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科考少不了“他们”!
目前 ,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已完成各项任务 , 即将返回国内 。此次考察期间 ,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等情况 , 自然资源部所属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随船预报员及后方团队积极配合考察队的需求 , 提供了高质量的预报服务 , 为考察队安全顺利完成考察任务提供了坚实保障 。
备战南极考察
2019年10月 ,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踏上了南极的征程 。
第36次南极考察是我国首次开展“双龙探极” , 在开启我国极地考察新格局同时 , 也对预报中心的随船预报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方面 , 随船人员数量和穿越西风带次数增加;另一方面 , 双船考察新格局下 , 对预报要素种类和精度要求不断提高 。
接到任务后 , 预报中心气象室及时开展随船预报人员的选拔 , 对选定的4名随船预报员进行了3个多月的系统培训 , 并在两船试航期间进行现场实操演练 。在正式出航前 , 中心作了有针对性的动员 , 并为预报员开展现场保障工作及融入船上生活提供许多经验及建议 。
“经过多次迭代升级 , 现在船上的网络传输速度得到了大大提升 。”“雪龙”号随船气象预报员李方腾告诉采访人员 , 利用船上网络 , 随船预报员可以实时下载各国研发制作的海浪、风场和包括其他各类气象要素的天气图 , 通过研究分析 , 制作随船天气海况预报产品 。
此外 , 预报中心自主研发的船载气象导航系统 , 具备航迹模拟与天气变化推演的实用功能 , 可提供更加精细化的航线天气海况要素预报和气象导航服务 。
科考期间 , 4名随船预报员坚守岗位 , 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变化 , 为“双龙”海上航行提供了精确的预测意见 , 有效规避了大风大浪对两船航行带来的安全风险 。
助力中山站卸货
兵马未动 , 粮草先行 。确保大量物资装备安全运抵目的地 , 是南极科学考察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 。2019年11月22日 ,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雪龙2”号抵达中山站陆缘冰外围 , 开始第一阶段卸货作业 。
这是在冰天雪地中展开一场“海陆空”运输战役 , 考察队利用直升机、雪地车等多种运输工具向中山站和内陆出发基地运送人员和物资 。此时 , 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信息尤为重要 。
卸货期间 , 随船预报员一方面及时与后方海冰保障团队沟通 , 向考察队提供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站区毗邻地区海冰分析图;另一方面启动了加密观测并发布气象预报 , 针对直升机和小艇作业实时反馈气象实况和预报 , 并适时与中山站内预报员气象会商确定预报结果 , 做到了48小时短期预报 , 4小时跟踪预报 , 2小时临近预报 , 1小时预警提示 , 天气发生突变时及时报告考察队领导和各指挥点负责人 , 为考察队顺利完成卸货任务提供支撑 。
除了气象预报 , 4名随船预报员还有一项重要工作 , 就是每天3次的整点气象观测 , 包括整理备份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数据 , 以及开展常规的气象、海冰观测 , 并记录各时次要素值 。“雪龙”号随船气象预报员张露说:“这些珍贵的气象数据将为我国研究南极气候变化发挥重要作用 。”
挑战“魔鬼西风带”
南半球西风带环绕在南纬40度至60度 , 是紧邻南极大陆的低压区 , 常年盛行六七级偏西风 , 并伴有四五米高的涌浪 , 是进入南极必经的一道“鬼门关” 。西风带内气旋活动十分频繁 , 平均每隔两至三天就会有一个气旋影响考察船 , 强气旋来临时 , 可造成西风带内狂风暴雨和高达十几米的巨浪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正在穿越西风带的“雪龙2”号 。
本次考察中 , “雪龙”号共完成了4次西风带穿越 , “雪龙2”号完成了6次西风带穿越 , 次数之多 , 史上罕见 。每次穿越西风带 , 随船预报员要提前一周关注天气窗口 , 加密收集各种气象资料 , 分析西风带天气形势 , 选取前一个气旋消散 , 高压脊伸展的有利时机 , 向考察队汇报天气形势演变并给出气象窗口 , 同时做好24小时气象预报中心值班工作 , 为两船平稳顺利地穿过西风带提供坚实有力的气象保障 。
推荐阅读
- 「海来阿艺」我国科考队在太平洋发现大量“黑黄金矿”,分布高达50万平方公里
- 『南极洲』近一半的沙滩或消失?海洋保护刻不容缓 | 新知
- 『科学家』?如果你是科学家,那么在南极生活和工作是什么感觉?
- 「南极洲」南极大陆突现温带雨林!全球瞩目:地球穿越回了9000万年前?
- 「科学地带」9000万年前的南极是你想象不到的场景,全球变暖加速南极改变
- 『』NASA在南极拍摄到奇怪建筑群,超500万平方公里,这究竟是什么?
- 『』“不明飞行物猎人”声称在南极洲发现铁证,外星人100%来过地球?
- 英媒快递员@“不明飞行物猎人”声称在南极洲发现铁证,外星人100%来过地球?
- [毛虫记]NASA在南极拍摄到奇怪建筑群,超500万平方公里,这究竟是什么?
- [南极]原创 南极创纪录高温如何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