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密探V】“新协信”易主新加坡丰隆:吴旭甘做二当家,绿地被边缘化?


来源:地产密探(ID:real-estate-spy)
作者:密探君
持续一年多的协信危机 , 暂时得以解围 。
协信集团官方披露:4月15日 , 协信地产与新加坡城市发展有限公司(简称CDL , 中文译为“丰隆”)在上海虹虹桥协信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 协信老板吴旭、CDL总裁郭益智等双方众高管现身 。
【地产密探V】“新协信”易主新加坡丰隆:吴旭甘做二当家,绿地被边缘化?
本文插图

吴旭说 , “这次签约 , 背后是双方股东的信任 , 要共同珍惜这份难得的缘分 。 再次 , 非常赞赏丰隆的远见 。 从宏观面来看 , 此时投资协信、重仓中国 , 正是最好的时机 , 这是丰隆一次非常有远见的决策 。 最后 , 两家企业的合作是优势互补的‘天作之合’” 。
虽说是合作签约 , 但这不过是公关说辞 。 其实 , 去年坊间就传闻协信陷入资金链危机 , 急需“白衣骑士”救急补血 。
据相关报道:被流出的新加坡CDL内部文件说 , CDL以43.9亿元人民币投资协信远创51.01%股权 , 到2022年CDL将以7.7亿元人民币以当前估值收购额外9%股权 , 或将持股比例提高至60.01% 。
与此同时 , 吴旭对协信远创的60%持股比例降至29% , 变成二股东 , 绿地控股集团将从40%降至不到20% 。 依此看 , 新加坡CDL与吴旭之间应是除了股权买卖交易之外 , 还涉及股权增资 。
【地产密探V】“新协信”易主新加坡丰隆:吴旭甘做二当家,绿地被边缘化?
本文插图

注意!从业务角度看 , 重庆协信远创实业其实就是吴旭早些年原本计划在香港上市的境内协信房地产开发平台的主要实体 , 也就是所谓的“协信地产” 。
去年5月 , 国内媒体援引新加坡《联合早报》相关报道:新加坡CDL当时宣布以“股权+贷款”方式将斥资55亿元人民币收购协信远创约24%股权并将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 此后不了了之 。
去年底 , 坊间又先后传闻金科、阳光城等要收购协信远创 , 尤其是阳光城 , 据说双方已谈到最后阶段 , 吴旭感觉协信被贱卖 , 也无疾而终 。
诚如新加坡CDL总裁郭益智所说 , “今天的合作签约来之不易 , 我特别累 , 也特别高兴 。 在我的事业中 , 这是最有挑战的投资案例之一······两年来 , 双方总是能体谅到对方的难处 , 一起找解决方案 。
事到如今 , 关于协信持续近一年的被收购案暂时算是”尘埃落定“ 。 站在CDL的角度 , 郭益智说 , “我对CDL与协信的合作非常乐观 , 未来肯定会实现‘1加1大于2’的战略目标” 。
回到协信这桩跨国被并购案本身 , 我们会发现有几点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 供大家深入参考:
第一 , 阳光城为何没能谈到最后 。 说实话 , 阳光城是一匹依靠高周转狂奔型的地产黑马 , 看重的是土储及规模 , 但从商业模式本身及前景看 , 其实是不如协信的”商住产一体化“思路更有潜力 。
就协信而言 , 吴旭是做建筑出身的 , 包括华宇、金科乃至大哥龙湖等渝系房企 , 在骨子里似乎都有一种很深的”产品主义“情节 , 在现实的产品打造上是胜于不少其他派系房企的 。
协信陷入规模化及资金链困局乃至上不了市 , 固然有很多复杂的原因 , 包括老板的管理思路等 , 尤其是在“规模为王”的大时代 , 类似协信等房企给外界的印象是不思进取 , 似乎越来越不入流 , 成为全国房企销售百强都成问题 。
第二 , 楼市的急剧变化似乎正在印证吴旭的未来战略思路 。 我们来分析一下协信远创的具体业务构成 , 核心仍以房地产销售为主 , 据其去年半年报披露 , 狮头股份及天骄股份并不在并表范畴 , 而租赁收入是否就是自持的商业体 , 也未载明 。
在未来战略规划上 , 协信远创去年中报就曾意识到“未来的较长一段时间 , 中国房地产行业将出现差异化发展 , 由单纯住宅开发慢慢转变为城市更新、产业孵化、特色小镇等等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 同时将注重内容与经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