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VR……“疫”线生活为信息技术按下加速键( 二 )


曾经仅仅作为办公辅助工具的一些软件成为远程办公首选 , 停课不停学的学校将教室搬上“云”平台……据统计 , 全国上千万家企业、近2亿人开启在家办公模式;通过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在线学习的学生累计超过1.95亿人次 , 浏览量达9.94亿次 。
疫情期间 , 企业上云提升了供应链保障能力 。疫情发生后 , 广东省广州市某日化企业捐赠价值2亿元消毒类产品 , 定点配送到2119个医院 。该企业全面复工后 , 应用数字化计算管理平台 , 统筹调度数万名员工高效协同 , 保障防疫物资持续供应 。
事实上 , 此次疫情中崭露头角的云计算产业已经发展了十余年 。只要在云服务平台注册账号 , 企业和个人用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的服务资源和技术能力 ,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金融、零售、政务、医疗、出行等各个行业 。每年“双11”网络购物节 , 支撑电商平台海量交易的就是各大云计算服务平台 。
近年来 , 我国企业上云步伐明显加快 。工信部发布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 , 提升“互联网+”环境下的综合集成服务能力 , 推动云计算产业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 , 2018年 , 全国新增上云企业超过40万家 , 软件百强企业云服务相关运营收入增长超过90% 。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表示 , 下一步将培育工业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产业链金融等新业态 , 打造云上产业链 , 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 , 提升整体竞争力 。
2019年10月发布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与应用白皮书》预测 , 到2023年我国政府和企业上云率将超过60%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 , 预计到2022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2902亿元 。有专家表示 , 未来云计算在推动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同时 , 也将深刻影响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 。可见 , 云计算产业方兴未艾 , 未来可期 。
虚拟现实:期待“风口”常在
【『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VR……“疫”线生活为信息技术按下加速键】前段时间 , 一篇标题为《此时此刻 , 上百万人在看》的文章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 , 其中包含全球1000多个景点(区)的360度全景虚拟游览 。文章一经推出 , 3天内阅读量超过200万人次 , 给不少宅在家的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
这是虚拟现实(VR)技术在疫情期间线上旅游的应用场景 。疫情发生以来 ,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在远程医疗、远程巡检、非接触式测温、线上商业展示以及泛娱乐需求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疫情防控领域 , 测温无需近距离接触 , 可在3米外通过AR眼镜“扫一扫”实现快速测温;文化娱乐领域 , 虚拟现实结合5G技术 , 就可以实现文艺演出、体育赛事、场馆和户外景区等的直播;电子商务领域 , 通过全景虚拟导购平台 , 用户利用手机可随时随地浏览商品;智慧教育领域 ,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教学 , 可进一步升级学生的课堂体验……这些应用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大显身手 。
虚拟现实技术并不是新名词 。早在2016年 , 虚拟现实技术就受到广泛关注 , 一度被认为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下一个风口 。数据显示 , 截至2018年10月 , 国内VR体验店数量已超过3000家 , 再加上小型的临时性体验点 , 各类线下体验店数量至少达到上万家 。
疫情期间 , 由于线下工作和娱乐活动的锐减 , 人们的生活和娱乐诉求在现实场景难以得到满足 ,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沉浸式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替代品 。国内某VR硬件公司向媒体透露 , 春节以来的运行数据表现明显好于平时 , 用户平均日使用时长增加到70分钟 。而据2019年的一项调研显示 , 当时的用户平均月使用时长仅为6.2小时 。
沉浸式体验的特点 , 在心理疏导领域也有很大发挥空间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安全、有效帮助医患减轻心理负担、疏导压力 。据报道 , 虚拟现实内容制作中心不仅利用VR辅助传统心理疗法 , 而且联合相关医院与企业共同研发沉浸式内容场景 , 开展心理状况测试与心理干预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