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鹏说历史#“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萧红小说乡土大众的原始生命力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对于生的坚强 , 对于死的挣扎”:萧红小说乡土大众的原始生命力
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起 , 左翼作家们延续了五四的启蒙思想与责任 , 掀起了一场革命文学 , 通过肯定人民大众社会变革和国家前进的中坚力量 , 淡化了对国民性的批判 , 表现出了一种崇拜群众的文学现象 。
本文插图
左翼作家们策略的给群众以引导 , 把群众当下悲惨的生存状态归结为阶级问题 , 利用文学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 从而企图唤醒苦难中的群众的政治觉悟 。
本文插图
萧红跳出了在动荡社会需要激情呐喊作品的局限 , 她无比深情的凝望故土 , 凝视家园 , 在她的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的交汇处冷静的审视着故乡的人民 , 考量着他们的心理空间和生存状态 , 对故乡民众的文化心理上的痼疾有深刻的认识 , 用她细腻的笔触揭露故乡民众的麻木迂腐 , 对家乡一直沉淀着的生活惰性毫不留情地剖析批判着 , 她无疑是继承了鲁迅先生对国民性的批判精神 。
本文插图
在《生死场》中 , 王婆亲手摔死了她三岁的亲生女儿 , 可是她却无更多的心痛 , 取而代之的是关心谁的麦粒比起他人是如何的大 , 只有农忙之时过后的冬季到来之时 , 她才偶然想到她那叫做“小钟”的孩子 。
而对于这件事王婆像说故事一样的讲给大家听 , 说起这些的时候她“是一个兴奋的幽灵” , 而听故事的妇人们“被惶惑着 , 像是有什么冷的东西 , 扑向她们的脸去” , 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的反应与感受 。
这是如何冷漠的丧失母性的妇人啊 , 这种畸形的麻木心理 , 为了自己的“生”而“死” 了一个小生命 。 “在乡村 , 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 , 忙着死……”在这里 , 千百年不变的生存方式不过是动物般的生死轮回 , 在这里 , 人如动物一般 , 心理麻木无感 , 是一群不会考虑生命价值与衡量生命意义的相似的人们 。
在萧红笔下的土地之上无时无刻不体现着民众这种可怕麻木、迂腐的心理状态 , 他们从没有考虑过生命的价值 , 不过为了死而荒唐的生着 。
本文插图
【#艾鹏说历史#“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萧红小说乡土大众的原始生命力】同样也能投射出这片土地上潜藏的古老传统文化中的历史惰性:人与自然的混纯状态 , 人们在生存过程中 , 从来都麻木的顺从自然 , 他们在环境的压迫下早已丧失了人的主体性 。
因此 , 萧红通过刻画出民众这种的“朦朦胧胧”、“混混纯纯”精神状态更深刻揭示出了他们的群众心理景象 , 麻木愚昧的统一心理 , 逆来顺受的消极心理 , 自保求生的本能心理 , 这都是民众最本能与混纯的心理 , 更是当时的社会和民众的悲剧的根源 。
本文插图
呼兰小城卖豆芽的王寡妇唯一的孩子掉到河里淹死了 , 对于一个母亲而言 , 失子之痛是如何的绝望 , 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无情地被夺走之后她怎么能不崩溃 。
她变成了一个疯子 , 然而即使疯了 , 她依然知道自己是一个活着的人 , 至少还要活下去 , 所以“她到底还晓得卖豆芽菜” 。 这或者只是呼兰河众多母亲的一位 , 是众多不幸中的一件 , 但是生的人都有着一股子坚持顽强的求生心理 。
“我是个老亡国奴 , 我不会眼见你们把日本旗撕碎 , 等着我埋在坟里……也要把中国旗子插在坟顶 , 我是中国人!……我要中国旗子 , 我不当亡国奴 , 生是中国人 , 死是中国鬼……不……不是亡……亡国奴……”(《生死场》)
推荐阅读
- 「唐朝」历史上的唐王朝,为何始终都拿“河朔三镇”没有办法?
- ■南阳历史上最具代表性十大人物
- []为什么司马懿的历史评价极差?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时他早已死了
- :历史上的四大冤案,没有最冤,只有更冤
- 「李园」历史上真实的黄歇,只因贪名逐利沽名钓誉,终遭小人暗算下场悲惨
- ■历史上不存在的四个人,他们的名字却被人熟知,至今还有人相信
- #历史#他是个欺男霸女的恶棍,写了一首诗却流传千年,这首诗你也都学过
- [趣头条]一睹庐山真面目之传说中的县衙
- :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寡居10年寿终83岁
- 【历史】朱元璋最恨一个姓,下令:男世世奴,女代代娼,后代纷纷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