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干饭里的乡愁』揭秘:大才子纪晓岚为啥是官场上的“不倒翁”?( 二 )
文章图片
纪晓岚还是一个真性情的人 , 易喜易怒 , 喜欢道听途说 , 到处讲述自己的离奇经历 , 甚至屡屡对好奇者脱下鞋袜 , 展示自己那宛若裹足的尖脚 。 他的日常生活也迥异于常人:不吃米面 , 饮食以肉为主 , 一顿两三斤;虽喜食肉 , 却绝不吃鸭肉 , 总觉得鸭肉腥秽 , 难以下咽 , 一次不慎误食 , 立刻大吐;善吸烟 , 用一支很大的烟锅 , 人称“纪大锅” 。
纪晓岚确实是一个有趣的人 , 关于他的奇闻异事从乾隆时期就开始广为传播 。 人们欣赏和喜爱他的机智 , 又在流传中添油加醋地加以演绎 , 甚至无中生有 , 把不相关的事 , 如与和珅的水火不容也附会在他身上 。 实际上 , 历史上的纪晓岚从来没有戏弄过和珅 , 反而在好友曹锡宝上折弹劾和珅时从旁劝阻 。 纪晓岚之所以被塑造成影视剧中不惧权威的理想人物 , 只是凝聚了民间对其幽默、正直、机智和才学的想象 。 作为传奇人物 , 纪晓岚的幽默机智遮掩了他的真性情;作为官员 , 他的飞黄腾达掩盖了他的坎坷与心酸 。
纪晓岚和其他人一样 , 是通过科考进入仕途的 。 相比于屡试不第的蒲松龄 , 纪晓岚幸运得多:17岁应童子试 , 成为秀才;24岁参加乡试 , 名列第一;31岁高中进士 , 廷试二甲第四名 , 赐进士出身 , 选为翰林院的庶吉士 , 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文学侍臣生涯 。 纪晓岚在翰林院期间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扈从伴驾 , 写作词章 。 乾隆皇帝也是一位诗人 , 创作了大量诗歌 , 所以纪晓岚写作了不少恭维、唱和的诗作 。 这类诗歌往往四平八稳 , 以歌功颂德为主 , 现在看来无甚意味 , 但在当时对于纪晓岚来说却非同一般 。 它们为纪晓岚赢得了乾隆皇帝的欢心 , 得到“天语嘉奖” , 而乾隆皇帝的赏识 , 对纪晓岚的一生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
从1756年进入翰林院 , 到1768年晋升为侍读学士 , 纪晓岚度过了一段顺利平静的时光 。 因为乾隆皇帝的赏识 , 他得以步步高升:1763年官任福建学政 , 升侍读;1768年 , 按常规本来应该外出任职 , 准备补授贵州都匀府知府 , 但乾隆皇帝因为他学问素优 , 认为出任地方官员不能尽其所长 , 特命加四品衔 , 留任左春坊左庶子 , 提拔为翰林院侍读学士 。 这种破例提拔在当时社会是很荣耀的 。 然而 , 就在纪晓岚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这一年 , 人生出现戏剧性的逆转 , 获罪落马 , 昔日朝中宠臣 , 今日阶下罪囚 , 被发配到乌鲁木齐 。
文章图片
导致纪晓岚人生出现重大转折的是卢见曾案 。 1768年 , 刚刚上任的两淮盐政尤拔世向盐商索贿不成 , 上奏折揭发上一任盐政普福 , 说他在任职期间营私舞弊、挪用公款 , 由此引发乾隆皇帝的震怒 , 下令彻查 。 因历任盐政均有营私侵蚀行为 , 已退休很久的两淮盐运史卢见曾也被捕入狱 , 乾隆皇帝下令“即行严密查封 , 无使少有隐匿寄顿” 。 然而查抄卢家时却发现他家中没有什么值钱之物 , 乾隆皇帝很生气 , 认为是有人通风报信 , 使得卢家转移了财产 。 随后 , 查明通风报信的人就是纪晓岚 。 纪晓岚和卢见曾是什么关系呢?纪晓岚有3子3女 , 长女嫁给了举人卢荫文 , 而卢荫文的祖父就是卢见曾 。 当时纪晓岚已晋升为侍读学士 , 得以出入宫廷 , 听到一丝风声后就告诉女婿卢荫文 , 朝廷正在查办两淮盐务 。 卢荫文随后又见到了过从甚密的郎中王昶 , 王昶告诉他是历年盐引的积弊被揭发了 , 于是他赶紧送信回家 。 结果自然是悲惨的 , 纪晓岚和王昶因泄密获罪 , 主犯卢见曾则死在狱中 。
纪晓岚的这段经历在史书上找不到什么痕迹 , 民间的版本却是生动有趣:纪晓岚既担心姻亲 , 又顾虑惹祸 , 于是用空白信封密封了盐和茶叶 , 命人连夜送往卢家 。 卢见曾最初不解 , 再三揣摩 , 悟出了其中的秘密:盐案查(茶)封 , 于是马上转移资产 。 民间还流传着纪晓岚应对乾隆皇帝讯问的精彩回答:“皇上严于执法 , 合乎天理之大公;臣惓惓私情 , 犹蹈人伦之陋习 。 ”乾隆皇帝闻言 , 为之一笑 。 戏说虽然精彩 , 但是纪晓岚的人生确实因此发生重大转变 。 他被贬戍乌鲁木齐约两年半的时间 , 因其文采出众 , 在戍所主要做文案工作 , 行动也比较自由 , 并未因此受多少苦 , 反而因为西域的风土人情开阔了视野 , 增长了见闻 。 1770年 , 纪晓岚47岁时 , 受乾隆皇帝恩命赐还 , 于次年6月长途跋涉回到北京 , 再入翰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