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挑选啥样的患者进行服务

泻药,
第一自然是我能治的。像那种一看病史一大片慢性病的,或是疑难杂症我们小医生没把握看不了,推荐给口院大神吧……
第二是有治病欲望的。很多病人三言两语就能看出他根本不是想治病,而是有些自己的“想法”的,没法伺候。
第三是信任我的。这个老生常谈了,又不是只有我一个医生,信谁找谁看去对大家都好。
【你会挑选啥样的患者进行服务】 话说我不是什么有个性的人,这三条大家都一样吧……
■网友的回复
谢 @洪嘉君 医生的腰。“医生该对患者一视同仁,能挑病人吗?”我默默打开了的付费咨询平台马虫 医生,发现到今天中午,在收到1767个咨询请求后,我对其中的103个(5.8%)点下了“拒绝回答”。在 @丁香医生 平台,我没接受的咨询一度超过10%。
你会挑选啥样的患者进行服务
每一次点下“拒绝回答”,我都是审慎而小心的,仿佛看到了千里之外的某个角落,一个长期受病痛折磨、受谣言影响的羞涩男孩,终于鼓起勇气,捧着手机,把自己的隐私和信任合盘托付给一个素未谋面、名字古怪的人……于是,我会再读一遍Ta的问题,确认不适合作答后,退回;同时告诉Ta退回的原因。
我怎么挑起患者来了?“挑”、“挑选”或“拒绝”,是可能引发情绪的措辞,我更喜欢用“选择”来讨论医患之间相互匹配的问题。医患双方发生关系,往往是患者先选择医生。无论是选择医院、选择科室、选择科室里的某个医生,或在便捷的线上平台浏览医生的背景和评价,都是患者对医生先进行的选择。在初诊、确诊、治疗、随访中的各个环节,患者都可以因为各种原因、随时、主动地中止和某个医生的医患关系而选择不治疗,或选择其他医生,这是患者的权力。但如果反过来,除非超出医生的能力和执业范围,不接诊、不治疗、治疗到一半“撂挑子”不干了,不仅少见,也有职业和道德风险,这是医患关系的特殊性。
医生能够主动“选择”患者的情景,至少需要三个条件:
1.患者当时情况不危急,不马上处理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2.医生对自己的医术有合理的认识。我在下面会重点讨论这个问题。
3.医生不以牟利为唯一目的。医生也只是谋生工作的一种,但主动“选择”患者这个行为,至少说明某些钱Ta觉得不能挣。来者不拒、包治包好的肯定不是专业上有追求的医生,或者就不是医生。
满足这三个条件后,我会因为什么因素而选择患者呢?
1.我的局限
(1)这个问题我能解决,但网上不行
拿泌尿外科举例,患者在线上平台找到我,睾丸进行性增大但没有B超检查结果,局限性前列腺癌能否手术但没有手法触诊过,我不能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对于一些疾病,医生当面检查和必要的仪器检查是单纯的线上咨询无法取代的。
(2)这个问题别人能比我解决得更好
每一个经过正规医学院教育、通过执业医师考试的医生,对于常见多发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疾病的诊疗原则,都应当是掌握的。诸如“得了痔疮,很痛怎么办?”“最近月经不规律可能是什么原因?”这种问题是可以给出规范回答的,但我一般不会回答。一来我的精力不够,觉得能在泌尿外科和两性医学领域进行积累和提升就不错了。二来在别的领域,其他医生比我做得好。就来说,妇产科@田吉顺 @六层楼,皮肤科 @陈语岚,口腔科 @许桐楷 ,整形@菲利普医生 等等,都有各自擅长的医学方向。 三来我不想承担风险。如果是亲戚朋友问我,多讲几句没问题,这是善意的帮助。但是对于患者,尤其通过诊疗行为会获得利益的情况下,即使我懂,也会交给其他专科的医生或者请会诊,这能规避我的风险。
(3)这个问题我真的不懂
“乳腺癌骨转移后有什么副作用小的靶向药物?”“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的最佳剂量?”……对于一个老摸前列腺的医生,真的是超纲题。医学亚专业的细化、循证医学的兴起,对每个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教科书里的东西,很多都已经过时了。如果不去了解最新的临床医学试验和指南,很可能会被钻研业务的年轻医生超越。在没有互联网和医学数据库的时代,“医生越老越吃香”是合理的;现在恐怕要打问号,单个医生穷尽一生的诊疗经验,也很难和一个严格设计的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结果相比。我在自己专业内很多没有掌握的东西,也是这几年的诊疗过程中学习的。三天不学习,就输给阿发的狗。
2.患者的局限
(1)没找对医生
这个其实不怪患者。没有任何一门课教过我们,身体某个位置出了什么问题,应该去找什么科室的医生。不过,大家都能通过医院或医生自己公开的信息了解到医生的专业领域以及擅长的疾病。求医问药之前,值得花点心思鉴别。
(2)知识结构不同
除了医生之外,没有人有义务学习医学知识。但是,每个人都应当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素养。接诊的人多了,我从患者沟通时的用词和语气能大致判断患者所受的教育水平,以及患者能多大程度上接受我的建议。如果觉得对话明显不在一个频道上,“拒绝回答”而且不解释。
有一次在波士顿,听完耶鲁的陈列平教授讲解PD-1/PD-L1靶向药物研发初期的故事。打开,看到有人提问:“唉那个,JB几天没洗就臭了,啥病”你能想象我当时的表情吗?我会觉得如果花功夫进行这样的沟通,是对我享受过的教育资源的浪费。
还有诸如“不用西药,副作用大,给我开个治本的中药方子”、“贴吧里不是这样说的”,这类患者,也只好让他们“另请高明”。
我自己小时候是个病秧子,有一两年时间,几乎每个月都要吊水输液(现在知道,很多没有必要)。而且我手背血管比较细,不好扎,痛得很。环顾一下人满为患的输液室里,一个个无精打采的大朋友、小朋友,觉得病人都很可怜。
十几年前上大学学医,想着“病人都很可怜,我想当个好医生。”现在碰过了几千例病人,感谢、理解、认同收到不少,怀疑、差评、人身攻击、暴力威胁也都有过。收到第一面印着自己名字的锦旗开心了一周,收到第一个长篇辱骂也是怒不可遏。现在我会选择什么样的患者服务呢?简单说,我能为Ta提供有效的帮助、能得到Ta的认可。获得由衷的感谢当然很开心,但其实能得到患者的认可,觉得这个医生靠谱、值得信任,也就满足了。
高考结束,新一批的医学生马上要入学了。我想对当年的自己说:“你想错了,病人不是都可怜,还有可悲的、可气的,以及可爱的!你还是可以当一个好医生。”
本文原创,首发于。
■网友的回复
把自己当人看把医生当人看
■网友的回复
不挑。
谢邀。
■网友的回复
可以拒绝醉酒的吗?除了这种不可理喻的,讨厌讨厌讨厌的没边的,别的人都可以。
■网友的回复
现在医生没得挑。
我也不是医生,替自己女朋友考虑一下。
将来的话,希望面对的患者能够以科学合理的执业规范来要求医生,而不是以道德来要求医生。
真的发生了纠纷之类的,不要人身伤害,靠谁闹谁有理来决定,而是有正规、畅通的法律途径来解决。
■网友的回复
摸脉之后,问病人一些症状,不说实话,另请高明。还有些病人,希望能得到百分百治好的回答。这样的病人也不敢给他开方,另请高明。交待了不要喝酒,不要熬夜,不听的,另请高明。
有些钱宁可不赚,安全第一。
■网友的回复
医院真的是个大舞台,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对于每一个患者,我愿意尽我所学去医治,但是很不幸总是会遇到那么几个不讲理的,概率小但是每个医生遇到的机会还是很大的。真的遇到了,在无法回避和拒绝的情况下,只能强大自己的内心。
■网友的回复
对于如果可以选择(尽管现实不允许),我会选择:
1.已经对疾病有些了解和认识的患者,这样后续的解释和沟通会更顺利
2.依从性强的患者,能够严格执行医嘱,最简单的是,让每天用药,就不会隔两天忘记用药
3.能够配合复诊的患者,这也是依从性强的体现,复诊是让医生评估疗效和病情变化的唯一方式,人都不回来,怎么知道治疗有效无效,怎么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4.防御心理较低,更愿意信赖专业人士的患者,有的患者来医院就觉得「总有刁民想害朕」,医生说一句,疑虑顶回来10句,不信,何治?
总结几个字的话,就是:
别事儿,配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