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笔头禅”
清晨刚迈进教室尚未来得及吁一口气 , 学生们便小鸟般嘁嘁喳喳地陆续给我打起了小报告 , 你一言我一语听得我理不清头绪 。 随着晨读铃声的响起 , 学生们都已经各就各位 , 为了不打乱正常的秩序 , 我悄悄地把课代表叫到一旁问清原因 , 果然不出我所料 , 昨天寥寥的一点作业竟有同学没完成 , 更让我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是她 。她眨巴着聪慧的眼睛此时黯然低垂着 , 泪水啪嗒啪嗒地滴到干净的羽绒服上 , 多幺乖巧可爱的一个孩子 。 素日里我的语文课堂上 , 她总能滔滔不绝地直抒胸臆 , 她的精妙回答总能和我所循循引导的文章初衷相契合 , 可昨天简单的扩句练习她却没完成 , 什幺原因哪?她微微的抽噎声打断了我的思路 , 望着她楚楚可怜的样子 , 我扪心自问:难道我的传道授业解惑没能为孩子们丰满羽翼 , 从容地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或者是我的不经意给孩子心理造成了挥之不去的阴霾 , 使他们不能在知识的汪洋里游刃有余地探求?我递送给她一张纸巾让她拭干泪水 , 我看着她的眼睛——一双诚实不会说谎的眼睛 , 我微笑着用试探的语气说:“昨天的作业遇上麻烦了吗?能说吗?老师可以帮你解决!”我轻轻地抚摩她的头 , 静静地等待着她的回答 。 她抬起眼睛望着我 , 哽咽地摇摇头 , 我欣慰于她的诚实 。 “那……你愿意告诉老师你没完成作业的原因吗?”我和颜问 。 “…老师 , 我…没信心做 , 我怕错……”她哽咽着委屈地说 。我疑惑 , 拾起她的作业 , 捧在手里的笔记本卷面整洁、书写娟秀 , 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细致入微的好学生 , 可 , 为什幺……忽然翻到的一页作业的评语引起了我的注意 , 那也是一组扩写句子的练习 , 句子的主干是这样的“()的星星闪耀在()的夜空 。 ”她是这样写的“(马儿般疾驰)的星星闪耀在(像无垠草原一样宽阔的)的夜空 。 ”初看有些费解 , 正如先前老师留的评语:表意不是很恰切 , 比喻事物的联系不是很好 。 我忽然一念 , 她平时对语文学习的孜孜以求足以让我相信这些句子是经她怎样的一番匠心酝酿出来的 , 而老师的评价无疑如同一盆当头凉水浇湿她的热情 。 细细品嚼 , 字字斟酌 , 用一颗童心去欣赏竟也从中获得了一份美的遐想 , 谁说不恰切?我抚摩着她的头 , 对于她的精辟扩句表示赞叹和惊奇 , 果不出我所料 , 她向我说起了她曾看见过多幺美好的流星一瞬 , 又如何绞尽脑汁地选择构筑句子的语言材料 。 在她的诉说里我意会了她的用心良苦和满心委屈 。或许我们每位老师心中都有一份多年教学中已经墨守成规的清晰标准 , 于是乎“表意不恰切”已成为了我们评语中的“笔”头禅 , 课程改革创新了 , 我们的思维却依旧循规蹈矩 , 学生的个性标新立异了 , 我们为人师者却不经意间成了一栋无形的阻隔的墙 , 凝滞了学生的思维拓展 , 诸如 “疾驰的马儿”“像无垠草原一样宽阔的”与“星星”“夜空”形成的比喻 , 倘若我们老师们在遇见这种需要“费解”细品的情况时还原自己一份童心 , 用一种欣赏的角度去看 , 从孩子这种颇具“阻抗性”的语言中去设身处地地遐想一番 , 我们或许会惊叹于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的语言功夫和大家风范 , 创新往往就是在我们的反传统中成就的、在我们的不经意间成就的 。 评价与时俱进、因才而异 , 标准的界限模糊些或许学生施展的空间就更广阔些 , 莫再让孩子们心中的个性还未擦出璀璨的火花 , 便悄无声息的陨落为一颗流星 。崂山姜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