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国]两次盗墓,让2700年前的这个诸侯小国浮出水面……( 二 )


后来 , 专家又根据27、26、19号这三座墓葬的大小及位置关系 , 进一步推测27号墓的墓主人或是芮桓公 , 26号墓的芮姜和19号墓主人是芮桓公的两位夫人 。
这是我国第一次考古发掘芮国遗存 。“芮公”“芮太子”等带铭青铜器的发现 , 与史料对应 , 让有关芮国的诸多重大问题迎刃而解 , 此项考古发现成功跻身于2005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
成就考古大发现“姊妹篇”
在韩城梁带村芮国遗址发现的十一年后 , 当年相似的一幕在距离韩城仅不到100公里外的刘家洼再次上演 。
2016年11月25日的寒冷冬夜 , 澄城县王庄镇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 , 刘家洼村的群众在地里看见三四个人拿着手电行为异常 。民警随即去往现场调查 , 结果在现场遭到了一伙儿二十余名盗墓贼的疯狂围攻……澄城县公安局意识到此处能够吸引数量众多的盗墓贼不惜铤而走险 , 情况已经十分紧迫 , 随即成立了专案组对案件进行侦破 。
2017年2月 ,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成立了刘家洼考古队 , 考古人员对这处被盗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 发现了夯土墙、陶范、陶窑、板瓦建材等与墓地相匹配的居址遗存 。随着发掘的不断深入 , 先后在2、3、27、49号墓中均出土了带有“芮公”“芮太子”“芮太子白”等铭文的青铜器 。尤为关键的是在2号墓椁室东北角的一件建鼓上 , 鼓柱上面的铜柱套管上发现了17个字的铭文 , 铭文里有刻铭“芮公”作器 , 表明这个建鼓是芮公制作的乐器 , 建鼓下面压着的一件铜戈上还发现了“芮行人”铭文 。由于目前所有铭文均和“芮”有关 , 并且没有发现其他国别的文字材料 , 结合严整的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等文化特征对比后发现 , 刘家洼与梁带村墓地类似 , 据此推断刘家洼遗址应该是一处芮国后期的都城遗址 , 与梁带村遗址具有前后历史的延续性 , 在填补了芮国后期的考古空白的同时 , 更提供了周王室大臣采邑向东周诸侯国发展演变的典型案例 。
像梁带村芮国考古发现一样 , 刘家洼考古荣列2018年的“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一个诸侯国的两次重大考古发现 , 为国人唤醒了沉睡千年的古老传说 , 并成就了难得一见的考古大发现“姊妹篇” 。
复位再现国宝出土时的状态
繁华历尽 , 回首沧桑 。展览紧扣周王朝时代特点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主线 , 借助刘家洼等遗址考古的最新发现 , 展示古芮国的历史风貌以及周代气势恢宏的分封制度的历史场景 。
[芮国]两次盗墓,让2700年前的这个诸侯小国浮出水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编钟(之一) , 刘家洼遗址M1出土
300余件文物展品所体现的精髓 , 有鼎簋列陈、庄重典雅的礼仪文化 , 也有钟磬谐鸣、荡涤心灵的音乐艺术 , 还有金玉交辉、车辚马萧的绚丽装饰 。在周文化占主体的墓地陪葬品中 , 还有少量典型的器具属于北方草原文化及具有来自西部的文化特征 。它们虽远不及周文化因素丰富 , 但却工艺精湛 , 令人耳目一新 。这也表明周代的封国与周边文化之间很早以来就开始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影响 。
为了营造考古发现的神秘氛围和现场感 , 展厅内设计了依出土状态进行场景复原的“中”字形国君大墓 , 将此墓出土的青铜礼器、乐器、玉器等文物按出土时的原状加以复位 , 再现了这些国宝出土时的状态 , 以最直观的方式表现这些高等级墓葬的礼仪制度和恢宏气势 , 带给观展者身临其境的感受 。这些器具多为成套的系列文物 , 各自成组 , 在墓葬中也是有规律地集中分布在大墓的特定区域 。如果将它们按常规置于分散的展柜内 , 很难实现这样的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