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嗨博士』古代文人从哪里来又去了哪里?,从“以德服人”变成“死读诗书”

要说中华民族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事物是什么 , 那一定是中华的传统文化 , 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自然离不开文人 。 自从有文字开始 , 文人便应运而生 , "万般皆下品 , 唯有读书高"这句话彰显了文人在中国古代的崇高地位 。 但从一些古装影视剧当中我们不难看出 , 许多文人只有文人之名却无有才无德 , 甚至无才无德 。
这种现象的出现 , 与中国古代文人观念的演变有密切关系 。 时代所需要的是"得学并举 , 知行合一"的"四有"型文人 , 而在古代 , 文人阶级时而强调"德"时而强调"学" 。
『历史嗨博士』古代文人从哪里来又去了哪里?,从“以德服人”变成“死读诗书”
文章图片
这种状况 , 导致从夏商周到元明清 , 文人的内涵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 从最初的注重道德修养的文德之人到最后的注重知识储备文章之徒 。 一、文人往往都是贵族 , 所以含金量极高 , 他们以修身养性为主 , 文化研究为辅
文人这个概念在《诗经》、《尚书》等古老典籍之中 , 就已经出现 , 但实际上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 , 文人这个群体就已经出现 。 那个时候文人所涵盖的群体并不像后世这么广泛 , 仅仅专指那些自然经验知识极其突出的人 。
不过 , 因为生产和物质都十分匮乏 , 让这个时期的文人并不是专门从事文化活动 , 为了生存他们也要耕种、狩猎 。 但是 , 这一时期的文人不仅学识渊博 , 而且一言一行甚至能让动摇君主的思想 , 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含金量最高、权力最大的文人群体 , 这也是文人最为光辉的一个时期 。
随着社会的发展 , 到了西周时期 , 社会物质文明逐渐丰富 , 剩余财富的积累逐渐增多 , 逐渐可以支撑一批人不从事生产工作 , 抓专门从事文化活动 , 至此文人开始趋向于专职化 , 专职文人也终于登上历史舞台了 。
『历史嗨博士』古代文人从哪里来又去了哪里?,从“以德服人”变成“死读诗书”
文章图片
【『历史嗨博士』古代文人从哪里来又去了哪里?,从“以德服人”变成“死读诗书”】不过 , 虽然社会有所进步 , 但并不足以支撑大量文人的出现 , 所以在最早的这一批专职文人之中 , 大多都是官宦子弟、社会名流等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 , 无形之中提高了文人阶级的身价 。 文人出现了 , 文章自然也就出现了 。
文人写文章 , 一是为了向世人阐述自己的观点 , 二是为了通过文章来为自己赚取足够的"资本" 。 不过我们也看到了 。 这一时期的文人本身就是政界大鳄 , 好的文章 , 对他们所起到的作用绝对不是雪中送炭 , 是锦上添花 。
而且 , 史书中记载"文人先祖之有文德者 , 谓文王" , 可见最初文人的定义便文德之人 , 文人群体更加注重的是修身、养性 , 而并非是学术研究 。
修身养性固然是好事 , 但如果一味的追求所谓的修身养性、高尚品德而忽视文学造诣的话 , 即使品德再高尚的人也肚子里没有墨水吉祥物 。
『历史嗨博士』古代文人从哪里来又去了哪里?,从“以德服人”变成“死读诗书”
文章图片
文人对国家统治者的作用是安邦定国 , 统治者需要的是能够协助他治理朝政、掌管天下的才子 , 而不是一群"思想上的巨人 , 行动上的矮子" 。 需求推动事物的发展 , 对于统治者这样的诉求 , 文人的群体的内涵悄然的发生了变化 。 二、秦汉时期文人讲究德与学共进退 , 这来源于国家注重文化的使用性
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 , 曾经有人评选出中国最辉煌的5个朝代 , 秦汉占据前二 , 这足以看出先秦两汉时期我国的繁荣昌盛 。 筑长城、平西域、定匈奴无一不是秦汉两朝的功绩 , 在这一时期 , 我国人口大幅度增加 , 国民生产总值一度占世界财富的四分之一 , 比之罗马丝毫不差 。
够缔造出如此辉煌的盛世 , 靠是武将死战 , 文臣死柬 , 国家上下一心 , 群臣尽心竭力 。 大家不要误会 , 这里的文成指的并不是那一群只重视思想品德所谓"文人才子" , 而是汉朝新型文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