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细品一个90后的阅读成长录, 大学时代他选择了......

编者按: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 , 每年这个时候 , 处处都在谈读书、忆读书、列书单 。 对以读书为日常生活的人而言 , 这个被标示的“节日”或许显得有些过于仪式化 , 但也正好趁这个时机 , 从书页中抬起头来 , 从书堆中抽出身来 , 检视一番自己的阅读 , 以及阅读伴我们度过的那些静默而意味深长的时间 。
作者:黄西蒙
【#阅读#细品一个90后的阅读成长录, 大学时代他选择了......】与以往的名家谈读书不同 , 今年 , 我们请一位年轻而“资深”的读书人、写作者谈谈阅读 。 这基于几点考虑:第一 , 阅读是古老的人类行为 , 但阅读并不是一件老旧的事 , 如浪潮般 , 在承继中才能不断焕发新质;第二 , 随着90后、00后成长起来 , 年青一代日渐成为阅读主力 , 与前代读书人相比 , 受到多元文化滋养、纵横于网络世界的这一代有着全新的成长环境 , 随之而来的是更加丰饶的阅读语境 , 令他们在年轻时就有机会展示出更宽阔的视野与更深远的思辨 , 让人感到可期的初生力量;第三 , 对很多人而言 , 年轻时潜心读书的日子最令人难忘 , 人生起始时读的那些书 , 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 如文中所言 , 正如同钱理群、陈平原等前代学人引领了作者 , 这份个性化的读书回忆录中有对自身阅读理路的梳理 , 也不乏对同龄和更年轻读者在读书选择、学术选择乃至人生选择上的启示——读书的事 , 正是如此 , 在对过去的一次次回顾与省思中 , 我们奋力向前 。
每逢“世界读书日” , 都绕不开阅读史的话题 。 陈平原先生写过一本《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 , 回顾了青年时代的读书岁月 。 打开时光隧道 , 停留在记忆深处的自然是那些恒久不灭的美妙时刻 。 如果说老一辈读书人经历了“花开花落中文系”的静谧与纯粹 , 还能与时代的风云变幻保持对话或同奏状态 , 那么我们这些出生在上世纪90年代、成长于互联网浪潮时代的年轻人 , 又该如何面对漫漫的求知生涯?回顾往昔 , 追忆逝去的时光 , 那些纯粹与曼妙的读书记忆 , 也让今日之我有更多反思 。
#阅读#细品一个90后的阅读成长录, 大学时代他选择了......
文章图片

2009年到2013年 , 是我的大学时代 , 也是中国知识界思潮比较活跃的时期 。 这其中一个大背景 , 是2008年之后中国面对现代性思潮时产生了更多主体意识 , 过去那种简单地倒向西方或偏执于民族性的观念被更加多元化的思潮替代 , 知识界在想象未来时具备更多的开放性 。 加上人人网、微博、豆瓣等公共舆论空间的崛起 , 有求索之心的年轻人自然也会感受到各种观念的冲击与碰撞 。 尽管在当时 , 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阅读与时代保持着某种“伴生”关系 , 但于今来看 , 这其中的关联竟颇为清晰 , 置身其中 , 我也习惯了从自己的视角来看待世界 , 并从文化格局与时事动向的维度来反观自己的阅读与思考 。
【 从风花雪月到现实观照 】与不少选择文学专业的同龄人相似 , 在大学进入中文系 , 我最初也有古典情结 , 或者说是因为热爱中国古代文学与历史才希望在这个领域进一步深造 。 这一方面与大学前的阅读积累有关 , 另一方面也与个人兴趣有关 。 但反观大学四年读书的“春花秋月” , 这其中的“风景” , 竟然逐渐从古韵悠扬的楼台歌榭、曲水流觞变成了五味杂全的世情百态 , 过去那种狭义的审美层面上的“文学”和“阅读”逐渐被更具学理化与现实关怀意味的探索所取代 。
这其中的第一个转折点 , 便是由古及今的阅读轨迹 。 刚上大学时 , 面对图书馆里蕴藏的知识世界 , 心中难免要想到“漫卷诗书喜欲狂” , 但也不免陷入迷惘与混乱的思绪 。 在茫茫书海中随意泛舟 , 虽是享受 , 却也容易误入歧途 , 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线索 。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 , 钱理群先生的《致青年朋友》进入我的视野 , 书中提到的大学生活要“沉潜”与“创造” , 正与我当时强烈的理想主义情结相契合 , 也唤醒了自己潜在的能量 。 当然 , 于今反观当时的状态 , 实际上多是青春荷尔蒙催生下的激情 , 青年本身具备的狂热潜质固然可以点燃无边的暗夜 , 但这些近乎飞蛾扑火一样的理想主义精神 , 也有可能陷入持久的低迷状态 , 或者堕入自我臆想的幻境里 。 我既受益于此 , 也因此陷入过困境 , 因而更加理性与冷静地看待这些往昔的足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