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慢生意”,驶入“快车道”( 二 )
但在元禾原点合伙人姜明达看来 , 公司采用什么模式 , 与团队基因和未来的战略有关 。 思必驰从语言算法到芯片到消费电子智能语音的核心模块 , 几乎将智能语音赛道上需要的技术和产品都打通 , 其技术储备的完整性很高 。
【「人工智能」AI“慢生意”,驶入“快车道”】此外 , 思必驰围绕智能语音构建生态 , 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走赋能B端路线 , 而非直接布局终端产品 。 “从短期来看 , 思必驰的投入会很大 , 可能不会那么快在财务营收上爆发 。 但如果将时间拉长 , 由于它服务的客户很多 , 它的客户又服务了各种各样的场景及C端消费者后 , 由此积累的数据量和计算能力 , 其优势和壁垒一旦建立起来 , 拥有的行业地位以及在整个产业链上的不可替代性会更强 。 ”姜明达对思必驰的B端布局有不小的信心 。
他认为 , 最终在价值创造上 , 思必驰并不亚于那些直接面向C端用户的终端产品公司 。
在业务天花板问题上 , 清科资本投资总监李睿也认为不能从单一信息渠道判断 , 而要站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看 。
比如 , 目前芯片和半导体的热度很高 , 但这类公司十年前都在做研发、布局投产等基础工作 。 此外 , 由于国内提供软件服务或解决方案的公司较难做大 , 这在一定程度上 , 反推了AI公司对商业模式做升级迭代 , 纷纷转型为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产品公司 。
本文插图
AI公司不断在随市场需求而迭代升级 , 因此 , 投资人对AI市场前景有了更多的耐心和信心 , 专注于AI行业的长期价值投资 。
不过 , AI公司的TO B之路并没有想象中容易 。 2019年8月 , 国内AI独角兽旷视向港股IPO发起了冲击 。 招股书显示 , 从2016年到2018年 , 旷视的收入翻了一番 , 年度亏损也持续扩大到33.52亿元 。 2019年上半年 , 旷视亏损达到52亿元 , 超过过去三年亏损总额 。
“营收能力需要一个时间段才能体现出来 。 ”深思考创始人杨志明对「子弹财经」表示 , 由于AI是新生事物 , AI产业还处在整体投入大于财务产出的阶段 。
短期来看 , “AI+行业”需要一个落地的过程 。 如果仅从短期回报来看 , 未免有些短视 , 但从长期来看 , 它又是极具爆发力的 。 比如赋能医疗领域 , 做癌症早期筛查 , 按单个用户收费 , 仅覆盖国内就达十亿级规模 , 但它有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 涉及到有多少用户临床实际使用、评估效果等情况 。
由此看来 , AI企业还需要花较长的时间去教育市场并寻找切实有效的商业化方案 , 而事实上 , AI是一门“慢生意”的背后折射出的正是技术落地的困境 。
本文插图
目前全球各界正纷纷拥抱AI技术 , 大量资本与人才流入AI领域 ,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 , AI技术的企业级应用依然处于初级阶段 , 那么 , 阻碍AI技术落地和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以智能语音为例 , 如何将智能语音技术方案包装成熟 , 拿下一个行业的标杆客户等难题 , 是初创TO B型智能语音企业面临的 , 而对于中后期TO B型智能语音企业来讲 , 它们目前普遍面临规模化定制能力的难题 。 ”思必驰CMO龙梦竹对「子弹财经」解释道 。
所谓规模化定制能力 , 是指由于它们提供的智能语音技术整体方案无法被标准化 , 而出于对厂商个性化需求的考虑 , 智能语音企业需要具备提供定制的能力 。 但智能语音企业又不能停留在只为少数客户服务的层面 , 需要不断拓展新客户 , 这意味着它们需要具备规模化为每个客户提供定制服务的能力 。
然而 , 由于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特色和要求 , 因此在基于行业打通上 , TO B型智能语音企业会面临一定的时间难题 。
推荐阅读
- 每日经济新闻咨询@联邦学习成人工智能新贵 腾讯安全:技术服务能力才是重点
- 【】人工智能突破三维矢量全息新技术
- 『』一汽集团成立人工智能公司,2019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发展趋势分析
- 『栈外』人工智能一秒把照片转成油画,我们为什么还需要画家?
- 清疯子:身边的人工智能技术
- [人工智能]原创 张强委员: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减少医患感染
- 「机器人」科学家使用集成神经网络改变机器人步态
- 「Ark」仙豆智能选定Cerence ARK为长城汽车打造人工智能车载体验
- [人工智能]中国AI芯片市场预测与展望数据:2021年规模将达33.7亿元(可下载)
- 『人工智能』芯片设计软件EDA霸主,新思科技下一战瞄准AI丨亿欧解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