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区逐步去商业化的阻力有多大

其实,你要的不是去商业化,你要的是景区提供你想要的服务的同时,还能去掉你不想要的。你觉得阻力在哪里?阻力就在游客本身。景区收入来源一般在几个方面:门票、住宿餐饮、周边商品。对于大部分景区本身来说,门票收入占了绝大多数,主题公园、风景名胜等几乎占到八九成。我想你说的应该是古镇等景区。古镇有很多种,但是大家都希望不收门票(参见凤凰事件)、有各种有意思的客栈民宿、晚上最好还要有各种娱乐(酒吧、咖啡厅等),可以说:商业化或者过度商业化都是因游客需求产生。假如一年500万的游客,平均每天接近2万的接待人次,多少家酒吧才是不过度?恰恰是这些过度商业化的开发,才造就了古镇的繁荣市场。真正的问题出在:商业化程度够了,但是开发水平太低,俗称逼格太低。原因在于国内游中,中国人均出游消费在700多一点,而且交通住宿又占了大头!在我做过的部分旅游项目开发中,没有任何一个项目是希望过度开发的,但是游客需求太复杂了、太商业化了。在有限的消费能力里,满足无限的需求,问题就在这里。假如你真觉得过度商业化影响你体验了,很多地方清汤寡水,也没什么人,等你去过一次两次,白天安安静静地拍几张照,和当地大爷有的没的聊上几句,晚上默默打开附近的人,发现最近的人是两公里外的爱你到永远,之后你就会觉得:还是丽江好玩啊!
■网友的回复
问题本身的逻辑不清晰第一、以游客的角度认为部分景区的过度商业化降低了游客的旅行体验,那么在景区去商业化是否可行?正如股东成立公司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一样,从根本上来说,设立景区的目的也都是为了收取门票,赚取利润。只有通过商业化,才能把景区资源最大化。所以像“旅游体验”之类的东西一直是无关紧要的行销口号而已。景区商业化——其实就是提高门票售价,开发周边产品。当然,如果非要加上一些高大上的借口的话,那么就是——1、为了保护历史景点——屁话,那么多人过去,什么景点都被破坏了;2、为了维护景点设施正常运转——人话,可信;3、为了让旅客得到更好的旅游服务——鬼话,谁信啊?大部分商品都有高中低档之分,景区也一样。旅游体验作为一种无形的”服务型产品“,也有高中低档之分。那些高端景点,提高了旅游体验,但同时极大地抬高了消费门槛。比如一些高端的五星级酒店、特别地貌旁边的高端会所等等,他们通过抬高消费者门槛,巧妙地进行了隐匿的商业化,但其本质和其他景点并没有区别。至于其他一般景区、景点,只能通过卖门票、卖特产来进行商业化,所以会直接导致游客体验降低——but,who cares ?2、阻力有多大?经过上面的论述,想必你已了解根本就没有景区会去商业化了吧。什么阻力、什么什么的,都不存在。日本企业里有个非常著名的“自来水哲学”——松下幸之助说:“把大众需要的东西,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便宜。”而我们国内的企业呢?——五粮液是为了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当然,国企的这种思想才是常态,当年诺基亚就深谙此道,老型号手机内部完全不动,换个机壳,就能以新款手机为名多卖2000大洋;苹果手机就是定位高端,打死我也不降价。因此,客观上来说,景区为了赚取最大利益而进行的任何商业化行为都无可厚非。毕竟这是在开公司,不是在搞慈善……话说做景点开发还远不如做慈善赚钱呢
■网友的回复
谢邀。你的问题想解决只有一个办法:钱。【理由】已经商业化运作的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其目的就是赚钱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已经开展业务,你除了用钱打发以外,没别的方法。(非法途径的不要想。)这个世界,你想让他更美好,是需要钱去调整和规划的。因为你遇到的人大多数都很现实,你要明白解决问题的根源在哪?靠什么去解决?怎么开始?怎么落实?怎么去衡量?人是不能光靠理想去忽悠人的,哪怕你不是忽悠。但你能决定别人对你的说辞怎么个看法吗?这就是社会本质的问题。睁大你的眼睛看清楚:在你还没有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认可前,你的一切想法在理论上是美好的,但在执行上没有解决方案。这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实施的事情,首先你本人必须先有钱和权。
■网友的回复
阻力就是来自既得利益者。阻力大到你几乎无法撼动。谢邀
■网友的回复
很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