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方会#书外的蒲松龄:古代科举制度下下层小人物的悲惨人生,书里的范进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里 , 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需要巩固自己的统治 , 需要人才治理国家 , 如此庞大的一个国家 , 显然靠自己是不行的 , 需要成千上万的人才 。 为了发现人才 , 在我国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方法 。
在两汉的时候 , 实行的是察举制和征辟制 , 这种方法是通过一级一级的官员推荐优秀的人才 , 可以简要的概括为“察孝廉” 。
“孝廉” , 第一是孝 , 做人 , 孝为本 , 你连父母都不孝顺 , 怎么能做得了好官?老戏中常说 , 做官先学会做人 。 第二是廉 , 廉洁奉公 , 这是品行问题 , 品行好 , 才能为老百姓办好事 , 奉公守法 , 才能做好官 。
#历史四方会#书外的蒲松龄:古代科举制度下下层小人物的悲惨人生,书里的范进
文章图片
察孝廉
地方官吏发现具备孝和廉这样有品德的人才后 , 就要一级一级的向上举荐 , 可见 , 举荐人才在当时应该是地方官员的义务 。 上面说 , 嗯 , 确实是人才 , 就下令征召为官 。 这就是当时实行的察举制和征辟制 。
【在汉代 , 选择官吏有察举制度 , 察就是考察 , 举就是推荐 , 孝廉和茂才(避讳刘秀改成茂才,本来就是秀才)经过考察和推荐的可以做官士人的名称,孝廉一般可以是郞官 。 】
在三国魏文帝曹丕时期 , 实行的九品中正制 , 其实就是对察举制和征辟制的一种改进 , 但在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区别 。
晋武帝司马炎征召蜀国旧臣李密为官 , 实行的就是察举制和征辟制 , 李密的《陈情表》中说的清楚 , “前太守臣逵 , 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 , 举臣秀才”但都被李密以“臣无祖母 , 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 无以终余年 。 祖母九十有六 , 臣四十有四 , 是以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尽孝于祖母之日短也 。 望陛下矜悯愚诚 , 听臣微志 , 庶刘侥幸 , 保卒余年 , 生当陨首 , 死当结草 。 ”等理由来推脱 , 还搬出了“圣朝以孝治天下”这一理论依据 , 终于把晋武帝给感动了 , 同意李密“不仕” 。
#历史四方会#书外的蒲松龄:古代科举制度下下层小人物的悲惨人生,书里的范进
文章图片
《陈情表》中李密给祖母喂汤药
李密的《陈情表》把察举制和征辟制解释的淋漓尽致 。 可见 , 在科举制实行之前 , 这是最主要的发现、举荐人才的方式 , 但并不是想举荐就举荐 , 想不举荐就不举荐的 , 应该是当地官员的一种义务 , 必须得为国家发现、举荐人才 。
察举制虽然能够举荐人才 , 但有其局限性 , 因为举荐的大部分都是大地主和上层人士 , 处于下层的中小地主和寒门士子 , 即使学富五车 , 具有真才实学 , 但不在察举的范围之内 , 也只能默默无闻 , 终老一生 。
当然 , 因为官员腐败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举荐的人才不一定名副其实 , 甚至徒有虚名 。
【晋·葛洪《抱朴子》:“举秀才 , 不知书;察孝廉 , 父别居 。 寒素清白浊如泥 , 高第良将怯如黾 。 ”】
如果说察举制和征辟制给上层人士提供了做官的机会 , 那么科举制就是给中小地主和寒门士子开了一扇走向成功的大门 。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时代终于来临了 。
#历史四方会#书外的蒲松龄:古代科举制度下下层小人物的悲惨人生,书里的范进
文章图片
孟郊《登科后》
隋文帝建立隋朝后 , 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 其中有一项改革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1300多年 , 直到清朝光绪皇帝三十一年(1905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结束 。 这项改革就是科举制度 。
另一种说法是隋朝的选拔人才的改革不符合科举制度的特点 , 科举制度应符合如下特点:一 , 读书人不必官吏推荐 , 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二 , 考试定期;三 , 严格考试 。
而唐朝选拔人才的制度符合这几个特点 , 所以科举制度真正的开始是在唐朝 , 有史为证: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诏令“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 , 明于理体 , 为乡里所称者 , 委本县考试 , 州长重复 , 取其合格 , 每年十月随物入贡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