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定居新加坡的武汉姑娘:对武汉封城我为何从质疑到点赞?
据世卫组织数据 , 截至北京时间13日16时 , 全球累计确诊超过177万例 。 美国累计死亡超过2.3万例 , 意大利累计死亡超过2万例 。 欧洲多国确诊病例数仍持续攀升 , 英法等国纷纷延长出行限制措施 。
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 包括旅居海外的中国同胞 。 思翌是武汉人 , 二十多年前在自己的故乡遇到了丈夫亚历山大(Alexander) , 之后一起去了英国 , 几年后 , 小家庭又从英国移居新加坡 。 两个多月的时间里 , 她不停关注三地的疫情动态和防控措施 , 对于武汉的措施 , 思翌内心经历了从质疑到认同的变化 。
“不解”
武汉解封的那一天 , 身在新加坡的思翌 , 转发了一条朋友圈 , 那篇微信文章里 , 有她熟悉的故乡 , 长江大桥、东湖樱园、武昌江滩的照片 , 一张张看过来 , 好像回到了20年前 , “我们是2000年在武汉认识的” , 那一年 , 思翌遇到了自己的丈夫 , 两个人一起去英国生活了6年 , 之后又移居新加坡 。
思翌的心思 , 从一月下旬开始 , 慢慢被分成了三瓣:一份悬在武汉 , 父亲、姑姑、叔叔 , 还有很多亲戚朋友生活在这里;一份在新加坡;还有一份在英国 , 婆婆住在西南部海边的一个小镇上 。
文章图片
思翌与丈夫亚历山大
起初 , 思翌没太在意疫情 , 12月份大半的时间 , 是带着孩子在加拿大旅行度过的 。 疫情的消息 , 后来在武汉的同学群里多了起来:“我们班上有很多同学都是同济和协和的医生 , 到1月23号以后 , 大概每天都在讨论 。 ”
不过 ,1月23日 , 看到武汉正式关闭离汉通道的消息 , 还是觉得有点震惊 。 那时 , 新加坡的措施以劝说为主 , 思翌管这个叫“佛系抗疫” , 政府给人们的建议是 , “如你没有感到不适 , 不用戴口罩 。 ” 对比起来 , 武汉封城有些“不可思议” 。
身在英国的婆婆是药剂师 , 也觉得这只是严重一些的流感 。 “我婆婆自己本身是一个医疗工作者、药剂师 , 她觉得我们中国的反应是过激的 。 我婆婆说 , 英国每一年冬天 , 流感去世的老人都有几千个人 , 这很正常 , 可能就是一个比较厉害一点的流感 , 不需要这么紧张 , 美国的流感都是去世了1万多 。 ”
思翌的工作与金融有关 , 她的心里还在做一道算术题:“从投资的角度上面 , 封城是不是对 GDP的影响、企业的影响太大了?牺牲这么多的财力来做这个事情 , 是不是太过了?”
婆婆早前就计划好一月末来看望他们 , 与他们在新加坡共度农历中国新年 。 团圆如期而至 , “因为我婆婆是到这儿来度假的 , 第一次在新加坡一起过年 , 所以每天都要一块出去吃饭 , 我老公那个时候也没觉得有什么 。 ”
“困难”
彼时 , 更多的焦虑放在了武汉亲人的身上 。
令思翌没想到的是 , 哪怕将面临很多的不便 , 生活在武汉亲人、朋友都觉得 , 城是非封不可的 , “他们都特别拥护 , 认为一定要封城 , 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压下去 , 不能让它蔓延 , 而且都非常老老实实 , 在家哪儿都不去 。 因为我姑姑他们本来每一年春节都会出去旅行的 , 后来就都没有人出门 。 ”
叔叔出门买菜 , 把自己的装备拍了照片发出来 , “戴了一个游泳眼镜 , 衣服外面还要加件戴帽子的雨衣 , 我们都觉得特别搞笑 , 他说这个不是开玩笑的 , 就要这样 。 ”
文章图片
叔叔戴游泳眼镜出去买菜
困难随后到来 , 并传到了思翌那里 。 父亲患有肾衰竭 , 需要每周按时去医院做透析 , “疫情来了 , 被封住了 , 那可能医院就是一个很危险的地方 , 照顾他的人肯定会很害怕 , 也许就不愿意照顾他了 。 后来我姑姑告诉我 , 担心的事发生了 。 ”
推荐阅读
- 疫情■受疫情影响,外资要全面撤离中国?谣言
- #疫情#IMF为何预估中国经济仍将是全球最好之一?分析来了
- 美国土安全部:疫情下,恐怖分子或对杂货店、病毒检测点下手
- 4月9日以来哈尔滨新冠肺炎疫情已致51人感染,含多名医护
- 中美高级官员召开视频对话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 『共克』山东工业技师开展疫情日常防控培训与应急演练
- 「推荐」疫情是如何暴发的?美英法抱团甩锅中国,背后用意须警惕
- 受疫情影响,外资要全面撤离中国?谣言
- 国家卫健委:及时有效处置聚集性疫情 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 民调:三分之二受访美国人认为特朗普应对疫情过慢,党争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