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摄影记者自述亲历武汉战疫的日与夜( 四 )


:“战地”摄影记者自述亲历武汉战疫的日与夜
文章图片

拍摄舞台剧照 , 和此次赴武汉拍摄纪实照片有何不同感想?董天晔这样告诉小编:后台纪实和舞台剧照是我拍摄的种类之一 , 我本科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 所以对戏剧比较熟悉 。 后台 , 舞台的动态 , 能够训练一个摄影师抓拍、构图的基本功 , 这些东西在拍摄任何题材的内容上也都是有用的 。 另外 , 舞台是浓缩的人生 , 包含和放大了人类的各种情感 , 在武汉拍摄的时候 , 我可以从很多场面中感受到戏剧性 , 甚至宗教性 , 这也是所谓的艺术和生活的关系 。
在武汉:记录重生和希望
过去的58天 , 生活中的一切与疫情和抗疫工作有关 。 精神世界的匮乏 , 让我意识到自己需要好好喘口气的还不是身体 , 而是脑子 。
:“战地”摄影记者自述亲历武汉战疫的日与夜
文章图片

雷神山医院
如今全球疫情如野火延烧 , 隔离没几天的我们突然发现 , 武汉的凯旋从全剧终变成了第一季撒花完结 , 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疯狂不知会在何时结束 , 这让我意识到 , 整理这两个月在武汉的采访经历 , 不再是一个过去式的怀想 , 它是现在进行时的一个组成部分 。
:“战地”摄影记者自述亲历武汉战疫的日与夜
文章图片

这次的武汉之行 , 仿佛跳进另一个次元 。 在这个次元里 , 街道空空荡荡 , 恐惧如影随形 , 而每一天早上的查房 , 每一次专家针对疫情的谈话 , 都有可能成为明天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
:“战地”摄影记者自述亲历武汉战疫的日与夜
文章图片

方舱建设
在这里 , 新闻俯仰皆是 , 信息过载的感觉 , 与上海日常工作的节奏有很大的不同 。 生活倒是简化了许多 , 吃穿用度没有花销 , 也不用操心 。
另一重的现实 , 是无论轻症还是危重 , 每一位不幸罹患新冠肺炎的患者 , 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着生存还是死亡的命运裁决 。
:“战地”摄影记者自述亲历武汉战疫的日与夜
文章图片

雷神山普通病房
从身体的病痛 , 到精神伤口的愈合 , 如何有效地去拯救这些病患 , 上海援鄂医疗队的方法论 , 叫做规范与精细 。 所谓规范 , 是实事求是讲科学 , 体现出的是职业风范;而所谓的精细 , 是工作习惯和态度 , 表达出的是人文关怀 。
规范与精细 , 也成为贯穿我整个武汉采访报道过程的重点 。
:“战地”摄影记者自述亲历武汉战疫的日与夜
文章图片

在危险重症病房一天工作9-12个小时 , 在第一批上海医疗队刚来武汉的时候是家常便饭
:“战地”摄影记者自述亲历武汉战疫的日与夜
文章图片

每天来病房 , 第二批上海援鄂医疗队队长李晓静都会和这位短时间内痛失两位亲人的大姐聊聊天 , 李晓静说 , 一定程度的肢体接触 , 能够给心理有负担的病人带来很好的安慰效果 。
:“战地”摄影记者自述亲历武汉战疫的日与夜
文章图片

雷神山ICU
3月的一天 , 我到雷神山的ICU病房采访 。 仁济、市一、市五、市六的队员们接管了这个病房 。 采访拍摄过程中 , 一位15床的病人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 他浑身插满各种管线 , 气管被切开 , 因为深度镇静 , 他进入了深沉的睡眠 。 带我进病房的市一医生华莹奇告诉我 , 这位病患情况不好 , 准备给他上ECMO , 但能不能挺过去也得看他自己了 。


推荐阅读