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岭」徽宁(旌歙)古道文化探究(上)( 二 )


茶坦村同样顺山而建 , 东一户西一户 , 石板道将一户户勾联起来 。 当年的茶坦村因为官道上来往客商频繁 , 曾经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山村 , 有歌谣为证:茶茶坦 , 板门面 , 家家户户开店面 。 这一点却今不如昔 , 在村子里我们发现一处装有卷闸门的房子 , 有点像店面 , 却上了锁 , 门两边挂着一幅字和句都还不错的对联:一溪水半山竹风月尽收小天地 , 满眼画寸心诗宠辱皆忘大自在 。
「箬岭」徽宁(旌歙)古道文化探究(上)
本文插图

「箬岭」徽宁(旌歙)古道文化探究(上)
本文插图

今天的茶坦 , 房子好像还不少 , 但大多数的门户都紧锁着 。 快出村的时候 , 突然下起了不小的一阵雨 , 我们就在路边的一家避起雨来 。 上台阶进堂前一看 , 房子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样式 , 板壁楼板泥灰地面 , 到处干干净净 。 房子的主人是位七十多岁的大妈 , 问老人家里儿女 , 说是出门打工了 , 老人一人守家 。 环顾四周 , 正屋与厨房相通 , 厨房外面是靠山的一点院落 , 边上还有一些平房 。 院子里有两个水泥水池 , 水池上架着一辟为二的半片竹子 , 从山岩中接泉水入池 。 在老人的厨房里 , 还发现了两个葫芦做的水瓢 , 安静地躺在木头锅盖上 。 这样的一组镜头 , 似乎让人回到了童年的乡村 。 我们问老人可有走古道的人在村子里住宿 , 老人说有的 。 自己家里去年就有一对苏州夫妇住过 。 接着问老人多少钱一晚 , 老人说不要钱 。 她还说那对苏州夫妇真客气 , 回去后还寄了东西给她 。 这样纯朴的风尚 , 在今天都市人看来也算得上是文物了 。 阵雨一停 , 我们辞别了老人继续在古道上行走 。
茶坦到关洞大概有三华里 , 走到一半的时候 , 倒是有一处类似于驿站的一个遗址 , 三面石头垒的墙还在 , 一面墙上还保留着一个完好的石门 , 墙高两米左右 , 占地倒有十来个平方 。 扫视一圈 , 没有发现有文字的标记物 。 从茶坦往关洞走 , 是在一个比较宽阔的山谷当中 , 脚下是在修竹林木中延伸的石板道 , 两侧是蜿蜒着的青山 , 山谷中不时夹杂着一些小块的耕地 。 一些地块中种着一垄垄的贡菊 , 只有尺把高的菊花居然都长花蕾了 , 一位中年妇女正在贡菊地里劳动 。 过了那片菊花地 , 上行五六百米就到了一个山间平地 , 定睛一看正前面就是“天险重开”的箬岭关(官)洞了 , 洞前空旷的平地上就是汪华庙旧址 。

箬岭关的地理位置很特殊 , 歙县、绩溪、黄山区(太平)、旌德四县交界 , 民间形象地说是“一脚踩四县” 。 箬岭关口(俗称关洞)的地理坐标是北纬30°08′48″ , 东经118°31′97″ 。 这也让箬岭关洞成了古徽州在北纬30°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
箬岭设关的时间是清顺治四年(1647) 。 关洞海拔1002米 。 我们看到的关洞额头上“天险重开”四个隶书大字 , 依然苍劲雄浑 。 关门宽1.6米 , 高3米 , 门洞深13.3米 。 洞西壁距北侧门口2.9米处开有宽0.75米的曲尺形楼梯 , 沿着西上南折的石砌台阶可登上关顶 。 现存关墙高5.02米 。 因为天气的原因 , 洞砖看上去湿漉漉的 , 外面光线照到的地方泛出莹润的岁月之光 。 站在洞顶 , 环顾四面 , 青山万木尽在眼帘 。 扼守关口 , 在战争年代自然能先发制人 。 顺治《歙县志》载:“箬岭司弓兵十五名 。 ”
「箬岭」徽宁(旌歙)古道文化探究(上)
本文插图

实际上 , 在设关以前 , 关口的作用就已经显现 。 最早的镇守者就是古道的始拓者“徽州第一伟人”汪华 。
汪华(586—649) , 歙县登源(今绩溪瀛州汪村)人 。 因驻守箬岭关 , 平婺源 , 拓箬岭至宁国府、太平县山道有功 , 深得将士爱戴 。 隋末率众起义 , 占据歙州 , 相继攻下宣州、杭州、睦洲、婺州和饶州 , 六州赖以平安十多年 , 被称“吴王” 。 唐武德四年(621)败于王雄诞 , 奉表归唐 , 诏使持节 , 总管六州诸军事 , 歙州刺史 , 封上柱国、越国公 。 汪华既是农民领袖 , 也是国家重臣 。 徽州人视汪华为地方神 , 始于南宋 , 庙宇祭祀不断 , 行祠社屋遍布 。 汪华被奉为“汪公大帝”“花朝老爷”“太阳菩萨” 。 宋政和四年(1114)正式钦定建庙 , 赐匾额“忠显” , 后改“忠烈” 。 明洪武年间 , 歙州建汪公总庙(今尚残存)于箬岭关东20米处 。 总庙一进 , 坐北朝南 , 宽8.85米 , 深8.55米 , 面积为75.7平方米 。 四周墙壁为花岗岩石块砌成 , 顶盖大青瓦 。 八字门 , 青石门楣上刻“忠烈庙”三字 。 庙内神龛上方挂一横匾 , 上书“六州屏翰”;两侧悬挂的对联为:自昔州闾资圣户 , 于今稼穑沐神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