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为什么汉景帝因为一双“筷子”放弃了名将周亚夫?
人际关系是大多数人读史书时最喜欢品味的内容 , 并从中抽象出这样或那样的人生经验来 , 不过有不少人是还没读懂事实的时候 , 就去总结经验 , 往往就会有些偏 。
【『汉景帝』为什么汉景帝因为一双“筷子”放弃了名将周亚夫?】今天的问题如下:
为什么汉景帝因为一双“筷子”放弃了名将周亚夫?
回答如下:
汉景帝不是因为一双筷子放弃了周亚夫 , 而是因为筷子之外的事儿 。
先来说说这个事情的直接起因 ,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了这个故事:
顷之 , 景帝居禁中 , 召条侯 , 赐食 。 独置大胾 , 无切肉 , 又不置櫡 。 条侯心不平 , 顾谓尚席取櫡 。 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条侯免冠谢 。 上起 , 条侯因趋出 。 景帝以目送之 , 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这段话 , 前半截子是筷子的问题 , 给你一大块肉 , 却没有餐具 , 然后自己要筷子 , 这一段 , 其实周亚夫没什么失礼的地方 , 甚至算不上怨望 。
文章图片
关键是后面 , 景帝说了“此不足君所乎?”之后 , 周亚夫的反应 , 而不是这句话本身 。
这句话的理解 , 别说现代人 , 就是古代给《史记》作注释的各家 , 也有不同的解释:
集解孟康曰:“设胾无箸者 , 此非不足满於君所乎?嫌恨之 。 ”如淳曰:“非故不足君之食具也 , 偶失之 。 ”索隐言不设箸者 , 此盖非我意 , 於君有不足乎?故如淳云“非故不足君之食具 , 偶失之耳” 。 盖当然也 , 所以帝视而笑也 。 若本不为足 , 当别有辞 , 未必为之笑也 。 孟康、晋灼虽探古人之情 , 亦未必能得其实 。 顾氏亦同孟氏之说 , 又引魏武赐荀彧虚器 , 各记异说也 。
大体上就是善解和恶解两种:
善解就是笑着说 , 你那儿缺东西啊?
恶解就是 , 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地方吗?
问题是 , 周亚夫在面对君主时 , 无论君主是善言还是恶言 , 他的反应是“免冠谢” , 也就是摘下帽子称罪 , 谢也可以解为“辞去” , 景帝让他起身 , 周亚夫就势小步快跑地离开(趋出) 。
这个反应 , 实际上是大不敬的 , 无论周亚夫认为自己是否有错 , 那么在汉景帝表达了宽宥的态度之后 , 应该是回到席间解释 , 而他在此时的反应是 , 离开 , 就说明之前的“免冠谢”完全是虚应故事 , 并非发自本心 。
而他的快步离开 , 只能让人视为负气而走 , 所谓“怏怏者” 。
换句话说 , 对于汉景帝这个长君 , 一路提拔他的“老领导” , 周亚夫还能“虚应故事” , 但又毫不避讳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 那么 , 对于年幼的新君 , 周亚夫又会是什么态度?所以 , 汉景帝此时已经有了杀心 。
而更重要的是 , 周亚夫在担任丞相期间 , 曾多次阻挠汉景帝的提议:
五岁 , 迁为丞相 , 景帝甚重之 。 景帝废栗太子 , 丞相固争之 , 不得 。 景帝由此疏之 。 而梁孝王每朝 , 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 。
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 。 ”……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 。 ”丞相议之 , 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 , 非有功不得侯 。 不如约 , 天下共击之’ 。 今信虽皇后兄 , 无功 , 侯之 , 非约也 。 ”景帝默然而止 。
其後匈奴王徐卢等五人降 , 景帝欲侯之以劝後 。 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 , 陛下侯之 , 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 。 ”乃悉封徐卢等为列侯 。 亚夫因谢病 。 景帝中三年 , 以病免相 。
推荐阅读
- 【上甘岭】美国至今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打不下来
- #国人#这一民主政治雏形,东周时却在列国多趋于形式化,其原因为何?
- 『日本』张召忠:二战日军为什么走极端去打美国阿拉斯加
- 「医疗」美军医护兵被送军事法庭,只因为他杀了几个小鬼子,你怎么看?
- 「越南」1979年, 中国为什么要顶着威胁, 出动30多万军队进攻越南!
- 华国锋@毛泽东为什么不选周恩来做接班人?
- 美国:911事件时,美国为什么没有击落被劫持的客机?揭开真相
- 『美军』越南进攻美军步兵,阵亡比3561:79:为什么会这样?
- 野猪:为什么满清称自己为通古斯野猪皮?喜欢戴野猪头,披猪皮
- 「美国」美国为什么会“失去”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