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单兵装具 草帽草鞋最具中国特色

所谓单兵装具 , 是指士兵所携带的个人装备 , 广义上除了枪械以外的所有装备都可以算入单兵装具的范畴 。 单兵装具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战类装具 , 如钢盔、军刀、手榴弹、防毒面具、工兵铲等;另一类是生活类装具 , 如军服、军靴、饭盒、水壶等 。 人们通常比较关注飞机大炮 , 而经常忽视单兵装具 。 但这些不被人重视的单兵装具 , 却同样可以反映出一支军队的装备水准和战斗力 。 在抗战时期 , 中国军队的单兵装具是怎样的?
钢盔
提到抗战初期的中国军队 , 最著名的就是德械师了 。 “德械师”或者“德式师”的称呼都是后人起的 , 它的正式名称是“二十五年(即1936年)调整师” 。 当时配备德式军械的一共有18个师 , 外加教导总队、第2师补充旅(按照“二十五年调整师”的编制进行了整编) , 也就是说 , 真正的德械师只有20个师级单位 。
『中国军队』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单兵装具 草帽草鞋最具中国特色
文章图片

德械师在中国军队中只占很小的比例
德械师最典型的装具就是德制M35钢盔 。 此钢盔于1935年定型 , 所以命名为M35 , 刚刚定型就接到了来自中国的大订单 , 有22万顶之多 。 德国军方决定首先满足中国的需要 , 就这样 , 中国军队成为了M35钢盔的第一批用户 。 M35是德军在一战时期的M17钢盔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 采用了“热压”技术 , 所以比M17更轻便 , 对弹片的防护功能也更强 。 而且M35采用了全新的内盔 , 佩戴起来更加舒适 。 所以无论外形、材质、功能还是舒适度 , M35都是相当不错的 。
『中国军队』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单兵装具 草帽草鞋最具中国特色
文章图片

德国专门为中国制作的M35钢盔 , 在盔体左侧有青天白日徽 。
到1936年 , 中国总共进口了31.5万顶M35钢盔 , 几乎将德国生产的M35全部购入 。 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时 , 中央军部队基本上都配发了M35 。 但是现在不少抗战剧中 , 只要是国军就必戴M35钢盔 , 显然不符合史实 , 真正配备M35钢盔的部队在中国军队里的比例并不太高 , 而且到抗战中期以后 , M35钢盔基本上在作战中消耗殆尽了 。
其他中国军队的主流钢盔是英制MK-2型“托尼”(TOMMY)钢盔 , 它的外形像扁平状的锅子 , 又像飞碟 , 所以也叫“飞碟盔” 。 这是英国一战时期的钢盔 , 只能防止炮弹破片 。 在抗战时期 , “飞碟盔”无论是抗弹性还是佩戴的舒适性 , 都已经明显落伍了 。 然而 , 即使是这样的过气型号钢盔 , 在中国军队中都是好东西了 。
滇军的武器装备主要来自越南的宗主国法国 , 所以装备了形状有些怪异的法制亚德里安钢盔 。
在抗战时期 , 能配备钢盔的都可以算装备精良了 , 更多的部队根本就没有钢盔 。
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只有中央军以及一些技术兵种如炮兵、防空兵、装甲兵才有配备 , 杂牌部队几乎都没有装备防毒面具 。 遇到日军施放毒气 , 他们只能把毛巾浸湿捂住口鼻 , 这样能勉强对付催泪性质的毒气 , 而对窒息性毒气则毫无作用 。
中国军队配发的防毒面具是德制1930式面具 , 后来也有少量国内仿制的 。 防毒面具通常装在帆布袋中 , 而不是像德军那样装在圆筒中 。 但是在一些照片上 , 也可以看到德械师士兵携带的防毒面具装在圆筒中 , 不过这些都是国内仿制的 , 仿制的圆筒增强纹是横向的 , 而不是德军所用的直向增强纹 。
『中国军队』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单兵装具 草帽草鞋最具中国特色
文章图片

只有中央军和一些技术兵种才配备防毒面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