕捉驯鹿的时候 , 他能感知并区分母鹿和小鹿 , 选择小鹿作为目标;他悄悄逼近小鹿 , 感知自己与小鹿的距离慢慢缩短 , 同时在选准出击的时刻;突然跃起 , 朝着小鹿奔去 , 其方向并不对准小鹿的位置 , 而是选择小鹿前行的某个位置 , 在追逐时随时调整方向…… 。 在捕捉驯鹿的过程中 , 都显示出猎豹能够感知大小、远近、位置、方向、出击时间等等 , 按照康德的说法 , 猎豹的“心”应该具有“先验感性”的机能 。 不过 , 或许也可以否定这一点 , 对于小鹿来说 , 如果从未经历过捕捉过程 , 他恐怕只能跟在驯鹿后面胡乱追逐一翻 , 对远近、方向、时间无法做出判断和选择 , 在经过很多次的尝试以后 , 才能提高捕捉效率 。 那么看来 , 这些感知的机能 , 还是“后天习得”而不是“先天具有” 。我们姑且肯定猎豹具有“先验感性” , 那么继续问:猎豹有“先验逻辑”吗?回答应该是否定的 , 对此恐怕无人反对 。 那么 , 为什么动物没有而人却具有“先验逻辑”?回答是:人有理性 , 能够逻辑思维 。 再问:能够逻辑思维就能证明“逻辑”是先天具有的?回答是:每个人都能够逻辑思维 , 说明这是天生的 。 这样的回答显然有问题 , 因为理性、思维、逻辑等等都必须运用语言 , 没有语言就没有理性、思维、逻辑 , 而语言是经验的产物 , 不可能是“先验的”、“先天的” 。史前人类没有语言 , 人类在演进到能够发出各种不同声音的时代以后 , 才有可能创造出语言 。 起先 , 人能够用不同的声音表达不同的感知 , 并能够通过传递、交流、约定成俗 , 使得这种本领更趋复杂多样 , 还在头脑中储存起来 。 后来 , 人发明了文字 , 不但可以在头脑中储存 , 还可以记录在介质上 , 随着传种接代流传下去 , 积累起来 , 创造的文字愈来愈多也愈来愈丰富 , 而语言创造的过程 , 也同时创造了逻辑 。 为什么说创造语言的同时也创造了逻辑呢?下面将做出解释 , 而这一解释对于回答是否存在“先验逻辑”的问题 , 是十分必要的 。人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并表达思维的成果 , 前人在经验中总结出使用语言的某些形式 , 逻辑就是这种“形式”(注意 , 这里强调它只是“形式”) , 人们还研究逻辑这种形式的某些规则 , 这都是为了一个目的 , 即如何让思维卓有成效(即被更多人所认同) 。 当人们采用逻辑及其规则进行思维和表达的时候 , 能比较容易令人信服、被人认同;或通俗地说 , 说话、写文要“合乎逻辑” 。 不过 , 在逻辑这个词被创造出来以前 , 人们早已经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及表达 , 对于运用语言的方式方法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 , 只是到了后来才被人们总结出来 , 并冠之以逻辑这一名称 。 由此可知 , 逻辑是在运用语言的经验中被总结出来 , 并且是为语言的运用而服务的 , 它不是独立于语言而存在的什么东西;作为运用语言的方式方法当然必然遵循语言内在的规律 , 所以说逻辑产生于、存在于语言之中 。 这是要解释的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是 , 语言所表达的意义 , 每个字所表达的意义 , 都已经被固定 , 不允许乱用 , 字与字的关系也被固定下来 , 不允许混乱 。 譬如 , 大小、远近、高低、快慢、上下、是非、好坏、善恶、阴阳、内外等等 。 当你说“内”的时候 , 必定是相对于“外”而言的 , 当你说“大”的时候 , 必定是相对“小”而言 。 如果你说:“我比你高 , 你比他高 , 所以我比他高” , 此话就合乎逻辑 , 如果你说:“我比你高 , 你比他高 , 所以我在他的外面” , 此话有点像胡话 , 不合乎逻辑 , 把“高低”的关系乱说成“内外”的关系 , 当然就逻辑混乱了 。 由此可知 , 逻辑其实是由字与字的关系所确定了的 , 所使用的字的意义 , 以及字与字的关系被搞乱的时候 , 也就是逻辑被搞乱之时 , 由此可知 , 逻辑产生于、存在于语言之中 , 语言在其创造的漫长过程中 , 逻辑就已经逐渐隐藏在、融和在其中了 。每个词的意义以及词与词的关系也是如此 , 譬如 , 个性、共性、部分、全体、因果、规律、必然、偶然等等不允许乱用、搞混 。 有些词(词组)被用来标志某个概念 , 譬如自由、平等、民主、多数原则等等 , 在使用这些词语的时候 , 如果没有确切把握好它的涵义 , 或者有意搞乱词语的涵义 , 将导致逻辑混乱而难以被人们认同 。 举例说:“党代表人民利益 , 我是党员 , 所以我代表人民利益”这句话的逻辑非常混乱;首先 , 党是某种团体 , 而任何团体都不能等同于人民 , 说“代表人民利益”只是一种假定 , 需要证明 , 不能作为前提(依据) , 其次 , 党是团体 , 党员是个人 , 二者不能等同 , 就算“党代表人民利益” , 也不等于党员个人就代表人民利益;所以这句话逻辑混乱而不能成立 , 其原因 , 在于把词语固有的涵义搞乱了 , 把团体等同于个人 , 把“假定的”等同于“既成的” 。 再举一例 , 譬如:“民主运用多数原则 , 多数原则就是多数统治少数 , 所以民主就是多数统治” , 此陈述显示出逻辑的混乱 , 因为“多数原则”与“多数统治少数”二者不是一回事 , 或者说是歪曲了“多数原则”的意义 , 将其偷换成“多数统治少数” , 因此这条陈述由于逻辑混乱而难以得到认可 。 还举一例:“自由就是我要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 你阻止我的行动 , 就是侵害自由” , “自由”作为一个概念 , 其涵义是指:“除法律规定的以外可以按自己意愿行事的权利” , 把自由说成是“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 是对“自由”这一概念的歪曲 , 因而不合乎逻辑 。 通过上述所举例子可以说明 , 我们说话写文要合乎逻辑 , 但是 , 是否合乎逻辑不决定于形式 , 而决定于内容 , 在于是否确切地把握好语词的意义 , 或者说 , 是否合乎逻辑这一点 , 是由语词的意义决定的 , 由此我们可以相信以下结论——逻辑由词语的意义决定 , 逻辑产生于、存在于语言之中 。有一种情况值得一提 , 即两条陈述都合乎逻辑却推出相反的结论 。 譬如“白马是马” , 人们都会肯定这一陈述合乎逻辑:凡是具有马的共性的动物就是马 , 白马是具有马的共性的动物 , 所以“白马是马” 。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 , 在这一陈述中 , 马 , 白马、共性、动物这些词的意义决定了“白马是马”合乎逻辑 。 那么 , 另一个陈述“白马非马”呢?如果按照形式逻辑的规则 , 事物不能既“是”又“非” , 所以 , “白马非马”一定是不合乎逻辑的 。 可是仔细想想 , “白马非马”也是合乎逻辑的:“白马”指某一只(或某一群)马 , “马”则指所有的马 , 前者是个体(或部分) , 后者是全体 , 个体(或部分)不是全体 , 故曰“白马非马” , 也合乎逻辑 。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 , 在这一陈述中 , 马、白马、全体、部分等这些词的意义决定了“白马非马”合乎逻辑 。 两条陈述都合乎逻辑 , 但意义却相反 ,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了 , 一个陈述是否合乎逻辑 , 决定于语言所包含的意义 , 决定于词语的涵义以及词语之间的关系 , 在上述例子中 , 个性、共性以及“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 个性不同于共性”) ,决定了两条相反的推理都合乎逻辑;“马”的共性寓于“白马”的个性之中 , 意味着二者有相同之处 , “白马”的个性不同于“马”的共性 , 意味着二者有相异之处 , 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 , 这就解释了“是”与“非”都可能合乎逻辑的这一情况 。上述“值得一提”的情况表明 , 是否合乎逻辑决定于语言 , “形式上”看去似乎不合逻辑 , 但是语词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决定了它合乎逻辑 。 实际上 , 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态 , 不同的或相反的观点、意见 , 都可能被认为合乎逻辑而获得某些人的认同 。 譬如 , 有些人认同“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一观点 , 说道“平等是指相同 , 世上没有相同的人 , 所以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另一些人认同“平等是可以实现的” , 说道“平等是指权利的相同 , 法律规定每个公民享有同等权利 , 平等就能实现” 。 双方都使用“平等”这个语词 , 但是却赋予不同的涵义 , 导致相反的推论 。 如果后者想争取更多人的认同 , 或许可以这么说:“在政治学的范围里所讨论的平等 , 是指法定的权利的平等” , 这样 , 避免去正面否定对方 , 用心把握好“平等”这个语词的涵义 , 可能争取到更多人的认同 。说到这里 , 不妨回顾一下前文说过的“苏格拉底方法” , 曾被误解为“诡辩术” , 就像中国古代的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也曾被误解为“诡辩术” 。 “诡”有奸猾、欺骗的意思 , 所以“诡辩术”这词带有贬义 。 “苏格拉底方法”和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 , 不是“诡辩术” , 倒确实是一种有利于人们优化思维效果的方法 。 因为 , 语言是人类创造的 , 由人类千万年经验积累而成 , 虽然人人都可以运用语言进行理性思维和表达思想观点 , 但是每一个人掌握和运用语言的本领则千差万别 , 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 , 一辈子都不能穷尽 。 逻辑 , 是一种思维和表达的形式、方法 , 说的话语愈是合乎逻辑 , 就愈是能得到他人认同 , 可是逻辑其实隐含在语言本身的意义中 , 你的叙述能否显现出较强的逻辑性 , 更是取决于你是否把握好所使用的语言的确切含义 , 归根到底 , 是语言问题 , 苏格拉底摆出不少语词 , 如正义、智慧、美德、光荣、爱国心、善与恶等等 , 要人们说出它们的定义 , 这其实就是提高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 因而也是提高思维效果的有效途径 。以上所述 , 是要阐明:逻辑不是独立于语言以外的什么东西 , 它产生于、存在于语言之中 , 离开了语言它就失去了意义 , 人类创造了语言 , 同时也创造了逻辑 。 语言和逻辑都由人在经验中创造出来 , 不存在“先验逻辑”或“先天逻辑” 。实际上 , 不但不存在“先验逻辑” , 而且也不存在“先验感性” , 现代人们知道有“多维”的时空 , 也知道阳光射到地球的路径是稍有歪曲的 , 并不是直线到达 。 可见 , 时间和空间这种感知方式 , 不是先天的、永恒的 , 而是与人的经验有关 , 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产生、而存在 , 也随着经验的改变而改变 。这么一来 , 康德理论中用“先天逻辑”必定包含内在必然性这个理由 , 来论证人类可以获得绝对的、永恒的真理这部分内容 , 就被否定了 , 不过剩下那个“自在物”倒还在那里 , 可是康德说:“它是什么 , 我们是不知道的” 。 关于这个“自在物” , 正如叔本华所说的 , “康德最大的功绩在于分辨现象和自在物” 。 一方面 , 他这个“自在物”的说法 , 似乎给“唯物论”留下了空间 , 另一方面 , 他又说人的认识是“心”的产物 , 人所觉知的外界只是其“现象” , 因果、必然、规律等等是由人心加之于现象的 , 似乎又给“唯心论”留下了空间 。 所以 , 分辨“现象和自在物”的确是康德的最大功绩 , 他的理论调和了、或模糊了“唯物”与“唯心”的区分 , 改变了认为二者“非黑即白”的看法 。 更重要的是 , 切不可低估“自在物”这一提法对哲学产生的影响 , 这个不可知的“自在物” , 把已往思想家力图探究和解释那个“存在”(“本体”)的思路给斩断了 , 同时也开启了通向“实证主义”道路之门 。不过 , 他对绝对、永恒的真理的论证 , 却失败了 。 他应该想到 , 既然人的认识是“心”的产物 , 既然“因果、必然”等等只是“心”加之于现象的 , 只是“心”的认知方式(概念方式) , 那就该分辨“方式”和“内容” 。 运用同一种“方式”对同一种对现象进行解释的“内容”是因人而异的 , 对于同一个现象 , 此人加之于现象的“因果”是一种说法 , 彼人加之于现象的“因果”可能是另一种说法 。 就譬如 , 有人对“太阳自东向西移动”的现象 , 解释为太阳围绕地球转 , 而另一个人却解释为地球围绕太阳转 。 人的认识所运用的感知方式和概念方式虽然都是一样的 , 不会因不同的人而改变 , 但运用这些认知方式所形成的思想观点却是不同的 , 因人而异、而变 。 这明明白白地表明 , 就算假定人人都有“先天的”认知方式 , 也不可能形成永恒不变的思想、理论 。人的认识能得到确定的、不变的、必然的知识吗?能够得到普遍、永恒的真理吗?这在哲学上的是一个大问题 。 什么叫做真理?人们总以为 , 既然是“真” , 那就意味着“唯一的”、“普遍的” , “永恒的”;唯一的——因为假象千万、真相只有一个;普遍的——“放之四海皆准” , 没有“不准”之处;永恒的——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 。 所以 , 人们总以为真理是唯一的、普遍的、永恒的 。 可是遗憾得很 , 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条被称为真理的 , 都曾经被质疑过、被修正过 , 甚至被否定过 , 不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 , 都同样如此 , 这是一个难以否认的事实 。 爱因斯坦在谈到他的信仰时曾说过 , 宇宙就如一个无法洞察的、庞大的谜团 , 我们人只能一点点地接近它 。 爱因斯坦说的“无法洞察”及“谜团” , 其意思就是——无法承认有所谓普遍永恒的真理 。有人认为 , 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 什么是“正确反映”?怎么判定“正确反映”?除非拿“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跟“人的意识中的反映”进行比照 , 两相符合是正确的 , 两相不符是错误的 , 可是 , 两相比照必须是两方面都已知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 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正是未知的 , 如果“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已经知道 , 何必还要去“反映”?正因为“未知” , 人的意识才需要去“反映”;在其中一方“未知”的情况下 , 两相无法比照 , 也就无法判定是否“正确反映” 。 所以 , 这个定义就等于说真理“无法判定是否正确” , 划到了否定真理的反面 。实际上 , “真理”这两个字 , 是由人创造出来的一个词语 , 用来宣称自己的思想、理论是永远正确的、是绝对正确的、是不允许反对的;特别是那些圣人、帝王、宗教始祖、革命领袖等等 , 最喜欢用这个词语来动员和组织群众 , 使之听顺、服从、甚至献身 。 人们至今应该觉悟了 , 应该转变一下对“真理”的看法了 。那么 , 什么是真理?真理——即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被广泛认同的思想、理论 。 真理作为“思想、理论” , 从人脑中产生出来 , 因为一切(包括“错误的”)思想、理论都是人的思维的产物 , 所以 , 没有所谓非主观的“客观真理”;也没有所谓的“绝对真理” , 因为对于任何一种由人脑产出的思想、理论 , 人们不可能抱有完全一致的意见;也没有绝对的“检验标准” , 只能说“广泛认同”才可称得上为真理 。 这里说的“一定时空范围” , 是指那个思想、理论是在某一领域(如科学、宗教、政治等某个领域)之内、某一相当长的时期(如几百年、几千年)之内被广泛认同 。 所以 , 真理这个词语是有用的 , 有志者理应追求真理、坚持真理 , 一种思想、理论一旦被广泛认同 , 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 从而能够有效地改善生活、改善社会、改善人世间 。康德的另一部重要著作 , 叫做“实践理性之批判” , 谈的是宗教与道德的关系 。 他认为宗教的基础不能建筑在科学和神学之上 , 无论是必然、则律、因果、本质等等 , 都只是人的纯粹理性的认知方式 , 而且只适用于进入人的认识范围以内的现象 , 并不涉及“实有”本身 , 那个“实有”是什么 , 那个“本体”是什么 , 人并不知道 。 用科学的方法或玄学的方法(即指使用必然、因果等概念方式)来证明“神”的存在 , 证明“造物主”的存在 , 是不适合的 。 宗教信仰应该建筑在道德的基础之上 。 他所谓的“实践理性”指的是“纯粹理性”在道德领域的实践 , 他写道:“纯粹理性可以实践 , 换言之 , 可以凭自身决定意志 , 同任何由经验得来的事不相干” 。 道德心必定是内在的 , 道德原理必定是先天的、绝对的 , 跟人的经验无关 。 譬如说 , 人们都会有共同的实际体验 , 即对于是非、善恶总有一种躲不了的良知 , 干了错事或坏事 , 总会觉得良心上受到了谴责 。 就是坏人做坏事的时候 , 也总是偷偷地干 , 知道自己在做见不得人的事情 。 这种深深扎在人的内心的良知和道德心 , 不是后天获得的 , 是先天就有的 。 这样 , 康德以为他找到了“普遍必然的伦理” , 找到了道德最坚实的基础——先验的、种植于人心的、“绝对的、无上的命令” 。人的道德心、责任心、同情心等等 , 是“先天”存有的?一个婴儿光光地来到世界 ,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 有什么责任心?他还不曾体验过人间的痛苦 , 怎么会因他人之痛苦而生同情心?良知和道德观念不是绝对的、不变的 , 大量记载的历史资料表明 , 道德观念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变化而变化的 , 譬如对于偷窃、赌博、同性恋、性工作者、婚前性行为、离婚、再婚等等现象的观念和态度 , 在不同的社会里或社会的不同历史时间里 , 都在发生变化 。 这一切 , 令人无法相信有什么“绝对的、无上的命令” 。 一方面 , 康德用“纯粹理性”否定了宗教信仰 , 另一方面他又要借助“纯粹道德”来挽救宗教信仰 , 但实在是力不从心 , 因为道德是相对的 , 道德观念是随经验而变化的 , 不能成为宗教的“坚实基础” 。 不过 , 人们大可不必担忧 , 宗教信仰不会消失 , 它的存在 , 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现象 。 在面对那个“庞大的宇宙谜团”的时候 , 在身临险恶的无法抗拒的天灾人祸的时候 , 在听见死神那无情的召唤的时候 , 人需要在精神上有所寄托和安慰 , 所以没有宗教也会造出一个来 。刚才我们提到恩格斯的话 , 到了现代 , 此话显得不太适合了 , 如今知识界里恐怕少有人会怀疑这个世界是物质的 , 愈来愈多的人会认同一种观点——精神、理性、思维是自然界长期演进的产物 , 它无法脱离物质而存在 。 在有理性的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 , 这个世界是没有所谓的“精神”的 。 说灵魂脱离人身还能独立存在 , 只是属于信仰领域的说法 。 “精神永在” , 其实是被语言及传播介质表达出来的、保存下来的“精神” , 不是具体的、某个人的、与身体同生共死的“精神” 。 带有“人工智能”的机器能够打败世界围棋冠军 , 证明物质可以产生感知的和理性的功能 。 人们还在努力使机器具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功能;不过 , 要让机器具备自我意志、主观欲望、情感(如同情心)、审美观、价值观等等 , 恐怕还需花费漫长的、无法预计的光阴 。 我们更加难以相信 , 机器人能有“潜意识”的活动 , 机器人会大发脾气乃至痛骂自己甚至自残、自杀 , 机器人由于“心境不佳”不愿服从指令 , 等等;但是 , 现代科学已经取得的成果 , 足以使人们认同精神是物质长期演进的产物这个观点 , 也足以使人们不相信这个世界是某种精神的产物 。 所以 , 如果再像恩格斯那样 , 把关于存在与思维(物质与精神)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 就不适合了 。把哲学家的思想理论简单地归于唯心论或唯物论 , 也是不适合的 。 贝克莱主教赞同培根、霍布斯、洛克的经验论 , 因此似可归为“唯物论” , 而他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名言却被归为“唯心论” 。 康德承认存在着“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的“自在物” , 似应属于“唯物论”观点 , 但他又提出因果、必然、则律等等 , 是人的“心”凭借“先天逻辑”加之于外界物质的 , 是由“心的本质”决定的 , 又被划到“唯心论” 。 另外 , 我们也看到 , 在讲认识论的时候 , “唯物论”把凡是强调“心”的作用的观点都按“唯心论”加以批判;而“唯心论”在强调心所起的作用之时 , 贬低经验的作用 , 其实“心”的认识能力不是什么“先天的” , 恰恰是经验的产物 。 譬如 , 康德把感性(感觉)和理性(逻辑)二者结合起来 , 把感性认知方式和理性认知方式结合起来 , 以此来解释人的认识 , 这没有错 , 但是他又把这样的认知方式看作是“先天的” , 把经验撇在一边 , 这就错了 。 总之 , 由此我们应该知道 , “唯物”和“唯心”的区分 , 是一种刻板的、含混的提法 , 在现今已经不适合了 。至于恩格斯所说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 上文谈到“真理”时已经阐明 , 不存在这种“同一性” , 人的认识与外界存在不可能完全相符或“同一” , 因为不可能判定“是否相符” 。 恩格斯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提法 , 在现时已经不再适合 , 那么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这回答应该是:提高思维的成效 。 哲学是如何使思维卓有成效的学问 。
推荐阅读
- 风雅房县|【我的脱贫故事】刘运华:脱贫不等靠 幸福来敲门
- 医学原创故事会|40岁男子确诊晚期癌症,发病到死亡仅仅两月,连化疗机会都没有
- 闪电新闻|「派出所的故事」烟台一小区里“天降”孔雀 引得众多居民围观
- 6万家庭争“抢”900多套房,背后到底有没有故事
- 一个“绝不心软”的棒球手和42个贫苦少年的故事
- 齐鲁晚报日照人物故事|日照仲裁办开展“六一”关爱少年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 12个动物报恩故事:有时候,动物比人更懂得感恩…
- 王新国老师文化故事会|宁阳县伏山镇堽城坝禹王庙:原名汶河神庙,已有540余年历史
- 齐鲁晚报日照人物故事|迎接五莲最后一批孩子返校!看看五莲的学校都在准备什么呢?
- 北京日报客户端|“小喇叭”广播你听过吗?他是中国人永远的“故事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