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穿越千里的两封信,诉说沪汉两地的有爱互动

学生:穿越千里的两封信,诉说沪汉两地的有爱互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青年报·青春上海采访人员 刘春霞 蔡娴
“是你们的精神告诉了我们 , 中国 , 这个屹立了上下五千年的古国 , 在积淀深厚文明的土地上 , 有着无数的无名英雄 。”4月8日 , 武汉“解封”第一天 ,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团委全体团员给坚守雷神山的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白衣战士们送上了一封致敬信 。让学生们没想到的是 , 他们很快就收到了来自雷神山六院勇士的回信鼓励:“少年强则国强 ,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 , 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奋发图强 , 心中有爱 , 眼中有光 。”
今天 , 青年报·青春上海采访人员分别采访了学校和医院 , 两封沪汉两地书信 , 背后有着属于他们独特的故事 。
学生:穿越千里的两封信,诉说沪汉两地的有爱互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西南位育中学学生制作的抗疫图画 。
写的时候就能感觉到他们的精神
西南位育中学团委发出的这封给坚守雷神山六院白衣战士的致敬信 , 是由高一5班的团支部书记石瑞琨执笔的 。
石瑞琨说 , 这封信首先是想对参与抗击这场疫情的所有白衣战士表达敬意:“4月8日武汉‘解封’ , 六院的51名白衣战士还坚守在武汉的雷神山 , 我们也想用这样一封信给他们打气、鼓劲 , 告诉他们我们等待着他们回沪 。”
【学生:穿越千里的两封信,诉说沪汉两地的有爱互动】石瑞琨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采访人员 , 从2月份起 , 学校团委就在高一年级发起了“致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一封信”活动 , 同学们都非常积极参与 。而为了写这封给六院白衣战士的信 , 她把全班42名同学写的信和其他班级学生写的信都看了一遍 。
“让我有些惊讶的是 , 有些同学平时看起来默默无闻 , 或者很内向 , 或者很贪玩 , 但他们的信里却有着很动人的情感 。”石瑞琨说 , 有人可能认为这样的活动是一种作业 , 但其实不是 , 她在同学们的信里看到的是真情实感 , “看信的过程中 , 我经常被感动得掉眼泪 。语言这种东西 , 最真实的情感是无法假装的 。”
看了那么多同学的信 , 自春节以来也看了那么多关于疫情的报道 , 下笔前石瑞琨的脑子里已经有了很多内容 。这个喜爱写作、文笔流畅的高一学生 , 一气呵成写完了信 。
学生:穿越千里的两封信,诉说沪汉两地的有爱互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西南位育中学学生梅自妍的妈妈在雷神山医院 。
“信里面表达的一个核心就是‘爱国’ , 这是同学们在信中不约而同的感悟 。”石瑞琨说 , “爱国”这两个字 , 平时大家可能不太会挂在嘴上说 , 但经历了这次疫情 , 尤其是人生中第一次和国家一起抗击了这么一个疫情后 , “爱国”这两个字已经深刻地印在了心中 , “再说这两个字就感觉不一样了 。”
石瑞琨在致敬信中表达的另一个感悟 , 是这场疫情带给中学生的收获和成长 。“写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 , 通过这封信带给医护人员赞赏和致敬 , 对我们自己又有什么收获和成长呢?后来我想到 , 我们收获的是那种精神 。”她说 , 作为一名高中生 , 虽然不能像白衣战士那样到抗疫最前线 , 也不管有什么理想、以后从事什么职业 , 都需要医护人员的这种精神 , “写的时候我能感觉到 , 他们的这种精神是与我们同在的 , 这是他们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
在石瑞琨写信的同时 , 她的双胞胎妹妹石瑞瑾也在忙碌着——喜欢画画的她 , 画了一幅向一线抗疫人员致敬的画 , 给姐姐的文章配图 。“班里其他同学也创作了一些抗疫主题的画 , 表达自己的敬意 。”石瑞琨说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