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攻势」“从1到N”这个世界性难题 青岛正在打开突破口( 二 )


这一年来,青岛的科技成果转化正在朝着越来越明朗的方向发展 。
2
还要破除这些“玻璃门”
尽管成效显著,但问题同样不少 。在科技引领城攻势推进情况质询会上,青岛擎鹰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陈洋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当前的科技成果转化还还存在玻璃门现象,虽然也建立了不同的转化平台,但企业在与平台进行对接的过程中转化效果并不理想 。”
陈洋道破了当前科技成果转化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眼下,各类创投风投机构齐聚青岛,为科技成果转化解决了资金问题;青岛更是推出各类优惠的“引才”举措,降低落户门槛、建设10万套人才房,解决最核心的人才问题;各类孵化器在青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站式”服务 。
乍一看,成果转化链条上的各要素都聚集在一起,但真正能产生效益的却不多 。问题到底出在哪?归根结底,仍然没有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机制将各要素串联起来 。在质询人青岛中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艳看来,青岛市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的文件、管理办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但具体落实的时候,还是沟通上存在很多堵点,如清理行动未落地、科技成果转化融合不够、知识产权所有制改革不彻底等问题 。
在应询人马连湘认为,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做好体制机制设计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行动创新,要把企业和高校紧密地结合起来 。更重要的是,要重塑评价机制,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内生动力 。让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而不仅仅发表的论文,通过良性的评价机制,让科技工作者获得认可并且劳有所得 。
马连湘所在的青岛科技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成绩斐然 。尽管并不在211、985之列,但青岛科技大学却孵化出了包括软控股份、赛轮金宇、万华化学在内的六家上市公司,这在全国的高校中都不多见,形成了闻名全国的“青科大现象” 。
青科大仍然在继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 。例如与海尔合作成立纳米公司,产生了200万效益后,拿出70%直接奖励给科研人员,其余30%则用于支持学院建设,这样的制度设计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活力 。
类似的问题还出现在人才方面 。人才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最宝贵的要素,没有人才一切都无从谈起 。质询人青岛和众汇鑫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少坤认为,青岛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出台的顶尖人才认定机制门槛较高,但青年科技工作者才是未来的中流砥柱 。
胡义瑛表示,青岛要继续改革青年人才认定标准,这个人是不是真的人才,由市场主体、科研院所和用人单位来说了算,将人才政策下放到企业 。与此同时,青岛还将加强对人才在教育、住房方面的保障,例如在医疗保健、配偶就业安置、子女入学方面出台政策,让青年人才没有后顾之忧 。
相信随着一个一个玻璃门的破除,青岛科技转化之路会越来越顺畅 。
3
打好资本这张牌
在科技引领城攻势质询会现场,不少与会代表都有着这样的体会,在过去的一年中,越来越多的创投风投资本开始在青岛汇聚,为青岛科技成果转化注入了活水,成为了一根必不可少的纽带,将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有效地串联在一起,形成高效的协同机制,实现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
「15个攻势」“从1到N”这个世界性难题 青岛正在打开突破口
文章图片
在科技成果的转化的每一个环节,资本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远在硅谷、近在深圳,资本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中扮演着主导作用,可以说,没有资本的注入,就没有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今天的辉煌 。对于正在打造“独角兽”热带雨林的青岛而言,资本的推波助澜必不可少 。
受制于传统的发展理念 。山东乃至青岛的创业者们资本意识相比北京、深圳等城市还有所欠缺,这也造成了当这些城市的互联网企业们都飞速扩张的同时,青岛的企业还在踽踽独行,通过银行贷款或民间借贷的传统方式让企业缓慢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