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细品一个90后的阅读成长录, 大学时代他选择了......( 二 )


#阅读#细品一个90后的阅读成长录, 大学时代他选择了......
文章图片

在被钱老初步启蒙之后 , 我开始痴迷于各种有关理想主义下的大学教育与学术史的阅读中 。 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打开了我认识那个风起云涌时代的大门 , 那些引领知识与思想的“浪潮儿” , 也让我对自己不曾经历的文学与思想的黄金年代有了更直观与深入的认识 。 跟随知名学者、作家的作品来阅读 , 也成为我早期的阅读习惯 , 这的确帮助我很快摸到了门路 , 避免了无意义与低质量的阅读 。 在这个早期阅读的过程中 , 钱理群的鲁迅研究、知识分子研究 , 陈平原的近代学术史研究、大学教育研究 , 汪晖的现代思想史研究一度是我研读的重点 , 它们提供的知识视野与思想深度都冲击着我的精神味蕾 。
#阅读#细品一个90后的阅读成长录, 大学时代他选择了......
文章图片

与此同时 , 一大批知名学者的书籍也进入我的视野 , 甘阳、刘小枫、秦晖、罗志田、李泽厚、刘再复、戴锦华等一大批学术界大咖的著作 , 也让我感受到心灵的冲击 , 思想的澎湃力量时刻回荡在我的世界里 。 虽然他们的路数与风格各不相同 , 甚至立场观念相悖 , 但各路名家纷纷展示出“十八般武艺” , 让初涉其中的我大为过瘾 。 当时我是很难带有批判思维看待这些作品与思想的 , 也根本没有能力去反思 , 否则就是“为怼而怼”的无聊观念了 , 而这也是我至今阅读与思考都避免陷入的误区 。 我逐渐意识到 , 质疑的精神是必要的 , 但质疑的前提是自己具备相应的知识积累与专业水准 , 由此展开的反思才是有价值的 。 我也从那时起就认定 , 没有深度与独立性的阅读与写作意义不大 , 人云亦云或照本宣科不该是读书人的状态 。
与此同时 , 知识界热衷的“民国热”也影响了我的阅读轨迹 。 我开始仔细阅读一批民国知识分子的著作 , 而不再只是被当代学者的研究影响 。 在其中 , 梁启超、鲁迅、王国维、陈寅恪、章太炎、吴宓、钱锺书等人对我影响最大 。 我至今无法忘记的是 , 在陈寅恪先生去世40周年的时候 , 学校里还举办了讲座 , 陈寅恪在《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碑文》中讲到的“惟此独立之精神 , 自由之思想 , 历千万祀 , 与天壤而同久 , 共三光而永光” , 给我振聋发聩一般的启迪 。 后来我还专门跑到清华大学去看了这块“王国维碑” , 虽然已经过去快十年了 , 但那些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
【 漫步哲思的丛林 】随着读书的深入 , 我逐渐发现了西学的乐趣 , 尤其是西方哲学史与思想史 , 一度成为我阅读的重点 。 虽然中文系的课程里不会直接讲述它们 , 最多在文艺理论里有所涉及 , 但作为人文学科的母体 , 哲学史的妙处也逐渐凸显 。 我按照历史的脉络从古至今通读了西方哲学史主干部分 , 其中有些地方可以驻足观看 , 细细品味 , 但也有很多内容只能一带而过 , 没有时间或能力细读 。 读书讲究“先博而后渊” , 需要先建立起对一个学科或领域的基本认识 , 具备宏观的知识视野 , 才有助于掌握全貌 , 而不至于一叶障目 。 我也一直遵循这样的读书方法 , 在此后的学习里 , 由此不断进入一个个新的学科 , 也是可以“一通百通”的 。
我精读的部分 , 一个是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 , 另外借助邓晓芒、赵林等学者的解读 , 也粗略地看了下康德与黑格尔的经典著作 。 但对这些领域 , 我也实在算不上专业 , 只能算略知一二 。 真正让我深入品读的 , 主要是二十世纪西方哲学与社会学的思想家及其代表作 , 而这也与我后来的兴趣倒向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有关 。
#阅读#细品一个90后的阅读成长录, 大学时代他选择了......
文章图片

当我发现研读当代文学的乐趣后 , 便真正意识到知识与思想的相通性 。 应当说 , 相比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领域 , 研究当代文学最不像“文学研究” , 而是涉及历史、政治、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观察 , 我的阅读兴趣也从之前的学术史之间转向思想史的维度 , 尤其是从文化政治学的路径上理解文学 , 将文学作品与现象当成一种历史与政治的“征候”来看待 , 而不是拘泥于审美本身 。 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 , 对我之后很多年的阅读甚至生活都产生了巨大变化 , 我也越发脱离纯粹的书斋式的阅读 , 而是希望将理论研读投身于知识生产与实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