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读史:宋朝“高薪养廉”的罪与罚

严格意义上讲 , 中国古代只有官员算是“国家公务员” , 自秦汉官员工资就开始实行严格的“秩禄制度” , 即按照官秩(官或爵的高低)来发放薪饷 。 宋朝也延续了这一制度 , 不过无论与前朝还是后朝 , 甚至与当代相比 , 其官员薪俸之优厚 , 都是令人咋舌的 。
宋朝在历史上 , 一直被认为是富庶的朝代 , 很多人认为宋朝“藏富于民” , 官民比例低 , 政治比较清明 。 但如果认真翻开历史 , 较较真 , 恐怕结论未必如此 。
宋朝官员的幸福生活
严格意义上讲 , 中国古代只有官员算是“国家公务员” , 自秦汉官员工资就开始实行严格的“秩禄制度” , 即按照官秩(官或爵的高低)来发放薪饷 。 宋朝也延续了这一制度 , 不过无论与前朝还是后朝 , 甚至与当代相比 , 其官员薪俸之优厚 , 都是令人咋舌的 。
「官员」读史:宋朝“高薪养廉”的罪与罚
文章图片

图为宋代官员家宅及其生活
以宋朝的一品大员(宰相、枢密主官)为例 , 即使没有爵位 , 其月薪也能达到300至400贯(《宋史》 , 职官志篇) , 是汉代的10倍 , 是清代的6倍 。 这还不算官员本人还有各种换季服装、绢、绵、禄米等“福利补贴” , 官员家属还能按照等级获得衣服、粮食、茶叶、酒、炭 , 甚至是马料等种类繁多的“恩荫补贴” 。
也许这样写 , 读者们不容易对以上数字概念化 , 在这里我们引用一位历史学家 , 对一位国人耳熟能详的大清官——包拯的薪俸所做一个研究 , 来作为说明和补充(依据:宋仁宗嘉祐年间《嘉祐禄令》):
因此 , 包大人年薪合计应为:20856贯钱、2360石粮食及其他实物补贴 。 另据史料记载 , 北宋时期 , 如无战乱 , 粮食价格一般是300-—500文一石 , 绫绢罗绵大致价格为1600文、1200文、4000文和85文——因此综合计算起来 , 包大人的实际收入还要远超2万贯 。
考虑到中国自隋唐以来农业生产的水平就已经相当高了 , 因此我们用粮食来衡量一下包大人如果活到今天 , 他的年薪大致是多少 。
北宋粮食价格按照400文一石(约100斤) , 如按每斤粮食人民币2.5元来计算 , 北宋的400文等于今天的250元人民币 。 也就是说 , 一文铜钱折合人民币0.625元 , 每贯铜钱则折合625元 , 2万贯就是1250万元——而当时北宋一个州(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县) , 每年上缴中央的财税一般也才1-3万贯左右 。
此外 , 宋朝还设立“祠禄之制” , 官员进行定期疗养 , 一切费用均由国家承担 , 一些官员还能领取两份薪饷“职钱”——如此优厚的待遇 , 使宋代官员很少有自愿致仕(退休)的 , 甚至有人为此不惜大肆贿赂吏部改年龄 , 以达到继续留任的目的 。
所以 , 自宋神宗开始 , 朝廷开始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逼到年龄的官员退休:一方面对年满七十的官员不予考核和升迁 , 另一方面 , 对自愿退休的官员加官晋级(有点类似当代公务员退休上调半级至一级待遇做法) , 并对其子孙可以“荫补” , 即给予一定的官职但没有具体职务 , 甚至还优待其妻子——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梁山上能“大秤分金银” , 而且还有一帮好兄弟 , 杨志却宁愿去投靠梁中书 , 希望能“一刀一枪 , 博得个封妻荫子” , 而不愿意上梁山的真实原因所在 。
“高薪”没能“养廉”
按照高薪养廉的思路 , 宋朝官员拿这么多工资 , 应该安分守己 , 恪尽职守才对 , 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 以历史上著名的“花石纲”工程为例 , 就可以看出北宋官员并未因高薪而放弃任何一个可能发财的机会 。
“花石纲”起源于宰相蔡京发现了一个朱勔的苏州人 , 此人精于山石园林艺术 , 并推荐给宋徽宗 。 宋徽宗用过大喜 , 于是在苏州设置了一个“应奉局” , 专为皇帝搜罗奇花异木 , 嶙峋美石 , 用以建设皇家园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