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说地名』祭祀妈祖,这几个地方的活动各有特色


祭祀妈祖仪式 , 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承发展 , 已形成一种影响广泛的传统民俗文化 。
妈祖 , 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 , 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妈等 。 这一信仰的主体据说是由真人真事演变而来的 。

『中华人说地名』祭祀妈祖,这几个地方的活动各有特色
本文插图

妈祖祭典
妈祖诞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 , 因此 , 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的诞辰日 。
妈祖原名林默 , 父亲林愿 , 母亲王氏 , 兄妹7人 , 她最小 。 妈祖自幼聪颖过人 , 识天气、通医理、善舟楫 , 乐善好施 , 深受邻里乡亲的喜爱 。 长大后 , 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难为事 , 矢志不嫁 , 专心致志地从事慈善公益事业 。 平时精研医理 , 为人治病 , 教人防疫消灾 。 她长在海滨 , 通晓天文气象 , 熟习水性 , 传说她能"乘席渡海" , 拯溺济难、深受人们爱戴 。 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 , 因救助海难年仅28岁的林默与世长辞 。 人们为了纪念她 , 建庙奉祀 ,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座的妈祖庙 , 称为妈祖祖庙 。 后经商人三宝扩建 , 至清代形成规模 。
自宋徽宗宣和五年至清朝 , 历代皇帝先后36次给妈祖叠奖褒封 , 封号数字由2字累加至64字 , 封号由"夫人"而"妃""天妃""天后"直至无以复加 。 朝廷的累累封敕 , 最终树立了妈祖作为唯一海神的至高无上地位 。 妈祖信仰也随着华侨、海员和外交使节传到世界各地 , 成为颇具世界影响的海神 , 妈祖分灵庙也遍布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 据统计 , 世界上共有妈祖分灵庙5000多座 , 信徒近2亿人 。

『中华人说地名』祭祀妈祖,这几个地方的活动各有特色
本文插图

妈祖出游
湄洲妈祖祭典
湄洲岛是妈祖的诞生地,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将妈祖祭仪引向规范 , 1994年参照历史资料和民俗祭仪 , 制定了《湄洲祖庙祭典》 , 地点在湄洲祖庙广场或新殿天后广场 。 几年来 , 对祭奠乐舞不断进行艺术加工 , 以期宗教祭礼兴艺术观赏的更完美结合 。
《湄洲祖庙祭典》的行祭祭典仪式有擂鼓鸣炮、仪仗仪卫队乐生舞生就位、主祭人陪祭人就位、迎神上香奠帛、诵读祝文、跪拜叩首、行初献礼奏和平乐等十二个程序 。 现行的《湄洲祖庙祭典》的乐舞围绕三献为中心 , 分《迎神》《初献》《亚献》《终献》《送神》五个乐章 , 《三献》乐称《海平》《和平》《咸平》 , 由男女歌生合唱 。 舞备八佾 , 由男女舞生各三十二名组成 , 分别秉羽和执龠以最高规格文舞 。 祭典在鸣炮、鸣钟、奏乐中开始 , 又在香烟缭绕、钟鼓齐鸣、炮声震天中礼成 。
妈祖"出游"同样隆重 , 有"銮驾"和"卤簿"等 , 仪仗队有龙头杖、大锣、长管铜号、铜镜、红灯、彩旗、"天上圣母"街牌、"肃静"牌、"回避"牌 , 以及玉斧、大刀、画戟、驱妖牌、斩怪刀等器械仪仗;有由人装扮的开路神、八班、御林军等神曹;还有吹笙、车鼓、十音、八乐、马队、妆阁等队伍;最后是香亭、"鲎扇"和凉伞等拥护着妈祖的神舆 。 同时 , 家家户户摆香案 , 上供品 , 迎妈祖 。 另外 , 湄洲和贤良港的"海祭"仪式也很隆重 。
山东长岛显应宫妈祖祭典
北宋嘉佑五年(1060年) , 妈祖信仰由福建沿海一带传播到了长岛地区 。 宣和四年(1122年)福建船民在沙门岛(今庙岛)上建起了妈祖庙 。 长岛妈祖庙的出现既是妈祖信仰北传的标志 , 也是北方妈祖文化产生、形成与发展的一个起点 。 1628年 , 明崇祯皇帝御赐庙额"显应宫" , 和它同样显赫的是大殿正中悬挂的"神功济运"金匾 , 那是清咸丰皇帝1855年感恩于贡船在渤海化险为夷而御赐的 , 成为中国北方建造最早、影响最大的妈祖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