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屎记:中国古人的如厕进化简史( 二 )
带有窗户结构的厕所唐三彩到了唐朝 , 普通人还是在用干叶子、石头和土来清理排泄物 。 宫廷、富贵人家或大寺院的厕所 , 也大致位于高台或者坑的顶部 。 需要用梯子或者台阶爬上去 , 并在蹲坑周围有设置石圈作为蹬脚 。 有实时会更换厕桶 , 里面放着草灰与木屑来吸收异味 , 并用香炉和香料净化空气 。 当然 , 也会有专门的掏粪男孩实时替换 , 保证方便环境的大体清洁 。从出土的厕所唐三彩来看 , 为了避免一泻千里被打断 , 厕所都会开个小窗 , 以便在有人使用时提醒里面在忙 。 清洁用品除了厕筹和香棒 , 还有用来洗手的干灰、泥或澡豆 。 先用手搓粉状物 , 再用水进行冲洗 。 至于厕纸 , 只有前往印度的求法僧人才知道这种擦屁股方式 。 出于对文字的敬畏和纸的宝贵 , 这一做法在当时的中原几乎不被采纳 。 就连后来南唐君主李煜 , 也为表示对个别僧人的厚爱 , 亲自用脸为和尚刮平厕筹 , 以便优化对方的肛性体验 。
大部分平民依然与家畜共享厕所当然 , 在非汉族地区 , 古人也有各种处理排泄物做法 。 位于西域的疏勒地区 , 由于气候干旱和日照强烈 , 厕所一般都在二楼的平顶 。 人们用土灰掩埋尿迹 , 用铲子产走粪饼 , 就能不留臭气并避免污染地下水 。在有石质建筑传统的吐蕃地区 , 一些定居者发展出类似于中世纪欧洲城堡的外挑结构厕所 。 也就是每层楼都有外置厕所 , 彼此位置前后错开 , 确保排泄物能落入底部的护城壕 。 在战争中 , 这些外置小楼也是非常不错的射击窗口 。
吐蕃地区流行的 外置厕所4 排污难题
长安就因人口过量而造成地下水污染严重不过 , 厕所的发展并不代表排污系统也能同步升级 。 经常作为都城的长安 , 就因过量人口云集而惨遭厕所群危害 。 仅到北周和隋朝初期 , 地下水的质量就极不乐观 。 以至于帝王们纷纷选择出走 , 跑去洛阳或扬州等地暂居 。宋朝建立后 , 相对合理的排污系统才开始在某些地方出现 。 比如赣州的福寿沟 , 就是古代的良心工程 。 通过规划过的石质排污渠系统 , 成为清理城市秽物的典范案例 。 这套系统还可以在洪水时帮助泄洪 , 并干旱时用于蓄水 。 虽然在地面无法看到 , 但是居住至的百姓 , 还会如享受新鲜空气般运用排水系统 。 只是大部分中国古代城市对秽物缺乏清理 。 清官们的重要政绩 , 就是组织一次城市大扫除 。 可见市容卫生在当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 。
建于宋朝的 赣州福寿沟等到明清两朝建立 , 皇宫开始有了较高卫生水平 。 皇族们的溺器可以加灰和熏香除臭 , 并派太监定期清理 , 做到皇宫中基本没有异味 。 他们还可以用比较精致的厕纸 , 主要野蚕的丝帛为材料 。 但整个紫禁城的污染物程度之高 , 还是达到了让访客都瞠目结舌的地步 。 加上付费的公共厕所寥寥无几 , 普通就只能继续在大街上随意方便 。 不仅男人们如此随便 , 女性也习惯于将便器倒在街上 , 导致了京师无厕的特别说法 。最后 , 恶劣的城市公共卫生 , 引来严厉的外来惩戒 。 1900年 , 当八国联军破城而入 , 就突然遭遇各种随地大小便情况 。 联军指挥部便严厉下令:各街巷一律不许随地方便 , 违反者严惩不贷!
日本浮世绘上的八国联军对于少数继续我行我素的违反者 , 德军巡逻兵会施以辱骂和皮鞭 。 当事人还会被要求当场处理排泄物 , 比如用泥土填埋或者亲手捧走 。 即便在晚上 , 联军也要提防出来随地大小便的居民 。 于是要求所有人在夜里点灯 , 防止违反者利用夜幕掩护出来犯事 。通过这种并不愉快的倒逼 , 北京终于有了更多公厕、掏粪公司和职业的掏粪男孩 。 更多城市也随着警察局出现或租界影响 , 逐步杜绝了当街方便陋习 。 此后的城市规划和卫生布局 , 才以较快速度完成了新一轮进化 。 今天在阅读此文的看客 , 就是这轮迅猛发展的受益者 。欢迎关注网易号:冷炮历史
推荐阅读
- 从海外引种到中国的果蔬类植物
- 我在美国治痛风——颠覆全部中国概念
- 光刻机,中国能造吗?
- “签证禁令”下的中国赴美留学生:担心随时被驱逐
- 中国日报网|中建二局一公司蒙城皖新项目开展“关心儿童,阳光成长”活动
- 特朗普想借G7峰会搞“小圈子”针对中国 不得人心
- 中国新闻网|“00后”励志女孩陈雨欣:愿“一条腿也能走遍天下”
- 为什么不赞成“赤字货币化”,中国和美日不同
-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工厂,需要感谢一个国家
- 美大豆出口协会中国首代:中企已购入美国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