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述历史■且耕且守——处在中原地区的宋朝是如何开发西北经济的,粮马为本( 二 )


屯田是一种自汉代以来以后历朝历代都会采取的为给养军队或政府直接管理经营获取税粮的经营方式 。 屯田由政府组织 , 因此组织性强 , 耕地面积大 , 耕种技术较为先进 。 但是两宋时期由于私人土地兼并的原因加上西北地区耕地少 , 官府掌握的田地数量不多所以在西北也出现了一些弊端 , 比如分布区域广而不集中 , 各地收益差别大、官私田分界不明显、经营方式较为落后 , 管理体制混乱 。
虽然存在种种弊端 , 但屯田还是在西北地区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 田不更则废 , 田废则谷贵 , 谷贵则民散 。 因此 , 由政府组织、受政府组保护的营田对稳固西北人口和保证一定量粮食的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 。 屯田以兵、营田以民 , 在为了缓解边界民族关系的时候 , 营田就是就是由政府组织给民耕种的田地 , 而田地的收益也在军备粮草供应上有过显著成果 。
趣述历史■且耕且守——处在中原地区的宋朝是如何开发西北经济的,粮马为本
文章图片
另外还有官庄 , 它不是集中式的耕种而是多数采取民间出租的形式 , 个体分散耕种 , 这种方式大大激发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 是屯田制改革上的一种新思路 。
这些增加官府粮食储备 , 减少长途运输的经济政策在各种手段的推动下取得的显著成果 , 政府的组织一方面提供了官方保证和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知识在西北的传播 , 另一方面也给了许多西北当地人民成为自耕农的机会 , 为开发西北经济、巩固边防做出了巨大贡献 。 二、宋朝对马匹的大量需要对西北地区的马市贸易、商业开发注入经济活力
军事实力除了依靠士兵外也离不开马匹的辅助 , 在冷兵器时代的封建社会,骑兵在机动性和冲击力上都相较步兵有天然的优势 , 位居中原的宋朝显然在这一条件下无法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骑兵抗衡 , 因此为解决这一困境 , 宋朝的处理思路主要是养马和买马 。
但是由于适合养马的地区比较有限 , 因此宋代的马管所还是不能提供充足数量的马匹 , 为此宋朝的战马主要还是依靠买 。 不占据地理优势的宋朝虽然没有前几代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但是其强大的商业能力还是给了军队有力对马匹支撑 。
趣述历史■且耕且守——处在中原地区的宋朝是如何开发西北经济的,粮马为本
文章图片
优良的马匹需要广袤的草场和优质草原的供应 , 经历汉唐几代盛世在关中地区过度放牧和人口集中带来的生态自然破坏危害后 , 宋代国土中已经没有大片适合养马的地方 , 虽然宋代设有"马社"也花费了大量金钱去养马但少数民族对土地的争夺还是无法满足宋兵的需要 。
于是宋朝就通过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设置马市进行专门的交易 , 用中原盛产的绢、茶等物品换取马匹 。 为了达到获取充足马种的目的 , 两宋朝廷都每年用大量的茶、绢、铜钱、盐钞等换取西北各民族地区的良种马 , 由地方政府去西北地区招商 ,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马商集中赶到中原地区进行交易 。
宋朝廷每年以一两万匹的成交量 , 甚至更大的增长数额进行大量买马 , 如此庞大的购买量其实深究其内动力已经不仅仅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了 , 而在政治上考虑更多 。 在大量买马的举措下 , 不仅是为了解决宋朝战马的需求问题 , 也更是朝廷出于深远考虑 , 在买马的同时为刺探番情 , 获取边防信息提供需要与便利 。
这一做法 , 虽然获得的巨大的成效 , 达到了改良马种、增加战马数量和刺探军情的作用 , 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消极影响 。 宋朝与西北人民马匹的成交价格大概是五六十贯每匹 , 这是一笔十分巨大的开支 , 而且影响与商品马有关的各类商人的交易 。
趣述历史■且耕且守——处在中原地区的宋朝是如何开发西北经济的,粮马为本
文章图片
在商品马迁移过程中 , 宋廷规定沿路百姓需要给马匹提供草料供应 , 史书就记载过"纲兵所经 , 甚于寇贼" 。 而且由于政府每年用大量茶绢换取马匹 , 对茶绢商的剥削也是巨大的 , 而这种做法就是牺牲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换取来的政治成果 。 三、宋代出于军事目的对西北经济开发的必要性和历史评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