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一直在身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领域建设现状及未来方向预判( 三 )


『美好,一直在身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领域建设现状及未来方向预判
本文插图

(二)
双方合作基础及优劣势分析
近年来 , 成渝两地聚焦军民融合科研生产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合作、农业科技合作等领域 , 大力推进重庆科学城、成都科学城建设 , 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 同时 , 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虽然在科学城建设上各自发力 , 争先打造西部创新资源集聚地 , 客观存在一定竞争关系 , 但是两地科技力量格局存在差异 , 科技资源吸附能力不同 , 具备建设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基础 , 完全可以采用“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 。 一是成都基础创新平台载体优势突出 。 从大科学装置看 , 成都目前已布局建设H-2M聚变装置、转化医学、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极深地下极端低辐射本地前沿物理实验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 而重庆尚未实现“0”的突破 。 从国家级实验室看 , 截至2019年底 , 成渝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分别为11家、8家 ,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分别为48家、30家 , 成都相较重庆均保持领先优势 。 二是成都创新资源集聚水平总体领先 。 从创新企业看 , 成渝高新技术企业数分别为3113家、2488家 , 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为3551家、1546家 , A股上市企业分别为78家、50家 , 独角兽企业分别为4家、2家 , 成都在主要数据指标上均保持大幅领先;从科技人才看 , 成渝在校研究生数量分别为9.9万人、6.5万人 , 两院院士分别为31人、16人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2人、46人 , 人才净流入率分别为5.53%、2.78% , 成都的科技人才存量和吸附能力均领先重庆;此外 , 成都在头部高校、顶尖学科等方面相比重庆也具有压倒性优势 。 三是成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更具优势 。 2018年 , 成都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为36020件 , 高于重庆的27932件 , 2019年成渝两地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为25.8件、10.5件 , 成都PCT专利在全球占比0.12%、位列全球城市第8名 , 而重庆排名未进前15位 , 成都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强于重庆 。 四是重庆科技新市场化创水平相对更高 。 2019年 , 成渝两地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03%、1.37% , 全社会R&D投入分别为331.3亿元、364.63亿元 , 企业R&D投入强度分别为0.86%、1.35% , 重庆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偏低 , 但是企业自主开展科技创新的活力更强 。
『美好,一直在身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领域建设现状及未来方向预判
本文插图

(三)
下一步方向及建议
成渝两地应着眼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科技与金融、所有制融合四个通道 , 共同建设西部科技创新中心 , 结合“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新趋势 , 不断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 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资源集聚洼地、基础科学研究基地、创新成果转化高地 。 一是联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 依托成都科学城、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重庆科学城、绵阳科技城等载体 , 按照“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 。 加快5G网络、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 积极布局建设国家超算枢纽、转化医学设施等大科学装置 , 争取将Z箍缩驱动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先进发动机热物理试验装置等纳入国家建设规划 , 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发展 。 二是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 。 鼓励组建成渝地区技术交易市场联盟 , 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和国际科技转移中心 。 探索在成都、重庆试点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 , 争取开展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试点 。 三是共同提高创新资源集聚承载能力 。 编制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紧缺性创新人才需求目录 , 探索开展海外人才永久居留、入境便利、国际医疗保险境内使用等相关服务试点 。 构建成渝科技创新走廊 , 围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 , 组建产业创新重大功能性平台 。 共建“双一流”学校(学科) , 聚焦电子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等重点领域 , 打造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 。 争取布局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创载体 , 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 。 四是加快完善协同创新政策供给和保障机制 。 制定成渝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专项规划 , 研究出台有利于人才集聚、资本流通、技术转移、信息共享的政策举措 。 探索建立成渝地区联合创新专项基金 , 鼓励设立“一带一路”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 。 探索建立人才评价标准互认制度、创新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 加快完善军地科技资源协同创新机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