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庐哲学▲中国传统社会中文人精神自由的悲态美学——从宋词中的咏叹调看


思庐哲学▲中国传统社会中文人精神自由的悲态美学——从宋词中的咏叹调看
文章图片
摘要:宋词中的咏叹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文人精神自由的悲态定式 。 本文以“宋词中的咏叹调”为材料 , 以中国传统社会文人精神为落脚点 , 以悲态的三个递进范畴展开 , 来还原悲态艺术形式的文化心理 , 加深对中国文人精神结构的本质理解 , 探究中国文人精神自由与悲态形式的必然联系 。 同时也能给我们现代人生活中的自我调节提供启发 。
关键词:宋词;咏叹调;文人;精神自由;悲态
“咏叹调”本是西方歌唱艺术的一种形式 , 是一个声部或几个声部的歌曲 , 或者专指独唱曲 , 是一种着重表达歌唱者感情的抒情调;而“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 。 取“咏叹调”中的抒情意味 , 摒除宋词中的单纯叙事作品 , 取其“抒情词” , 便可称为“宋词中的咏叹调” 。 然而从中文意义上来讲“叹”当中蕴含着“悲”的元素 , 应该在其内涵当中体现 。 虽然关于咏叹调的内涵如此丰富 , 看起来涉及很多专业术语 , 实则这种咏叹调是我们在宋词中最常接触的 , 非常熟悉的 。
宋词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研究中国美学不可或缺的材料参照 。 以“宋词中的咏叹调”为材料 , 以中国传统社会文人精神为落脚点 , 以悲态的三个递进范畴展开 , 可以还原悲态艺术形式的文化心理 , 加深对中国文人精神自由的本质理解 。
思庐哲学▲中国传统社会中文人精神自由的悲态美学——从宋词中的咏叹调看
文章图片
一、对抗与失意
作为美学的审美对象 , “悲”所体现的是主体与客体的敌对与否定 , 并且主体在一定意义上低于客体 。 在美学的范畴 , 悲有悲态、悲剧、崇高、荒诞四种表现形态 , 因此“悲态”作为悲的形态之一 , 必然具有其普遍特征 , 即对抗(这种对抗 , 通俗来讲 , 可能在小说中传达的更明显 , 可以理解为就是主人公和所谓的恶势力的斗争 , 比如贾宝玉与封建观念之间 。 当然这只是辅助理解 , 不是对抗的全部意蕴) 。 然而在对抗当中主体是弱小的 , 在悲态中这也注定对抗的结果体现为一种失意(比如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牺牲) 。 所以对抗与失意是作为悲态的第一个范畴的 。 在宋词当中 , 无论是豪放派的苏轼与辛弃疾 , 还是婉约派的李煜与李清照 , 都有着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上的对抗失败后的失意 。 (一)“悲态艺术”高产量时代
宋词主要流行与宋代 , 宋代战乱频发 , 积贫积弱 , 南宋则更偏安一隅 , 山河破碎 。 在这样的年代 , 百姓流离失所 , 英雄壮志难酬 , 文官怀才不遇 , 亲人生离死别 , 家国朝不保夕 , 凡此随处可见对抗 , 悲从中来 。 这样的时代尤其为文人悲态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 是悲态艺术产生的“肥沃土壤” 。 因此 , 在此期间 , 出现了大量的“咏叹调” , 涌现了一大批“悲态词人”
这样的“悲态艺术”高产量的时代 , 不只宋朝 。 《古诗十九首》是汉末士人的集体悲歌 。 “意悲而远 。 ”“诗多哀怨 。 ”这给十九首诗定了一个悲怨失意的情感基调 。 相比之下 , 唐朝盛世所产出的唐诗 , 总体气质上是丰腴的 , 壮美的 , 典雅的 , 当然也不乏特殊情况 。 这体现了悲态艺术的产生是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 。 (二)“悲态艺术”高产量群体
张法认为:“悲态是由人生失意的沉痛 , 升华为对宇宙人生本体询问的感伤情怀 。 ”故悲态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中喜怒哀乐的悲 , 它要从宇宙人生的高度去感受、观照而令其具有哲学意义 。 因此悲态背后是需要有超越、理性、反思的哲学背景与文化心理的 , 这也决定了“悲态艺术”一般情况下是在受过教育 , 具备文化素养的“文人”群体当中产生的 。
然而 , 在中国“学而优则仕” , 所谓文人群体 , 大部分也是“士人阶层” 。 这个群体大都是有现实的政治抱负、诉求和社会责任感的 , 他们对于时代的危机与弊病更为敏感 , 对于生命意义探索的更深 。 这也决定了其艺术创作的主题有不可避免的入世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