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航天工业和致力民生是不是有一个逻辑上的先后关系

谢邀。两者有矛盾的一面,航天科技及其工业,涉及巨量的投入,会影响民生的投入,但航天科技及其工业的发展,又会惠及民生,提升人类生活的档次。这里面是有一个逻辑上的先后关系。所提供链接消息上已经说了不少。这是人类的活动扩展到一个异常空间,需要原有生存空间一系列生存技术极限的突破。所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及其技术运用都将因此进一大步。人类终于可以从太空中看到地球是什么样子了。通信卫星实际上是把地面微波中继站搬至太空,一颗通信卫星可覆盖地球表面积的40%,理论上说三颗通信卫星即可覆盖全球。各种不同用途的通信卫星,实现了卫视等人们异地互知的需要,GPS定位系统,帮助了人们明确方位,相关产业由此兴起。对地卫星观测系统,使得人类可以从另一个视角,对地球的海洋、气象、陆地环境和资源进行观测,从而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资源的认识利用和防避自然灾害。其观察之清晰,可以达到这个程度,贵州独山县的笃山溶洞群,因洞中常年涌出浓雾而神秘得让当地人不敢擅入,上世纪90年代,被英国地理俱乐部根据卫星观测资料发现,引得多国探险家和学者前往考察。壮观的福建土楼,被美国间谍卫星发现,曾被误认为是核弹发射井群,后派人扮为旅游者考察一番才释疑。耕地面积、森林系统、河流状况等,均在其观察范围内。此外,与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如消息中提到的脱水菜,还有空间失重状态下的骨丢失防治研究等,对人类生活的方便性和疾病防治,都会产生很大作用。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在一国的实现,表明该国综合科技水平的高度。本来,仅仅满足人类探索热情的需要,也应该发展,但以航天科技为支撑的航天工业的发展,本身也可以用于服务我们的生存空间。这是一个说不尽的问题,本人学识有限,更说不了。本不敢答,见问题评论中已有几人说答不了,不好去再去凑这个热闹,只好这么说几句了。
■网友的回复
发展航天工业和致力民生 要放在一个适当的比例上,航天技术的确可以带动民生经济的发展,但是成本也是巨大的,不要把航天的发展过分的上纲上线。参见:http://news.163.com/12/0428/01/8050F58O00014JHT.html
■网友的回复
第一、发展航天工业需要什么?从事中国的航天工业的企事业不是民营企业,也不是私营企业,而是国家的企事业单位在推动的一项事业,他们的资金来自哪里?政府拨款、财政预算,也就是说这些钱都是纳税人的钱。航天工业是高精尖的事业,需要巨大的设备投入,人员投入,资金投入,出于安全和保密的考虑,国家是一手包办的,这就是垄断,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在其中的作用微乎其微,没有适当的竞争,这个行业的生产效率、研发效率、技术转化效率的低下是可以预见的。 据欧洲咨询公司2004年版《世界政府航天市场展望》预测,到2010年,各国政府的航天支出将从目前的430亿美元增至500亿美元。百度根据中国军费6700亿算得航天预算800亿。 【航天投入】截至神六任务完成花200亿   记者: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到现在,一共投入了大约多少资金?  武平: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在完成第一步任务,也就是完成神舟六号任务以后,经费一共花了200亿元人民币。到现在为止,我们全部完成交会对接任务,也就是到明年完成神舟十号的任务,从预算上来讲,应该也是不到200亿人民币,约190亿元左右人民币。 引自:http://news.dahe.cn/2012/06-24/101356421.html 第二、致力民生需要什么?先来看看发展势头凶猛,关系民生的物联网的国家投入的一则报道:在6日举行的“2012年国家物联网博览会”上,记者获悉,发改委已于近期启动了2012年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专项,此次发改委物联网专项基金的投入规模可达到6亿。而在去年,工信部、财政部已联合设立了物联网专项基金,该基金将重点支持技术研发类、产业化类、应用示范与推广类和标准研制与公共服务类四大项目,去年首批5个亿的资金已经下拨,目前各地已启动今年专项基金的申报,预计今年资金规模同比增长一倍至10亿元。 引自:http://www.c114.net/m2m/2485/a695689.html物联网的应用广泛,其中最为重要的应用之一就是食品溯源,应用该技术可以精确追踪定位食品所经过的每一个环节,时点,责任人。我国的食品安全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政府也因此公信力大受损失。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二者没有矛盾?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二者有先后次序?
■网友的回复
无聊的问题,存在及合理,非得搞出个谬论出来论证对错!
■网友的回复
为什么要把这两者放在对立面上?那么多漏钱的地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