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益]原创 战国名将白起、李牧都是嬴姓后代,战功赫赫,然而皆为君王所诛杀( 七 )


秦武公一箭双雕展雄风 。武公即位后的最大隐忧就是强大的公族擅权 , 不除掉权臣费忌、威垒、三父 , 不仅自己难以施政 , 而且亦有性命之忧 。不甘蛰伏为人傀儡而又势单力薄的武公在处理内外关系上透出了睿智英武之气 。武公即位的第一年(公元前697年) , 亲自率军征伐彭戏氏 , “至于华山下” , 使秦国向东的活动范围大大拓展 。
这是一箭双雕之举:一方面 , 征伐彭戏氏明确了秦国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 , 就是要全面占据富庶的关中平原 , 以图王霸之业 。另一方面 , 武公通过亲自策划组织大规模军事行动 , 熟悉掌握政治军事资源 , 为铲除权臣集团做周密的准备 。
权臣费忌、威垒、三父最大的忌讳 , 恐怕就是君王掌控军队 。作为一国之君 , 如果有军队的绝对支持 , 君王就是刀俎 , 而所谓的权臣只能是鱼肉 。因此 , 权臣对君王与军队的联系是格外敏感和严加防范的 。史书并没有记载秦武公率军东征的计划 , 是如何获得权臣信任和支持的 , 但秦武公能够把自己铲除权臣的意图寓于三年东征之中 , 而且还获得了权臣的信任和支持 , 足见秦武公无愧为英雄少年、政治尤物 。
三年后 , 还未弱冠的秦武公掌控了军队 , 在朝野上下也有了较高威望 , 遂“诛三父等而夷三族” , 为出子复仇 , 彻底铲除了权臣集团 , 使权力重新集中于王室 , 加强了中央集权 。秦武公诛权臣后 , 巩固领地、开疆拓土、改革政制 , 放开手脚施展自己的才干 , 对秦国称霸西域乃至最终统一天下具有深远意义 。
[伯益]原创 战国名将白起、李牧都是嬴姓后代,战功赫赫,然而皆为君王所诛杀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武公有极强的整体思维能力和战略平衡感 , 在向东拓展关中战略基本盘的同时 , 不忘持续巩固西方的陇右战略大后方 。陇右是秦国发家之地和传统势力范围 。在秦国主要经营关中期间 , 西戎诸部不断扩大势力 , 屡生事端 。于是 , 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 , 秦“伐邽、冀戎 , 初县之” 。这是中国史书上关于设置县治的最早记载 。邽、冀两地位于现在的甘肃天水 , 都是陇右重地 , 秦武公不仅征伐两地戎族 , 还在两地置县 , 将其直接收归政府的管理之下 。
武公富于改革精神 , 在秦国坚定不移推行县治 。武公之前 , 各国对于征伐新得之地 , 要么保留其原有政治结构 , 允许其以“自治”方式继续存在;要么消灭其原有的政治结构 , 分赏给高级臣属作为封邑 。这两种方式都不是武公的选项 , 他消灭戎族势力后 , 在这些地方设县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县 , 原意为“悬” , 即“系而有所属” , 也就是在距国都较远的地方设立军事、行政统一的组织 , 即边境的邑 , 这是县的最初意义 。
秦“伐邽、冀戎”的第二年 , 也就是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 , “初县杜、郑” 。邽、冀地处陇右是“新地” , 杜、郑地处关中 , 是“熟地” 。由此可见 , 秦武公不仅对“新地”采取县制 , 而且对经营多时的“熟地”也转而采取县制 , 大胆改革治理模式 , 巩固制度成果 。武公首创县治 , 对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 对于从宏观和整体上管理和调配人、财、物资源 , 对于发挥制度优势 , 集中力量 , 办大事、难事、要事 , 具有重大意义 。
武公实行的县治为后世所承袭 。战国初期 , 随着领地的变化 , 秦国不断增置县 , 如公元前456年就设频阳县 , 公元前389年又在陕设县 。到秦献公时 , 又集中地设了数县 , 如公元前379年把蒲、蓝田、善明氏改建为县 , 公元前374年在栎阳设县 , 当时栎阳是秦国首都 , 在首都设县具有特殊意义 , 说明秦惩以周弊 , 下决心废除诸侯分封制 , 实行县制 , 这为秦并天下后推行郡县制 , 实行大一统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作了准备 。之后 , 公元前350年(孝公十二年) , 秦初聚小邑为县 , 公元前349年(孝公十三年) , 秦初在县设秩、吏 , 县制在全国普遍推行 。秦灭六国后 , 实行郡县制 , 分天下以三十六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