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宏缘说国学』力能弯弓,尽为甲骑 | 欧亚草原上的战斗民族( 三 )
可以这样说 , 游牧民是天然的战士 , 国家不需要训练他们 , 骑马射箭打猎 , 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
因为这些先天的条件 , 游牧民族逐渐产生了一种骑射和狩猎的文化 , 对于很多古代民族而言 , 狩猎与战争的区别只不过看对象是人还是动物 。 甚至有人说 , 战争就是“对人的狩猎” 。
在农耕文明的中国古代 , 知识分子屡次告诫帝王不可沉迷于狩猎 , 那样不仅会使自己堕落 , 而且将严重破坏国家经济 。
本文插图
游牧世界就完全不一样了 。 刚刚说的 , 马背上的游牧民从小就射猎狐狸和兔子 , 这对家庭经济是的一种有效补充 。 当游牧民族征战的时候 , 狩猎资源甚至也是主要目标之一 。 公元426年 ,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问他的大臣们 , 赫连夏和柔然两个国家 , 咱们应该先打哪一个?他的鲜卑大臣们就建议先打柔然 , 理由是:我们打败柔然之后 , 就可以获得柔然富饶的畜产 , 国家可因此富强 。 《元朝秘史》中至少两次提到成吉思汗的军队在行军的途中通过狩猎来储备和补充军粮 。
由于东西方历史上 , 种种这类的故事 , 游牧民族给人留下了特别喜欢劫掠的印象 。 汉代史书中连篇累牍 , 记载着匈奴人突破长城防线 , 掠夺财物 , 并且将大量人口俘虏而去 。 他们往往喜欢在秋天发动劫略 , 像鸟一样突然集中成一大片飞来 。 甚至 , 唐朝人还把一种草原上群飞的鸟命名为“突厥雀” 。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 , 正因为有了马和骑射 , 游牧民族的移动性大增 , 才有可能建立起对农耕世界的军事优势 。 我们的目标就是掠夺
中国以西 , 阿拉伯沙漠里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他们说 , “我们以劫掠为业 , 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倘若无人可供我们劫掠 , 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 ”
人类学家王明珂认为游牧民的劫掠分两种:一种叫“战略性劫掠” , 一种叫“生计性劫掠” 。 “战略性劫掠”指的是游牧国家通过大规模战争 , 或者战争威胁来“敲诈”农耕国家 , 这种敲诈不仅是为了获得物资 , 也是为了强化游牧与农耕世界稳定的交易关系 。 “生计性劫掠”则是游牧民族为解决生存难题而冒的风险 。 无论是哪一种 , 游牧民都需要发动一定程度的战争 , 收获战争红利 。
游牧民的掠夺会带来两个结果 。
本文插图
一个结果是 , 通过战争手段摧毁邻近的农业帝国 , 但其实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 因为这样不利于贸易关系和持续进行下一次劫掠行为 。 同时 , 周期性的掠夺 , 还会加深农耕地区对游牧民热衷战斗的刻板印象 。
另一个结果是 , 为了便于劫掠和商品交易 , 很多强大的游牧部落选择生活在农业国家附近 , 这一点从古代中国与罗马帝国的疆域图中都可以看得出来 。 4世纪末期 , 匈人进攻东罗马帝国的色雷斯 , 也就是今天的巴尔干半岛一带 , 实施了大规模的劫掠 , 但他们不占领 , 抢完就撤 。
公元431年 , 东罗马帝国在“战略性劫掠”的威胁下 , 答应每年向匈人交纳贡税 , 并允许他们在境内的几个城镇进行商贸往来 。 匈人也最终从里海沿岸迁移到了罗马帝国的边境 。
当然 , 类似的情节我们在中国的历史上已经听过不知多少次了 。 虽然今天在寒冷遥远的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就有匈奴人生活的足迹 , 可更多匈奴部落和匈奴军事力量还是主要出现在长城以北的漠南草原一带 , 往西边延伸到分布着绿洲农业和商道的西域地区 。 战国时代中国北方的林胡、楼烦、东胡 , 汉代长城沿线的匈奴、乌桓等等 , 都不愿意放弃长城沿线这片既能游牧 , 又能交换和贸易的土地 。 总结
我们可以总结来说 , 广袤的草原并没有为马背上的引弓之民提供富饶的资源 , 但却为他们提供了一整套低成本使用暴力的配套方案 。
推荐阅读
- 研究中国学者研究阐明夜间光照如何导致小鼠抑郁样行为
- 听书华为音乐听书会“动听的学堂”走进杭州 浩然爸爸带你读国学
- 中国|美国今天起限制中国学生入境,外交部郑重表态!
- 中国 美国今天起限制中国学生入境,外交部郑重表态!
- 美今起限制中国学生入境,中方驳斥:赤裸裸的政治迫害和种族歧视
- 美今起限制中国学生入境中方驳斥:赤裸裸的政治迫害和种族歧视
- 好玩的国学|九首最有悲凉之美的唐诗宋词,写尽人生百态的悲剧
- 八斗国学|文学作品里经常提到斑竹或湘妃竹,和湘妃有什么关系呢?
- 美方将禁止部分中国学生及研究人员入境,赵立坚:赤裸裸的政治迫害和种族歧视
- 金十数据|最新,传美国将取消3000多名中国学生签证,且不准离开的人员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