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庐哲学▲中国传统社会中文人精神自由的悲态美学——从宋词中的咏叹调看( 四 )


老庄哲学当中的安置体现为“虚静”、“逍遥” 。 深层次看庄子本人也体现出一种悲态人格 , 其达观任性 , 狂放不羁 , 洒脱达观的深处 , 是对人生命运持一种柔顺的态度 , 装的是安分顺应的内核 , 如“吾生也有涯” 。 然而这种柔顺是超越性的 , 是以虚代实 , 超越现存秩序达到太虚极静 。 如苏轼的“驾一叶之扁舟 , 举匏樽以相属 。 寄蜉蝣于天地 , 渺沧海之一粟 。 哀吾生之须臾 , 羡长江之无穷 。 挟飞仙以遨游 , 抱明月而长终 。 知不可乎骤得 , 托遗响于悲风 。 ”
然而老庄哲学是丝毫不触动现存秩序的合理性的 , 只是避而不谈 , 在这一点上儒家是积极融入的 , 二者都承认现存秩序的存在 。 而禅宗的“寂静”是泯灭一切有无、色空、善恶、许是 , 一切因果时空、物我界限的 , 因而也彻底否定了现存秩序 。 故而其安置体现为“寂静”、不闻不问 。 但他对现存秩序现实性的否定只是在主观意识上的 , 尚无法触动现实 。 不过禅宗进入美学领域却极大地影响着传统文人的心理结构 , 悲态中的超越性的自由安置就是其典型体现 , 超越物我对立 , 超越时空、物象束缚的精神自由以及直观顿悟的灵感偶得是其追求的最高境界 。 这种自由不会触及现实 , 更不会触及宇宙规律 , 是失意文人的避难所 , 是一种悲态的安置 。
值得注意的是 , 悲态只是阶段性的 , 安置也只是暂时的 , 中国传统文人的追求仍然是治国平天下 , 这是刻在文人骨子里的 。 悲态的安置只是一种缓冲 , 尤其老庄的“虚静以待”是没有完全放下世俗追求的 , 文人群体只要一有机会 , 就又纳入到现存秩序中 。 这就是传统文人的心理结构 。
抛开群体而言 , 苏轼算是一个个例 , 苏轼的自我安置当中 , 有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 就是直接关注当下生活 , 不负生命 , 悲态中得乐 , 比如发明东坡肉等事例 。 这是世俗和享受型的直接对生命意识的觉醒 , 这种生命意识在某种意义上是脱开中国一贯的社会为先意识的人本主义 , 是超出时代而有某种现代哲学意味的 。 (二)从无自由的意志到无意志的自由
由于安置一种顺应的态度 , 故而是“无所作为”的 , 即使是自由的 , 但是是无意志的 , 这就是悲剧与悲态中主体态度的区别 。 在悲剧当中 , 主体是有意志的 , 是有决心和勇气的的 , 因而他们会与具体的对象 , 或者说是直接对象进行激烈的斗争 , 甚至不惜付出毁灭的代价 , 在其中获得的自我升华与自由是“自由意志”的体现 , 这也是中西方哲学的不同模式 。 在中国哲学中也是有“意志”的 , 但一旦如此 , 又失去了自由 , 当文人在现实秩序中施展意志时 , 便立刻意识到自己是不自由的 。 这就是邓晓芒所说的儒家是“无自由的意志” , 而道家是“无意志的自由”中国文人便在二者之间徘徊 。 故而中国传统文人精神自由总体上必然是无意志的 , 从而是悲态的 , 其精神自由是建立在悲态人格基础之上的 。
虽然这种悲态精神自由是无意志的 , 但并不能说是消极的 , 这是中国哲学天人合一传统区别于西方主客二元对立定式的表现和结果 。 美学问题就是人学问题 , 悲态心理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主体性意识、自我意识的薄弱 , 然而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生命意识的觉醒 , 且悲态进入美学领域有极大的贡献 。 文化可以有多样性 , 然而人类学应当是有普遍性的 , 中国文人应当继续致力于主体性的挖掘 , 西方也应从中国思维中寻找启示 , 故而中西碰撞势在必行 。
参考文献
[1]温小腾.《诗经》的悲态美初探[J].晋中学院学报,2006(04):14-17.
[2]覃素安.论《古诗十九首》士人的悲态心理[J].文艺评论,2016(08):89-95.
[3]杨铠瑞.从“庄周梦蝶”浅析庄子的悲态心理[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03):32-34.
[4]邓月影,刘劲杨.复杂性视野中的审美范畴研究——以悲范畴为例[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4):21-2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