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期间,大学生的钱花哪儿了?( 二 )
针对大学生的不合理消费问题 , 烟台非木心理工作室首席心理咨询师赵秀萍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从心理学上讲 , 大学生的不合理消费中 , 往往炫耀性消费居多 , 通过消费来显示、炫耀自己的社会身份 , 让自己融入圈层 , 使得别人尊重自己或使自己不被别人歧视 。也有一小部分是补偿心理 , 比如成长过程中被管束过多 , 不能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 正常的需求被长期压抑 , 就会造成一定的匮乏感 , 往往需要通过消费来补偿 。
一个人只有真正建立起自信 , 才能不受物质的约束 , 大学阶段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 , 往往需要外在的东西帮助建立自信和他人的认同感 。“如果某个消费行为严重偏离了你的实际需求 , 或者严重超出了你的支付能力 , 都可以划归到不合理的消费的范畴 。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做好自己的财务规划 , 量入为出 , 想清楚自己的承受能力和到期后偿付能力 , 以免自己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旋涡 。”赵秀萍说道 。
“宅家”消费 , 大学生关注亲情和自我成长
在跟父母做室友的3个月里 , 修颜颜表示自己的消费观念有了明显改变 , 樊雨也坦言 , “宅家期间”她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突然开启的“全民战疫”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大众日常的生活习惯 , 也或多或少影响了青年们的消费理念 。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 , 宅家期间 , 购买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成为42.21%被调查者除生活必需用品外的主要开支 , 33.81%被调查者愿意购买影视会员等在线娱乐服务 , 25.1%热衷于购买网络学习平台课程 , 14.04%尝试购买瑜伽垫等室内运动器材 。
读播音专业的大二学生张懿在校期间的主要消费 , 基本用于一日三餐、零食 , 以及为专业比赛添置衣物这三方面 。除了父母给的生活费 , 参加比赛的奖金、少儿辅导班的补课费都可以添补张懿的消费用度 。即使这个假期没有额外收入 , 她也并未感到钱不够花 。“宅家期间” , 老师推荐的专业书、凑单买的文学读物、英语6级教材 , 还有全家人共用的1张瑜伽垫和1台甩脂机是张懿全部的消费清单 。
张懿形容自己是一个理智的00后 , 平常买东西也喜欢货比三家 , “购物车加得挺满 , 真正下单的寥寥无几 。”“宅家”期间 , 不用自己付饭票的张懿没有太多额外支出 , 消费时也有了更多清醒思考的时间 。只用过一次就被家人束之高阁的甩脂机 , 算是她唯一的“非理性消费” 。
在学校的时候 , 修颜颜每个月有2000元生活费 , 每月初的时候妈妈会一次性打给她 。平时有需要购买学习资料或是假期旅行的时候 , 父母总会再另外给她“定项专款” 。餐饮与服饰几乎占据了她日常消费的全部 , 平时除了在食堂吃饭 , 她还常常在半夜点外卖当作夜宵 , 学校门口的热干面、串串、麻辣烫都是她外卖软件订单里的“常客” , 一个学期网购的衣服 , 需要两个28寸的箱子来装 。而如今 , 有了爸妈的监督 , 外卖是完全不被允许的 , 零食消费也直接减半 。因为不能出门 , 化妆品、衣服等方面的消费也几乎为零 。
“关于消费是否必要的标准 , 大学生和父母的认知可能有一定的差异 。这是必然存在的 , 也是正常的 。”赵秀萍解释道 , “这涉及到两代人的价值观 , 大学生不必须完全去遵从父母 , 但可以耐心听一听父母的建议;没有必要让父母100%理解你 , 但可以尝试去与父母积极沟通 , 看到彼此的出发点、顾虑和期待 。”
推荐阅读
- 走红山东科技大学毕业生“云合影”致青春
- 若影寒|朱棣当了二十二年皇帝,为什么在位期间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 就业共青团“千校万岗”活动帮助8.6万名大学生实现就业
- 推荐理工男的细腻!建筑系毕业生手绘大学14处建筑,网友:太有才华了
- 大学生转发周知!2021年起扩大“退役大学生士兵”专硕招生规模
- 大学多部门鼓励科研项目吸纳高校毕业生
- 大学城郑州“北大学城夜市”6月将进室内?官方回应
- 新华网2020年大学生征兵工作:提高应届毕业生比例
- 大学生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部署2020年大学生征兵工作
- 大学湖北多所高校公布毕业生返校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