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读史■匈奴凭什么经常入侵中原?他们怎么解决粮草问题
【何伟读史■匈奴凭什么经常入侵中原?他们怎么解决粮草问题】战争就是打保障 , 古今中外概莫例外 。 中国古代行军作战历来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 又有“皇帝不差饿兵”的说法 。 意思是 , 皇帝不会让士兵饿着肚子上阵的 。 毕竟 , 只有士兵们吃好、睡好 , 才有足够的体力穿上沉重的装备与敌人厮杀 。
我们知道 , 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 , 生产力水平低 , 无法支撑大规模的职业军队 , 因此一般不会主动向外发起战争——隋炀帝、汉武帝算是极为特殊的例子了 。 但是 , 为什么生产力水平更低的匈奴 , 会经常入侵中原?别的姑且不论 , 他们倒是怎么解决粮草问题的?
本文插图
闪电作战
匈奴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 。 他们生活在北方的草原和戈壁深处 , 逐水草而居 。 丰盛的水草 , 养育了大量马匹 , 即“匈奴草黄马正肥” 。 充足的马匹供应 , 为大规模的骑兵作战提供了可能 。
事实上 , 匈奴骑兵以其良好的机动性和强悍的战斗力 , 给秦汉王朝带来的巨大的困扰 。 匈奴骑兵的数量并不多 , 少则数百人 , 多则上千人 。 但他们来去无踪、打一枪就跑 , 让中原军队防不胜防 。 以汉朝为例 , 匈奴曾经三次大规模入侵上郡、云中 , 烧杀掠夺;当汉朝军队好不容易集结赶到时 , 匈奴已经从容退去 , 只给汉朝军队留下一队令人惆怅的背影……
本文插图
在闪电作战的情况下 , 匈奴骑兵不需要携带很多粮草 。 还是举一个例子 , 以前我们出门旅行 , 乘坐火车 , 总要三五几天才能到达目的地 , 所以行囊里总少不了一堆方便面 。 现在出门乘坐高铁 , 半天就到了 , 谁还带方便面出门?
方便食品
说起方便面 , 匈奴可能是中国最早使用方便食品的民族 。
北方草原除了盛产马匹外 , 还盛产牛羊 。 当中原民众因为要使用牛作为生产工具、对耕牛倍加呵护时 , 匈奴却将牛肉作为日常食品 。 匈奴骑兵的军粮 , 也是风干牛肉 。 具体做法是:将一匹牛杀掉 , 取出数百公斤的牛肉进行风干 , 变成十几公斤、二十几公斤的牛肉干 , 塞进一个牛膀胱里 , 由一名士兵随身携带 。
本文插图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 , 营养丰富全面 , 其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 , 一小块牛肉就可以维持人类的生存需求 。 一名匈奴骑兵随身携带的一包牛肉干 , 能吃上几个月之久 , 根本就不必要额外配备后勤保障人员 。
匈奴骑兵就是依靠这种高热量、营养全面的牛肉干 , 屡屡南下侵犯中原 。
以战养战
前面说过 , 匈奴侵入中原后 , 总是免不了烧杀抢掠 。 这种做法 , 用《孙子兵法》来说就是“以战养战”了 , 即“善用兵者 , 役不再籍 , 粮不三载 , 取用于国 , 因粮于敌 , 故军食可足也 。 ”匈奴人未必研究过《孙子兵法》 , 但他们对“以战养战”这一套玩得很熟溜 。
匈奴骑兵在中原烧杀抢掠 , 一方面极大地削弱了中原的实力 , 一方面补充了他们的后勤 , 达到了“取用于国 , 因粮于敌”的目的 , 不像中原军队那样严重依赖于后勤保障 。 对于匈奴骑兵这种战术 , 中原民众十分头疼 , 却又无可奈何 。
到汉武帝时期 , 中原军队也学到了“以战养战”战术 。 以西汉名将霍去病为例 , 霍去病经常率领一支精锐骑兵部队深入匈奴腹地 , 对匈奴主力部队进行大迂回长途奔袭 。 军队的粮草后勤等一律在匈奴本土解决 , 说白了 , 就是将物资从匈奴那里抢回来 。
推荐阅读
- 『往事知情人』三国曹操也曾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此女不惜与匈奴开战
- 史论纵横:西汉初期,匈奴曾经在白马包围刘邦,为何不趁此机会灭掉汉朝呢?
- [闲来读史]原创 庞德战胜关羽,马超平了张飞,如果庞德大战马超,结果会如何呢?
- 『闲来读史』原创 文鸯在三国前期武力是什么水准?如果跟马超大战一场,结果会如何
- #蜉蝣的上下五千年#西汉三朝老将,对抗匈奴七十余战,李广为何难封?
- 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以人性动机、看40万匈奴为什么能包围刘邦、项羽又为何败给刘邦?
- 「古谷派」战国“弟弟级别”的燕国,能完虐匈奴,为何汉朝被欺负到和亲?
- 「无计读史」《清平乐》:宋仁宗身边的四大能臣,个个正直,最后一位褒贬不一
- 『小时依旧』后人眼中的汉武帝,是多个历史第一缔造者,更是抗击匈奴的大英雄
- 『大白读史』她深得乾隆、嘉庆两帝的喜爱,却落到了守寡的悲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