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百年前小汤山被叫做“唤醒睡美人的地方”?

@为什么百年前小汤山被叫做“唤醒睡美人的地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小汤山温泉旧影
小汤山医院重启之后 , 妻子作为医务人员第一时间赶赴“前线” 。在离开家近一个月的日子里 , 她每天都忙得不行 , 只偶尔跟我和孩子们视频片刻 , 就又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了 。作为家属 , 我也帮不上什么忙 , 只偶尔将自己发表在报刊上的文字微信传给她 , 算是提供些精神食粮 。有一天她突然跟我说:“你写一写小汤山的历史吧 , 在这里这么久 , 还不知道它有什么掌故呢!”
是啊 ,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 , 提及小汤山 , 能想到的大概就是2003年非典期间的英雄地、英雄业 , 却不知一百年前她曾经被无数外国来华人士称为“唤醒睡美人的地方” 。
170年前的“小汤山记录”
“道路在田野村庄间蜿蜒蛇行 , 时而隐没在绿色的庄稼中 , 时而变成石头道 。”
1849年10月9日 , 俄罗斯外交官叶·科瓦列夫斯基抵达北京 , 开始了7个月的驻京生活 , 在此期间 , 他走访了大量名胜古迹 , 为我们留下了也许是近代史上最早一份海外人士撰写的“小汤山记录” 。
叶·科瓦列夫斯基参观小汤山的确切时间是1850年的3月下旬 , “北京杏花盛开、杨柳吐绿、蝶飞蜂舞、春和日丽” 。他和导游“径直找到皇家温泉和宫室的看守官” , 在一阵寒暄和几杯清茶之后 , 看守官告诉他说:“由于前不久宫殿中的一幅画被盗 , 现在严禁任何人进园子泡温泉 。”导游显然跟看守官熟识 , 告诉他说:“我们根本不是禁令所针对的那类人 , 尽管远道而来 , 但也知恩明礼 。”这位官员让人给他们端来各式点心 , 然后去请示行宫的总管 。总管来到后 , 又是好一阵磨嘴皮子 , 终于同意他们进入参观 。
汤泉行宫始建于康熙五十四年 , 行宫布局十分讲究 , 前宫修建了沐浴池塘 , 并配套建设了许多富丽堂皇的殿宇楼阁 , 供皇帝处理政务、饮宴大臣和安寝;后宫则山清水秀、绿树浓荫、曲径通幽 , 堂轩亭阁点缀其间 , 错落有致 。康熙皇帝曾赋《温泉行》诗曰:“温泉泉水沸且清 , 仙源遥自丹砂生 。沐日浴月泛灵液 , 微波细浪流琮琤 。”这里曾经是绝对意义上的皇家禁地 , 但随着道咸年间的国势渐衰 , 战火纷纭 , 汤泉行宫也日趋没落 , 这一点 , 从只要疏通了总管的关节就可以自由出入足以证明 。
“皇帝和嫔妃们的浴池以及另外两个由看守官经营的供来客治病泡的浴池还保护得很好 。浴池是用大理石砌成的 , 表面有一层铅 。但那些普通浴池却逐渐破败了 。温泉浴池是受康熙皇帝御批 , 由欧洲人所砌 , 因为欧洲人说泡温泉很有疗效 。”叶·科瓦列夫斯基注意到:泉水中含有硫磺 , 虽不甚浓 , 却很热 , 两个泉眼中的一个温度很高 , 手伸进去都受不了 。
汤泉行宫的宫殿遭到了破坏 , “这些宫殿跟我们见过的别的宫殿没什么差别 。其中的一整面墙都被一幅画占据 , 这幅佳作由著名画家郎世宁所作 , 画上两只狮子狗在花园绿荫丛中嬉戏 , 具有中国画的风格 。宫殿周围门廊交错 , 一直通向嫔妃及太监们居住的内宫……荒芜的花园别有一番风味 , 广阔的湖面上长满了水草 , 倒映着破落雕栏小桥的残影 。竹林似墙 , 密不可透 , 林中小径 , 藤蔓蜿蜒 , 盘绕着夭灼盛开的桃树 。园子很大 , 几乎全是顺其天然而造 , 人工的雕琢几乎没有破坏它的美 。”叶·科瓦列夫斯基深深地呼吸了一口 , 空气中微微有丝初春的凉意 。
立德夫人沉醉在美景中
早在南北朝时期 , 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对小汤山温泉记载道:“湿水又东 , 经昌平县 , 温水注之 , 疗疾有验 。”而在清末民初 , 随着外国人的不断来华 , 小汤山温泉的愈疗作用引起了他们的惊奇与关注 。
1886年作为德意志银行的德国铁路中国财团代表来华考察的恩司诺 , 早就听说北京昌平的小汤山有“含硫的温泉和开阔的皇家花园” , 所以骑着马来参观 , 他在汤泉行宫的围墙外面看到几百个衣不蔽体的患者围着一股泉水 , “用热的含硫泉水洗澡 , 希望借温泉的功效治愈可怕的病痛” 。恩司诺来到行宫的入口 , “尽管看门人指着门口大布告牌——那上面说任何人不得入内 , 但答应付小费之后 , 我们被放了进去” 。这时的汤泉行宫比几十年前更加破败 , 引起恩司诺兴趣的是园中的一个大水塘 , “因为有两股泉水 , 一凉一热 , 注入其中 , 造成水塘里的水也是一半凉一半热 。凉的一边密密种着芦苇和其他水生植物 , 而热的一边寸草不生 。”在一座长方形的院子里 , 恩司诺看到两个巨大的大理石水池 , 这应该就是叶·科瓦列夫斯基说的那两个表面涂铅的池子 , “两个池子里雾气腾腾 , 泉水的温度各不相同” 。按照恩司诺的记载 , 他并没有进去泡温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