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的故事(一)

哲学家的故事前言有两本厚皮书 , 一直陪伴在我身边 , 已有五十五年之久 。 一本是由杨氏兄弟(杨荫渭、杨荫鸿)翻译的、美国哲学家威尔都兰(Will Durant)的著作《古今大哲学家的生活和思想》 , 原著在1926出版 , 18个月内就重印22版 , 极负盛名;另一本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 。 这两本书 , 我视之为珍宝 , 无数次地翻阅 。哲学让我一生受益 , 它引领我去弄清楚什么是思维 , 怎样才能使思维卓有成效;它让我品尝到思维的无穷乐趣 , 让我的精神遨游在更加宽广高远的世界里;它让我的心灵摆脱人世间的诱惑和烦恼 , 安放在宁静之地 。 英国哲学家培根写道:“先求心灵上的宝物 , 其余的不求自至” , 这话说得太好了 。有人以为哲学是“语言的游戏” , 枯燥无味 , 晦涩难懂 , 空幻无用 。 此话倒也不是没有原因 , 的确曾遇到过一些所谓的哲学家 , 故弄玄虚 , 制造出各种“概念”或“术语” , 又把它们编织成为一个一个“体系” , 让读者如坠云雾之中 , 哲学在他们的手中被摆弄得如此不堪 。什么是哲学?要回答这个问题 , 我自认作为哲学的爱好者没有这个资格 , 只能以学习哲学的经验来说说体会 。 哲学当然是一门学问 , 究竟是怎样一门学问 , 有关说法自古至今有很大变化 , 到了现代 , 我以为 , 通俗地说 , 它是关于“如何让思维卓有成效的方法”的学问 。 “哲”的意思是指富有智慧 , 而“富有智慧”也可以看作是“思维卓有成效” , 或许后者表达得更为实际、更为确切 。 什么叫做“卓有成效”?就是能够让自己的思想观点被尽量多的人所认同 。 世上没有什么完善正确的思想理论 , 曾有人问“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这“正确思想”的提法就是错误的 。 但是 , 在各种思想理论互相竞争的过程中 , 有的思想理论被广泛认同 , 就能转化为巨大的力量 , 有利于在竞争中获得成功 。 任何思想理论都是人们参与竞争的工具 , 工具的使用当然讲究成效 , 当然涉及“如何卓有成效”的问题 。 对于思维而言 , 其“成效”就是思维的成果(思想观点)能够得到人们认同的程度 。 认同的人愈多 , “成效”愈显著 。 哲学这门学问 , 主要就是研究“如何让思维卓有成效的方法” 。 回顾众多著名哲学家的思想观点及其演变的历史 , 从中可以比较、选择、总结出前辈们已经运用的方法 , 所以学习哲学史是学习哲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 这里应该特别指出 , 不要以为学习哲学就一定能“富有智慧” , 因为它只是“方法” , 而“方法”只有在反复运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 , 只是读一些哲学书本 , 仅仅记住一些词语、概念、术语 , 是无济于事的 。当然 , 哲学的确有深奥之处 , 这也难免 , 因为 , “卓有成效”必然引出一个要求 , 那就是要求你的思想观点比他人更高明 , 更令人信服 。 举个例子 , 譬如对于日常所见的歧视现象 , 有的人从个人品德的角度来论述 , 有的人从人性的层面来论述 , 有的人则把这个问题放到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等背景下去论述 , 三者比较起来就有个“高度”、“广度”、“深度”的差异 , 这种差异就决定了你的观点在何种程度上得到人们的认同和信服 。 为了要达到“更高”、“更广”、“更深”的境界 , 就需要更多的知识 。 历来的著名哲学家为什么会成为人们心目富有智慧的人?就因为他们论述的内容 , 往往是把人生及社会的各种现象 , 提到人性、人生意义、社会发展、国家制度、历史演变等等高度来论述 , 所讲的道理是他人无法讲出来的 , 是容易使人信服的 , 是使人难以质疑或辩驳的 。 要能够达到如此境界 , 其前提就是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 于是乎 , 知识积累较少的人就会产生“深奥”的感觉 。 但是在坚持学习哲学的过程中 , 随着知识面的加深、拓宽 , 这种感觉会慢慢消失 。 坚持学习哲学的人大概都有共同的体会 , 就是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 , 自然而然地会逐步养成一种习惯 , 即看问题时 , 尽量站得更高 , 看得更远 , 这种习惯的形成对于“让思维卓有成效”是十分必要的 。哲学虽然比较深奥 , 不过 , 只要迈出第一步 , 就能走向哲学之路 , 最终定能领略到哲学带给你的好处及乐趣 , 这第一步就是——兴趣 。 我一直想写这篇文字 , 像讲故事那样追忆那些哲学大师 , 重温他们的思想观念 , 同时也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 希望能有助于激发出年轻读者的兴趣 。当今中国的社会风气严重败坏 , 崇物质 , 拜金钱 , 漫天的虚假 , 满地的陷阱…… , 不要奢谈什么公平正义 , 就是“精神”二字已经落得被耻笑的下场 。 重物质轻精神的社会 , 将在竞争中落后于其它社会其它民族 , 最终趋于衰落 。 精神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凝聚众人的力量 , 被广泛认同的优良的理念作为人们互相连结的链条 , 让心与心之间找到共同点 , 有共同的意向和目标 , 这样就凝聚成为巨大的力量 , 这是无数个人力量之合成 , 足以抵制邪恶和腐败 。 我们要十分重视精神对于社会的维护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 而这种社会风尚的建立 , 要从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各个方面长期积累其成果 , 方才有效 。 要让人们逐步形成自由读书、自由争论、自由传播的风气 , 并渗透到每个角落 , 至少是相当大的一部分人 , 方才有效 。 哲学的爱好、兴趣、传播 , 对精神家园的重建、精神财富的积累 , 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 这也算是推动我写作这篇文字的一个因素吧 。这“哲学家的故事”的写作素材 , 主要摘自威尔都兰的那本书 , 它的中译本共有800页 , 考虑到我的读者一般不是社会科学专业人士 , 篇幅不宜太长 , 所以从中摘取的资料必须少于1/10 , 这是我写作过程中最难的一件事 。 为此 , 我对每一页文字都反复阅读两三遍 , 仔细精选 , 下笔时希望做到既不曲解原文意思 , 同时又通俗易懂 。 威尔都兰的哲学知识和历史知识非常渊博 , 而且融会贯通;众多世界著名思想家的思想、格言 , 他信手拈来 , 似乎这些知识在他的脑袋里时刻准备着等候他的提取 。 拿我的知识与他相比 , 说来惭愧——他像“沧海” , 我如“一粟” 。 如果读者有兴趣或有可能 , 建议找原著及其译本尽心阅读 。威尔都兰对每一位哲学家的思想、观点都做出了评语 , 对我很有启发 , 在我写到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观点时也认真参考 , 但是必须说明 , 这部分内容有什么不当之处 , 概由我个人负责 , 望读者批评指正 。哲学家的故事一 , 苏格拉底(公元前470-公元前399年 , 古希腊)从留传下来的雕像来看 ,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相貌丑陋难看 , 他从不劳作 , 今天不想明天 。 他的妻子说:“他是个一无好处的游荡者 , 带给家人的坏名声倒比面包要多” 。 可这个丑陋的游荡者 , 却是雅典最俊美少年所爱戴的老师 。 苏格拉底老是披着一件破旧的长袍 , 找人絮絮不休地与之纠缠 。 他引导着身边的一群年青学者 , 常常带他们到庙廊内比较隐蔽的角落 , 要他们说出一个个名词的定义 , 什么是正义?光荣?道德?智慧?什么是最好的国家?什么是爱国心?等等 。 当被问者一一作出回答后 , 他又一一提出质疑 , 以致有的人常常被惹得恼羞成怒 。 虽然招来一些有名声、有地位者的怨恨 , 斥之为“诡辩术”;年轻人却十分崇敬他 , 沉醉于这种后人称谓的“苏格拉底方法” , 也非常喜欢他那智慧又谦虚的风度 , 特别记住了他的名言:“只有一件事是我知道的 , 就是我不知道什么” 。从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的著作中 , 摘录到以下这类文字 , 可以让读者领略到“苏格拉底方法”的风采 。 第一段文字是苏格拉底与欧谛德谟的对话——苏:虚伪属于正义 , 还是非正义?欧:非正义 。苏:偷盗、欺骗、奴役等 , 属于正义 , 还是非正义?欧:非正义 。苏:对于那些极大损害了国家利益的敌人 , 一个将军惩罚了他们 , 并对他们加以奴役 , 属于正义 , 还是非正义?欧:正义 。苏:将军偷走了敌兵的财物 , 或者战斗中欺骗敌人呢?欧:这当然属于正义 , 但我是说欺骗朋友 。苏:一位元帅 , 因为士兵们士气不振而精神崩溃 , 他欺骗部下“援军很快到来”以激励士气呢?欧:应该也是正义吧 。苏:一个生病又不肯服药的孩子 , 父亲说“药不苦、很好吃” , 骗孩子吞了下去 , 病也好了 。 属于正义 , 还是非正义?欧:正义 。苏:一个发了疯的人 , 他的朋友怕他自残 , 偷走了他的刀子与利刃 , 这属于正义 , 还是非正义?欧:是 , 应属正义 。苏:你不是说 , 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欧:请允许我收回我刚说的话 。摘录的第二段 , 是苏格拉底与玻勒马霍斯和色拉叙马霍斯等人的对话——玻:不管怎么说吧 , 我终归认为帮助朋友 , 伤害敌人是正义的 。苏:你所谓的朋友是指那些看上去好的人 , 还是那些看上去坏的人呢 , 还是指那些看上去不坏 , 其实是真的坏人呢?玻:那还用说吗?一个人总是爱他认为好的人 , 而恨那些他认为坏的人 。苏:那么 , 一般人不会弄错 , 把坏人当成好人 , 又把好人当成坏人吗?玻;是会有这种事的 。苏:那岂不要把好人当成敌人 , 拿坏人当成朋友了吗?玻:无疑会的 。苏:这么一来 , 帮助坏人 , 危害好人 , 岂不是正义了?玻:好像是的了 。苏;可是好人是正义的 , 是不干不正义事的呀 。玻:是的 。苏:依你这么说 , 伤害不做不正义事的人倒是正义的了?玻:不 , 不 , 苏格拉底 , 这个说法不可能对头 。苏:那么伤害不正义的人 , 帮助正义的人 , 能不能算正义?……(后来色拉叙马霍斯也参加进来辩论) 。色:苏格拉底 , 你们见了什么鬼 , 你吹我捧 , 搅的什么玩意儿?如果你真是要晓得什么是正义 , 就不该光是提问题 , 再以驳倒人家的回答来逞能 。 你应该自己来回答 , 你认为正义是什么 。 ……苏格拉底就是用这种方法 , 找人交谈、辩论 , 一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之所以喜欢他 , 或许是因为这种方法刺激他们去反思、深究 , 从中让自己的思路更为清晰、更富有逻辑性、更令人信服 。特别应该提到的是 , 苏格拉底要求人们注重于“认识你自己” , 懂得怀疑是哲学的出发点 , 尤其是怀疑自己曾拥护的信念、教条 , 不学会反省自身就不会懂得哲学 。 这一点的确很重要 , 也是苏格拉底给后代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之一 , 即怀疑主义 。 怀疑常常是探索真理的起点 , 面对怀疑、超越怀疑是探求真理的必经之路;没有怀疑 , 一切思想就如一潭死水 , 慢慢变黑、发臭;没有怀疑 , 思想就无从进取、创新 。 西方人称苏格拉底为哲学的鼻祖 , 不是没有道理的 。苏格拉底七十岁时 , 有人向法庭告他 , 罪名是“不信神” , “蛊惑人心” , “制造混乱”等 。 按照当时的制度 , 由500个雅典公民组成了法庭 , 第一次开庭 , 先有原告提出控词 , 后由苏格拉底进行辩护 , 然后投票决定是否有罪 , 结果判为“有罪”(280票对220票);第二次开庭 , 先有原告提出刑罚 , 原告要求处以死刑 , 后由苏格拉底提出如何处罚 。 苏格拉底可以提出轻罚的要求 , 但他拒绝这样做 , 反而提出应该送他去“国家食堂”享受免费招待(这是很少数对城邦有重大贡献者才受到的奖赏) , 可想而知 , 这种态度把更多的人推到对立面 , 导致定刑的投票结果是:赞成票数360 , 反对票数140 , 他被判处死刑 。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著作 , 后人凭着他的学生特别是柏拉图写下的文字 , 了解他的言行 。 柏拉图还写下了老师临死时的情景:苏格拉底告诉他伤心的朋友说“快点高高兴兴 , 这样想 , 你们仅仅埋了我的躯壳呀” 。 他以最安闲最温和的态度 , 没有些许恐怖 , 没有变色改容 , 接过杯子 , 将杯子放到唇边 , 十分从容 , 欣然把毒药喝了 。 在场的人都泪流满面 , 我掩面痛哭不已 , 阿坡罗多耳放声大哭 , 苏格拉底独自保持着镇静 , 他说:“那里来这个怪声 , 我叫女人们走开 , 正因为不要她们来这样讨厌 , 因为我曾听到说一个人应当在安静中死的 , 那么 , 安静些 , 有点耐心吧 。 ”……现在开始冷到腰部了 , 他揭开了自己的面孔(他本已把自己掩上)说道——这是他最后的话——“克立托 , 我欠阿斯克利匹一只鸡钱 , 你能记好还他吗?”二 , 柏拉图(公元前429-公元前347年 , 古希腊)柏拉图是一个漂亮而健壮的青年 , 文武双全 , 十分崇敬他的老师 , 说自己要感谢神 , 让他“生当苏格拉底的时代” 。 他28岁时 , 老师死了 , 为此他痛恨当时的民主政治 , 痛恨民众并视之为群氓 , 立志要寻找一种由至慧至善者统治的方法 。 因为他设法营救老师而被看作疑犯 , 在朋友的催促下 , 他离开希腊 , 云游四方 , 浪迹天下十二年 。 他去过埃及、意大利、甚至传说去过印度 。 博览各国政治现实 , 使他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思考 , 终于在脑子里形成了由至慧至善者统治国家的蓝图 , 写下了一部名留千古的巨著——《The Republic》,中文译作《理想国》 。《理想国》(又被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王制 , 》)是一个宝藏 , 这部政治哲学几乎包罗万象 , 涉及到玄学、神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艺术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优生学等等 。 两千多年来 , 它始终激励着无数年青读者去思考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 。 尽管在人类智慧进步的今天 , 现代人可能觉得那些观点已经过时 , 但若是用心读进去 , 会因柏拉图的惊人智慧赞叹不已 。对于这部巨著 , 我们只能拾其皮毛 , 姑且作一简单而粗糙的介绍 。柏拉图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许多人心中的乌托邦都无法实现呢?曾有很多人幻想着理想的境界 , 希伯来传说中的“乐园” , 皈依自然的生活 , 满足平和、人人相爱、家家和睦的村落 , 这些美好的愿景为什么永不见于这个地球?柏拉图回答说 , 那原因就是人类贪欲和奢侈的本性 , 永不满足 , 野心难填 , 为了争夺资源而互相侵犯 , 战乱不断 。 财富的增加导致新的阶级的产生 , 每一个城市里面都分出两个城市 , 一个是富人的 , 一个是穷人的 , 处在不绝的交战当中 。 财富分配的变动导致政治上的变动 , 于是政治家的才略本来是为了协调各种社会势力 , 配置各项政策以使国家兴盛 , 现在沦为权谋家的手腕 , 为了谋取权力而互相争夺 。 说到民主政体 , 竟会让那些反复无常、易受欺弄的乱民去选出国家的官吏 。 讲到人民 , 他们毫无见识 , 仅仅会把统治者告诉他们的依样葫芦地重复一遍罢了 , 更不消说被供给好处的权谋家操纵 , 成为寡头政治家手中的木偶 。 制造鞋子尚且需要受过训练 , 我们病了必须请有特种学历和专门技能的医生 , 国家病了 , 岂不是应该请至慧至善的人出来服务和领导吗?怎样才能选择到这样的人为公共幸福来统治?我们要寻找一种方法 , 这个便是政治哲学的问题 。柏拉图进一步阐述他的思想 , 他认为要了解政治 , 须要了解人性 , 所以先要论及人的心理 。 他说 , 人的行为来自三个源泉 , 一是腰部 , 那是欲望、本能(根本上是性关系)的积蓄池;二是心脏 , 是情感、勇敢、雄心、荣誉感的源泉;三是头脑 , 那是理性、知识的位置 , 它是欲望的眼睛、心灵的向导 。 以上三个方面 , 人人都有 ,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 第一种人 , 沉浸在物欲的追求与满足之中 , 不会费心设想进一步、远一步的目标 , 这类人擅长于劳作和实业 。 第二种人 , 为情感和勇敢的化身 , 好斗而不贪财 , 他们的快乐在战场而不在商场 。 第三种人 , 他们的意志是光明不是火焰 , 他们的归宿不是权力而是真理 。正如一个人的行为若要成功 , 必须给欲望注入情感的热力 , 更须凭借智慧和知识的引导 。 国家若要完善 , 就让第一种人从事生产 , 让第二种人担当军事 , 让第三种人统治国家 。 柏拉图写道:“要哲学家做皇帝 , 否则要这个世界上的帝王都有哲学家的精神和力量 , 而智慧与政治上的领袖资格兼备于一身 , 不到如此一天 , 国家永远弄不好的 。 ”那么 , 这样的设想如何实现呢?柏拉图提出 , 第一步是普及教育 , 智能和天才的光芒将出现在下一代哪个人的身上 , 是不得而知的 , 务必在各阶级、各民族里公平地寻找 。 应该把十岁以上的居民迁到乡下 , 免得儿童受父母习惯的传染 。 统一组织儿童在学校接受同样的教育 , 头十年以体育为主 , 游戏和运动是主要课程 。 造就强健的体魄是重要的基础教育 , 但又不能片面 , 大勇与温情应该兼有 , 还必须安排音乐教育 , 音乐和歌咏是给身心以健康和风韵的 。 有了强固的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基础 , 还必须设立道德上的基础 , 道德必须有神秘的权威 , 那就是宗教信仰 。 除此之外 , 当然还有数学、历史、科学等教育 。 在二十岁 , 所有人接受一次严格的检查和考试 , 实际和理论并重 , 规定了种种勤劳而辛苦的竞争 , 使每一种长处都有表现的机会 , 每一个短处也被逼暴露出来 。 这一“大检删”是铁面无私的 , 被淘汰者被发赴去做国家的经济工作 , 便成为商人、书记、劳工、农夫 。 及格者再经过十年身体上、思想上、品性上的教育和训练 , 然后接受第二次考试 , 落选者将充当军事人员、行政副手 。 到此为止 , 已有大多数人被检删了 , 他们会产生不满吗?他们会不会起而造反?柏拉图说 , 需要告诉他们 , 这是神的区分和命令 , 宗教信仰这就应当发挥作用了 。 合格者 , 已经三十岁了 , 可以让他们学哲学了 。 首先要学习和研究“观念”(Ideas)学说 , “观念”也翻译为“理念” 。柏拉图的“观念” , 实际上是指概念、规则、规律等等 , 不少哲学家都提到有两个世界 , 一个是感官觉知的事物世界 , 一个是看不见的只能由理性推知的则律世界 。 柏拉图说的“观念”就是那个由理性推知的世界 , 他告知人们说 , “观念”的世界比起我们能够感知的事物世界更为真实 , 而且永远存在 。 每个具体的人的“观念”就是“人” , 每条具体的狗的“观念”就是“狗” , 一个个的人或一条条的狗 , 都会死去 , 在世界上消失 , 但“人”与“狗”这种“观念”还是存在 , 永不消失 。 我们看不见“物体之间的吸引力与其距离成反比”这个定律 , 但是它过去现在将来始终存在着 , 而且无所不在 。人可以通过理性推知“观念”(概念、规则、规律等) , 但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 对大多数人来说 , 他们只能感知到一个纷乱的事物世界 。 那些经过两次严格筛选后留下的都是优秀的人才 , 经过五年训练 , 学习“观念”学说 , 让他们掌握运用理性的方法(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等) , 能够从纷乱的感知当中推知规律、原则等等 , 并运用去处理人事和国事 。 这样 , 他们三十五岁了 , 可以去担当重任了吗?不行 。因为他们接受的教育 , 大体上只是理论 , 还缺少实践和经验 , 要让他们投入到社会现实中去 , 到人群中去 , 去竞争 , 与各种人等打交道 , 尝够失败的痛苦 , 领略胜利的喜悦 , 积累了应付美丑强弱温良奸诈三教九流的丰富经验 , 十五年以后 , 五十岁 , 可以担当统治重任了 。可是 , 他们要营生、结婚、成家吗?柏拉图说 , 这些人(他称之为国家的监护阶级) , 应该像战士一样生活;除生活必须以外不准有一点私产 , 也不许有私房 , 住在一起 , 吃在一起 。 神已经把金的品质赐给他们 , 注入其身心 , 还稀罕什么真金白银?财产的枷锁消去了 , 那么家庭、子女的拖累呢?有办法 , 实行共产主义制度 , 就如财产公有一样 , 女人也必须公有 。 优秀的人不能献身于一个女人 , 生出的孩子也公有 , 在监护阶级这个大家庭里 , 所有的孩子都是兄弟姐妹 , 所有的男子都是父亲 , 所有的女子都是母亲 。 优秀的男子必须配以优秀的女子 , 监护阶级的女子来自于第二次考试合格者 , 也允许来自第二等级(军人、佐治官) 。 不过这种共产主义制度只限于监护阶级 , 不适于中产阶级及低下的阶层 。这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 一个“尽善尽美”的社会 。 监护阶级在最上层 , 是统治阶级 , 有军人和佐治官阶级的护卫 , 有农、工、商阶级提供经济基础及物资供应 , 每一个阶级的职责与其品格和特长相适合 , 人人安于各自的名分和职守 , 相互通力合作 , 没有冲突 。公元前387年 , 西西里的君主带奥尼细请柏拉图去把他的王国化为乌托邦 , 伯拉图欣然前往 。 可是 , 带奥尼细一听说要他变成哲学家 , 否则就不能当统治者 , 马上变卦 , 于是招来一场激烈的口角 。 传说柏拉图被卖入奴籍 , 后被其朋友和弟子救出 。 回到雅典 , 他安居在创办的“学园” , 与一群又一群学生为伍 。有一天 , 柏拉图被邀请参加一位学生的婚礼 , 一阵欢笑以后 , 他在安静的小房间里休息 , 到了早上 , 客人们离开以前去叫醒他 , 却发现他已从小睡入于长眠了 。柏拉图的《理想国》和“观念”学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 他论及的许多问题 , 至今人们还在为之争论不休 。 那些历史上举世闻名的大哲学家 , 不也相信有个永恒、真实的理念世界?卢梭说 , 有个永恒不变的“公意” , 是一种“理性的存在” , 存在于人的内心;MKS说存在着“客观真理”、“绝对真理”;哈耶克说 , 法律是具有恒久性、一致性、普遍性的规则;很多哲学家都会像柏拉图那样 , 用“永恒、客观、绝对、普遍”等等字眼来抬高自己理论的价值 。 可也有人如英国哲学家休谟那样 , 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没有因果律!没有必然性!给那个“则律的世界”浇上一盆冰水 。 那么 , 真的存在一个理念的世界?而且比之物质世界是更真实、更永久的存在?人能够推知这个世界吗?怎么推知?用理性吗?什么是理性?怎么证实用理性推知的就是那个真实而永恒的存在?这一切都涉及到“人的认识”与“外界事物”的关系问题 , 或者说“心”与“物”的关系 , 又或者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 两千多年来 , 始终是哲学界争论的内容 。真的存在“至慧至善”的圣人吗?怎么才能找到这样的人来当统治者?真有那种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统治者?如果统治者个人的利益和观念受到他人的干预或侵害 , 他不会凭借手中的权力维护自己?不会打击报复?如果权力和利益没有关联 , 那么千百年来 , 为什么竟有无数英雄为争夺权力而搅得天下大乱?还驱使万千民众“抛头颅洒鲜血”?社会分化成若干阶级阶层 , 是通过考试、筛选出来的?由谁来主持、控制考试筛选的过程?个人的命运就由这些主持考试操控筛选的人来决定?真的可以实现人人安分守己、没有竞争的和谐社会吗?总有人不甘于低下的社会地位而发奋竞争上位 , 总有人会心存怀疑的种子 , 立志创新 , 这些人该如何处置?私刑、下狱、杀头?一个纷乱、多样、千变万化的人世界 , 靠一个哲学家的皇帝就能治好?…… 。 这都涉及到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 , 政治是怎么回事?政治就是由至善至慧者统治的问题?被统治者与统治者是什么关系?政治与人的权利有什么关系?社会为什么有“分化”现象(即阶级、阶层的形成)?人类社会产生争斗及其乱象的根源在哪里?怎样才能建设一个安全有序的优良社会?以上这一切问题 , 都会反反复复地出现于一代又一代哲学家的著作中 , 后文讲到其他哲学家时将会再次看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